APP下载

延安时期 党如何涤荡污名化

2020-07-18

新长征 2020年7期
关键词:敌后根据地封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我构建形象方面的主要障碍来自国民党媒介的污蔑丑化以及国际上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面对国民党政府对我们党的政治隔离和新闻封锁,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如何让外界真正认识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形象,如何把延安的声音发出去,让世界认识真实的延安,争取话语权,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了突破国民党顽固势力的舆论封锁,发出红色中国的声音,中共中央把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强调“宣传上要以我为主”,精心部署,主动作为,把传播媒介办起来。成立由毛泽东负责的宣传委员会,在办好新华社、《新中华报》、《解放日报》的同时,还在国民党统治区办起了《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新华社工作条件与通讯设备都极为简陋,被称为“窑洞通讯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舆论工作。延安新闻媒体在宣传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反映陕甘宁边区及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战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许多报刊也发行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些還传到国民党统治区,扩大了传播效果。

(摘自《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敌后根据地封锁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窗台上的妈妈
治癌,深入“敌后”包抄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成语猜猜猜
敌后生活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