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玉米生产技术变革与展望
2020-07-18佟屏亚
佟屏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玉米种植面积超过水稻、小麦位居主粮作物之首。笔者一生从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农业农村部玉米重点研究课题,亲历玉米从农家品种到高产杂交种、从牛耕撒籽到机械播种、从施用农家肥到化学肥料、从手摘果穗到机收籽粒。特别是经历玉米供作主食的窝头到转化为餐桌上的肉、奶、蛋,玉米在改善人民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从农家品种到高产杂交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业待兴。玉米生产采用的主要是农家品种,基本上是“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种粮不分,以粮代种”。1950年8月,原农业部发布《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要求开展群众性选种留种活动,评选地方优良品种,就地繁殖,就地推广。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国共搜集整理玉米农家品种1.4万份,从中评选出优良品种近2 000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43个,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马齿型品种有金皇后、白头霜、旅大红骨等,硬粒型品种有小粒红、野鸡红、英粒子等。1955年4月,原农业部发出《关于加强玉米品种间杂交种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的通知》,全国相继育成玉米品种间杂交种400多个,在生产上应用的有60多个。
改革开放后,科研人员开展玉米单杂交种选育,新品种如雨后春笋。据《全国玉米审定品种名录(2000—2008)》资料,国审和省(区市)审定玉米品种共有
3 595个,平均每年审定399个,其中国审品种340个、省(区市)审品种3 255个。2010年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进行修订,核心是提高品种审定门槛,探索拓宽试验渠道。2015年原农业部实施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放宽玉米品种审定渠道,通过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满足品种审定需求,新品种审定进入“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快车道。2016年全国审定玉米品种469个,2017年907个,2018年1 820个。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42个玉米杂交种(含10个自交系)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 从牛耕撒籽到机械耕耘
玉米16世纪传入中国,先山区,后平原,因其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性,迅速在中国大地扩大种植面积。20世纪50年代初期,农民实行牛耕作业,通常是两三头牛拉犁耕作。农夫把绠绳拴好,一手扶犁,一手执鞭,通过扯拽缰绳“指挥”牛的行进方向,把耕地挨次翻耕,顺序开沟,用耧播或人工撒籽播种。牛耕作业在全国延续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农业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如今作为农耕时代的标志,牛耕技术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玉米机耕整地作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新世纪以来逐渐普及。东北、西北农垦部门提倡前茬秋收后、土壤冻结前机耕整地,采用多功能联合整地机进行深松、灭茬、旋耕、耙地、施肥等作业。深松耕作业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为30~40 cm。春季采用免耕精量播种机,完成开沟、施肥、覆土、镇压联合作业。黄淮海小麦玉米复种地区一般在小麦播种前深耕整地,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疏松耕层、蓄水保墒、机械播种。据报道,2010年我国玉米机耕面积占83.5%,机播面积占72.5%;2018年全国玉米基本实现机耕作业,机播面积达到96.4%。
3 从间套复种到机械化平作
农作物间套复种是我国传统农艺之精华。20世纪50~90年代,玉米与其他作物间套复种占玉米面积的2/3以上。玉米间套复种延长生育季节,充分利用光能,发挥边行优势,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我国以玉米为主作物的间套复种方式包括:①间种。以玉米与大豆间种为主,分布地区广、面积大;少部分玉米与花生、薯类、瓜类间种。②套种。黄淮海平原地区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170 d以上,夏玉米与冬小麦套种约占2/3以上。河北省北部、中部及山西省中南部实行三茬作物套种,麦收前15~20 d在行间套种2行玉米,麦收后在大行间套豆类或绿肥作物。云贵川地区实行旱地三熟制,系指小麦、玉米和薯类(甘薯或马铃薯)三季间套种。③复种。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复种面积约占1/4;南方稻区和西南丘陵地区还有水稻与秋玉米复种、油菜与夏玉米复种等。
笔者“八五”期间主持原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北方地区小麦玉米两作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实施地点在河北省廊坊市)。第一步,种好紧凑型玉米高产示范样板,1 000多亩(66.7 hm2)夏玉米平均产量604 kg/667 m2,总结出夏玉米“一换(更换紧凑型高产良种)、二增(增加密度和增施肥料)、三改(改进种植方式、施肥技术和灌溉制度)”高产技术措施;第二年扩大示范27万亩(1.8万hm2),第三年扩大推广100万亩(6.67万hm2)。第二步,实施小麦玉米两作吨粮田建设。1992年有15万亩(1万hm2)小麦玉米两作亩产实现吨粮,1993年扩大推广100多万亩(6.67萬hm2)。第三步,实施万亩小麦玉米两作超吨粮工程。1995年1.05万亩(700 hm2)小麦玉米亩产吨粮,其中有513亩(34.2 hm2)小麦玉米两作产量1 300 kg/667 m2。原农业部专家验收组评价:这项小麦玉米两作高产开发研究成果和技术措施,为北方地区粮食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经验。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玉米间套复种面积逐年减少,特别是随着新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玉米种植基本上实行机械化耕作和播种;除黄淮海平原地区依然采取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外,玉米与其他作物间套复种方式将成为历史遗产。
4 从每穴多粒改为单粒播种
在长期“有钱买种、无钱买苗”传统观念下,农民习惯于大把撒种、大把间苗。为了保全苗,一般每穴播3~4粒或每667 m2撒播3~4 kg。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和播种方法而有所不同。采用条播、犁播的播种量4~5 kg,机播的3~4 kg,点播的2~3 kg,穴播的1.5~2.5 kg。玉米出苗后要进行1~2次间苗定苗,确保幼苗整齐、长势一致。即使从事高产玉米栽培技术研究,也要每穴播种3~4粒以保证留苗均匀整齐。
单粒播种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引发玉米播种技术的重大变革。单粒播种的种子经过精选和分级,粒型一致,粒重一致,确保“一粒种子一棵苗”。玉米出苗后不再像传统条播或点播那样进行间苗、定苗等田间作业。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普及,使每穴种子从3~5粒减至1粒,用种量显著减少,这就要求玉米制种技术精益求精,确保玉米种子纯度和净度。国标规定,玉米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单粒播种种子发芽率要求98%以上,播种量减至1.5~2 kg/667 m2。单粒播种技术如同开启玉米生产现代化的一把钥匙,引发玉米育种、种植方式、栽培技术、种子加工等一系列产业技术变革,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铺平道路。
5 从育苗移栽到覆膜栽培
玉米育苗栽培,是充分利用阳光、争取农时季节、调剂农活、防御自然灾害、获取玉米高产的栽培措施。在复种指数较高、前茬收获较迟以及生长期较短、玉米生育后期常遇低温冷害的地区,育苗移栽可使玉米增产10%~20%,我国贵州、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广布丘陵旱地,玉米育苗移栽面积较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干旱和低温有逐年加剧的趋势,玉米育苗移栽显示出抗御自然灾害的优越性。
玉米覆膜栽培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集约化技术,发展趋势是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地区、从高山向平原、从旱地向水田,特别是随着覆膜机械的推广,成为我国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典范。玉米覆膜栽培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例如,新世纪以来玉米制种基地西迁,甘肃、新疆等地区采用机械覆膜作业,玉米制种面积已占全国2/3以上,制种产量提高1/3。地处高寒冷凉的青海和西藏历来是玉米生产“禁区”,新世纪以来在海拔3 500 m地区采用覆膜栽培技术,青海玉米种植面积1.6万亩(0.17万hm2),西藏玉米种植面积4.69万亩(0.31万hm2)。黑龙江省从南向北积温逐渐减少,在第三、第四积温带只有70~90 d的生长季,种玉米产量很低或不能成熟,重要措施之一是覆膜栽培向北推移,黑龙江省玉米面积从1990年的3 253万亩(216.9万hm2)增加到2010年6 253万亩(416.9万hm2),2015年再增至11 200万亩(746.7万hm2),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5。
6 从施用农家肥到化学肥料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千百年来农民对施用有机肥料的赞誉。农民种玉米施用农家肥料,包括畜禽粪便、杂草堆肥、秸秆沤肥以及各类土杂肥等。据分析,有机肥料中以猪、羊粪尿的养分含量较高,肥效好;牛、马粪以及土杂肥次之。农家肥含有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效时间长,有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保水保肥能力。20世纪50年代农民分到田地和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农民种田积极性,认真积攒和施用有机肥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留守农民种玉米基本不施或很少施用农家肥了。
农作物施用化学肥料养分全、释放快、肥效高、体积小,被认为是20世纪农业技术的重大创新。农业科研人员研究玉米施肥规律和施肥技术,确定玉米高产“三攻”施肥法,即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拔节期施肥攻秆、孕穗期施肥攻穗、灌浆期施肥攻粒,科学施肥使玉米增产20%~25%。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型肥料的研制與生产,复合肥料、包衣肥料、长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以及化肥增效剂等相继问世,把化学肥料施用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但因某些认识和实践误导,出现施用不当、养分流失、肥效降低、污染环境等问题。国家实施《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17年农业农村部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采用物化补贴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攒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原来科研人员研制的玉米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精准施肥、看苗诊断等技术作为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了。
7 从大水漫灌到机械喷灌
玉米传入我国后作为备荒作物扩大种植面积,先山区后平原,先旱地后水田,玉米灌溉方式因地而异。
(1)旱地蓄水。旱作玉米约占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2。纳蓄天上水,保住土中墒,经济合理用水是旱作玉米增产的关键。旱作地区创造的蓄水聚肥丰产沟、埯子田、水平梯田、窖水渗灌技术等,对旱作玉米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2)漫灌。或称淹灌,是将农田四周筑起土坳,从一边开口引入水源,以2~3亩(0.13~0.2 hm2)为单位,漫灌2~3 h。一般在河湖灌区采用此法,用水量很大,浪费严重。
(3)畦灌。利用沟渠将灌溉水引入田间,水分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渗入耕层,供玉米根系吸收利用。在自流灌溉区畦长为30~100 m,畦宽要与农机具作业相适应,多为2~3 m。每667 m2有5~10畦,每畦种4~6行玉米。畦灌比漫灌节水30%左右;采用小畦灌溉又比大畦灌溉节水10%左右。
(4)沟灌。在玉米行间开沟引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浸润沟侧,渗至沟底土壤。灌水沟长度在30~50 m,最多不超过100 m。沟灌与畦灌相比,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减少田间蒸发,避免深层渗漏。沟灌法可比畦灌法节约用水40%。
(5)管灌。管道灌溉(或称滴灌)是20世纪90年代适用于井灌区的灌溉技术,采用预制塑膜软管在田间铺设暗管,将管子一端直接连在水泵出水口,另一端延伸到玉米畦田远端,将灌溉水顺沟(垄)引入田间,减少畦灌的渠系渗漏。管道灌溉每天可浇地6~7亩(0.4~0.47 hm2),输水有效利用率达95%,比土渠灌溉节水30%~40%。
(6)喷灌。喷灌是利用压力设备,将灌溉水经过田间管道和喷头喷向空中,使水分散成雾状细小水珠,像降雨似地散落在玉米叶面和地表。喷灌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灌水均匀,并可根据玉米需水情况,灵活调节喷水强度,提高水分利用率。喷灌比地面灌溉节约用水30%~50%,如用在保水力差的沙质土壤,节约用水达70%~80%,喷灌比畦灌减少用水量30%以上。
8 从手摘果穗到机收籽粒
玉米收获作业是一项繁重体力劳动,约占整个玉米种植投入劳动量的55%。相当长时间以来,玉米收获是人工采摘果穗自然晾晒,挨农闲季节人工脱粒或机械脱粒。有人算过一笔账:人工收获玉米,摘穗、剥叶、运输等合计每667 m2约需2个劳动力,以现在的劳动力成本计算,每667 m2地需要投入260~300元,加上收获后的晾晒和脱粒,总成本约350元/667 m2。
随着时间推移,全国玉米机械收获果穗面积逐年增加。据农村农业部资料,2018年全国玉米机收果穗面积接近4.0亿亩(0.27亿 hm2),机收率超过70%,机收面积增幅连续5年超过6个百分点,每年新增机收面积超过4 000万亩(266.7万hm2)。玉米机收籽粒作业提到日程上来。
笔者考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部分种粮大户,实现玉米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一次进地完成摘穗、剥皮、脱粒、秸秆粉碎联合作业。但多数承包农户依然愿意采用机收果穗后再脱粒作业。原因是,新玉米集中收获的10月中下旬,有些中间粮商趁机在籽粒水分上做文章,农户普遍惜售挺价,拟待果穗自然风干至标准水分脱粒销售,还要保留玉米芯冬季烧饭和取暖。黄淮海地区多数玉米品种在成熟时籽粒含水量30%~35%,而机收籽粒要求含水量在25%以下。现在全国机收籽粒作业面积估计仅占5%~6%,玉米机收籽粒作业还要走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