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写作向田野致敬

2020-07-18陈蔚文

创作评谭 2020年4期
关键词:古村落民俗江西

本期文艺家:刘华,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1954年出生,1972年初下乡插队,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入江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在江西省文联《星火》编辑部工作。曾任《创作评谭》副主编、主编,《星火》副主编、主编,省文联副主席、主席,并曾兼任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滕王阁文学院院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著有长篇文化散文《灵魂的居所》《百姓的祠堂》《亲切的神灵》《风水的村庄》《我们的假面》《一杯饮尽千年》《送船考》,散文集《乡村的表情》《与克拉玛依分居的美人》《田野》《大地脸谱》《刘华写江西》《中国祠堂的故事》《江西庙会》,长篇小说《车头爹  车厢娘》(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红罪》、《大地耳目》(系“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等三部,以及小说集《老爱临窗看风景的猫》、诗集《我朗诵  祖国听》、评论集《一栋心房能容多少收藏》《有了生命的豹还需要什么》、摄影画册《村庄》等。

陈蔚文(以下简称陈):刘华老师好,去年看到您新出的摄影画册《村庄》,感觉有些意外。听说整理、选择照片花了几年时间,您为什么不厌其烦做这样一件事呢?

刘华(以下简称刘):像个摄影“发烧友”吧?确实,在文学圈里干了一辈子,到头来用一部摄影集为自己作结,有点奇怪。可这是我当时最想完成的一件事,念头来自福建的明清建筑园。园中最经典的一座清代祠堂,居然是从江西南城的废旧木材市场上淘去的。于是,我便想把近20年积累、采自南方诸省600余座古村落的照片挑選出来,汇集在一部书里,像一大堆古旧材料。多少年以后,人们可以凭此通过想象去拼贴形态完整的村庄,从而认识传统村落的本来面貌。我自己就把它当作一个完好的村子,所以收入其中的两千多张图片都未标注地名。

在此之前,我曾重访过一些古村落,试图用数码相机把早年傻瓜相机拍的照片替换掉,可是,新拍的并不比老照片更好,失去了我曾经领略过的生气、灵气、秀气和烟火气。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古村落似乎并没有因为声势浩大的抢救和保护而变得更好。

陈:有些地方我去过,看到图片挺亲切的。《村庄》留存了珍贵的乡村记忆,也披露了您走向田野的身影。我想知道,您怎么忽然会对乡村产生兴趣呢?

刘:是的,忽然。我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工作,编辑之余,写过诗歌、评论、小说,写小说花的力气最大。但编辑容易眼高手低,写着写着,把自己看穿了,半途而废了,留下许多没有结尾的小说稿。写得杂,也是没有方向、缺乏自信的表现。我写评论,其实是当年《创作评谭》逼出来的,主编留着版面逼我这个新人写稿,而且不吝篇幅;后来再写,则是为了扶持别的新人。为了把传统的“谷雨诗会”做大,做成“谷雨诗歌节”,我得带头写朗诵诗,比如《为江西干杯》等。最初写散文也是任务,为央视写电视散文,写的《井冈杜鹃红》《青花》,在那几年里,每逢相关节日必定播出,《青花》还被改写后收入小学教材。不过,大学期间我的《我拾到一双眼睛》是朦胧诗,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是意识流,当编辑以后写的评论,曾有老评论家开玩笑说,怎么你的评论也朦胧呀。这样的例子或许也可以证明内心的不安分、不满足。

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正值文学期刊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青年编辑,我经常以组稿的名义往基层跑,乡镇、林场、瓷窑、钨矿、煤矿都去过,一去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经常是独自晃荡,没有目的,只是好奇。如今回首往事,感觉过去的自在行走对写作也挺重要,不仅积累了生活,还能吸纳天光地气。

真正走进乡村并为之怦然心动是在21世纪初。非常偶然,我应朋友之邀顺路拐进了乐平下徐村,凭着对老房子一些视觉印象,我主观臆测其祖上一定是解甲归田的将军。后来史料证实了我的猜想,下徐历史上果然出过一位“文进士、武状元”,他在康州防御使任上告老还乡。个人经历当然不足以影响村庄的审美情趣,但是,当这个人成为整个村庄与宗族的荣耀时,口碑相传之间,他的思想、性情、志趣极可能潜移默化地溶解在宗族的血脉之中。因此,村庄的土木砖石都是可以解读的,古村落的魅力恰恰在于此。

“千古一村”流坑的村落文化十分厚重丰富,早先知名度就很高,然而游客寥寥,原因是,对于一般游人,它不过是密密匝匝的老房子而已,人们并不懂得怎样欣赏它。于是,我开始用自己的情感和方式去解读古村,试图引领读者去品味建筑,想象历史,启发读者欣赏民间古建筑的审美主动性。

类似下徐村的发现不胜枚举,正是发现的喜悦,引导我长期行走在田野上。可以说,下徐村之行,决定了我后来的写作方向。

陈:我想起当年在瑞金开散文笔会的时候,读到您的一组散文,好像里面提到这件事。

刘:瑞金笔会是我写作的机缘。来讲课的百花文艺出版社甘以雯主编看到那组散文,除了《散文》(海外版)选用外,还约我以长篇文化散文的形式来写民间古建筑。百花文艺出版社向来以出版散文和建筑文化类书籍为特色。甘主编的约稿成就了《灵魂的居所》。接着,我意犹未尽,或者说是发现了新大陆,连续完成了多部专题性长篇文化散文。其中有四部书先是在百花文艺出版社等两家出版社出,后被商务印书馆看中,整体包装后重新出版。我挺意外。用散文来写建筑写民俗,在当时挺吸引眼球,可能让人感觉新鲜吧。在出版社并没有推介的情况下,销售比想象的要好,有的书还在省级新华书店月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尽管这类写作是文学和民间文化研究两头不讨好,但读者接受,它就获得了意义。

陈:那几年您的写作真似井喷一般。您在《灵魂的居所》后记里说过,古村在迅速老去,它老去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所以得赶快记住它们。记住,是自己所能做的事情。记住,也是您写作的动力吧?

刘:我的这类写作最初的动机确实是为了记住。不妨叫作田野写作吧。以田野作业的方式,采自田野,记录的是大地的事,田野的事。不过,这是农耕文明土壤正在迅速流失的田野。我的田野写作起始于21世纪初全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蓬勃开展之际,是和大环境同步的。而我加入抢救行列有两个身份,既是写作者,也是组织者。

江西的抢救工程精彩纷呈,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活动,把藏在深闺的江西傩推介给了世界。除盛大的踩街表演外,民俗风情歌舞《赣傩的表情》用傩舞贯穿江西的民俗事象,也颇得好评。后来的民歌组歌《赣鄱谣》曾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并被《歌曲》全部刊登。投入这类舞台艺术的策划和文本写作,其思想和艺术资源也都是来自田野,而且是散文创作的副产品。

我希望读者记住什么呢?記住古村落之所以令人神往,是因为其中存储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寄寓着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和理想,沉积着民族民间的精神和观念,我们因此把它称作人类的精神家园。记住宗祠建筑往往集中反映了可以约束人心的民间信仰,可以教化人心的人文传统,可以激励人心的宗族情感,可以温暖人心的生活理想。记住古村落是珍藏中华美学精神的富矿,或者说,是中华文化精神造就了璀璨夺目的古村落,而村庄体现出来的中华美学精神,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观,有既入世又出世的人间情怀,有营造意象与追求意境的艺术表征,如此等等。记住民间俗神崇拜总是大张旗鼓地彰显民间的英雄情结,总是绘声绘色地述说乡土的人类情怀,总是润物无声地播撒传统的道德理想……总之,要记住我们民族浩大而久远的来龙之势。

陈:您对传统的村落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挖掘和梳理,完成了一次对乡土中国文化具有规模意义的审美书写。可是,您个人的写作速度肯定赶不上村庄消亡的速度,作为文艺工作组织者,您完全可以组织写作团队来做这件事,对此您是否考虑过?

刘:当年有好几个专家朋友曾向我提议过。如果说,只是为了给古村落给民俗事象建档的话,那就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事实上,当年冯骥才先生倡导开展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江西就在各地民协的支持下,把这项工作做在了全国前面。而我的写作,是我个人的事,是别人不能取代的事。别人提供的材料,只是我追寻的线索。我写的村庄,一定有我的足迹;我写的民俗,一定有我的体验。

当然,我的表达一定也要渗透自己的思考,并且采用自己的方式。如果找助手合作,那样的写作就会机械。所谓田野调查,其实也是一种阅读,而不是高声朗诵,所以只能是个人化的。其阅读对象是山水田园、土木砖石和灯烛香火,是众多生长在民俗大地上的活生生的人。田野写作的资源来自长期的积累,更来自锲而不舍的追踪。那些长篇文化散文好像是一股脑抛出来的,其实不然,有的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我得考察它研究它理解它,才可以用文学语言表达它。古村落就在那里,什么时候都可以去看,而且可以反复研读。民俗事象则不然,它们往往一年一度,有的甚至多少年一轮回,错过了时间就得做漫长的等待。我写《我们的假面》花了好几年时间,就是为了尽可能地亲临各地现场。

将近20年,春节至元宵期间,我年年都在乡下赶场子。写得最辛苦的是《送船考》,它差不多是一点点挖出来的。2004年秋天,我在赣南山乡观赏到一种表现划船的民间舞蹈,心里一直揣着疑问,几年后电视报道青原喊船,让我把二者联系起来了。喊船、唱船、送船,叫法不同,其实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送神。送神为什么难?人们希望神灵在返回天界时把地上一切灾疫邪祟都押走。后来,在赣州、吉安一带陆续冒出来不少送船的村庄,而我每年只能考察一处。沿着送神线索,我追到正在联合申报世界“非遗”的闽台送王船,已经与端午习俗捆绑成为世界“非遗”项目的西塞神舟会等等,所以这本书写了十多年。我认为,送船是一个巨大的民间文化之筐,过去在我国南方普遍流行,到如今,别处遗存不多或荡然无存,而在江西吉安、赣州等地却时有发现,而且万安唱船因为保存有水陆画元宵图,其仪式堪称最古朴最丰富,极具研究价值。多年来,我把该县当作自己的民俗学研究和实践基地,在深入民俗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实践,致力推动农民画创作的发展,帮助其建成了农民画家村和全国农民画精品馆,还有中华传统民间游戏村。

江西民间文化缤纷绚丽,自然也是文学写作的宝贵资源。的确,个人力量极其有限,我还有一些有意义的选题可能无力完成了。好在这些年来,江西散文异军突起,其中不少青年作家钟情于地方文化,有的已收获颇丰。这也是对散文题材领域的开拓。它与省作协的引导有关,比如,省作协策划组织了“走向田野”等多套丛书的写作、出版。从前我们鼓励作家立足脚下打一口深井,在这类成果越来越多的情势下,我反而想提醒文友,应有大视野、大格局,要始终坚持专业精神和专业立场,孜孜以求地去实现专业水准。

陈:您的民俗研究紧贴大地,有些观点精警动人,比如对江西古村落突出或独有的文化价值的概括。那么,哪些是独有的呢?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刘:江西古村落形态多样、蕴藏丰富,而且有不少是活态存在。概括其文化价值,是为在吉安召开的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做准备,那次活动把吉安星罗棋布的古村落介绍出去了,让全国来的专家感到震撼。村落形态丰富多样、中原文化活体遗存、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崇文重教传统深厚、风水观念坚固恒久、俗神崇拜丰富驳杂、宋明理学烙痕深刻、革命遗迹珍藏颇丰,这八个特点是站得住脚的。其中崇文重教传统深厚、风水观念坚固恒久、宋明理学烙痕深刻,可以说是为江西所独有。依据嘛,有前辈专家的总结,更有我长期实地考察的经验,并经过广域环境的比较对照才得出的。

陈:您出过三部长篇小说,写蒸汽机时代的铁路,写红军时期的矿山,写当下的乡村,其主题跳跃性颇大,不过作品里却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比如对民俗的迷恋,对精神价值的追索,尤其是您在每部小说的后记里,谈创作初衷,都离不开“记住”的意思。写铁路,您说“我愿意用文字为将要拆迁的铁路住宅区的住户们,建筑一座记忆之城”;写赣南,您说“历史的记忆和情感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以观照现实的精神价值,它比乌金更金贵”;还有,您干脆把新作《大地耳目》当作是用文字重构的锦江镇。所以,我觉得,您力图让人们记住的绝不是生活的表象对吗?

刘:我说过,年轻时在小说上花的力气最大。前两部长篇,都是从我以前未完成或不满意的作品发展而来,经过很长时间的发酵。铁路生活是我儿时的记忆,曾经有个长篇的初稿在抽屉里放了多年。当火车不断提速时,摧枯拉朽般的城市改造瞄准了依偎铁路的工人住宅区,我这才猛然发现,那是属于铁路特有的“文化场”,珍藏着艰辛岁月的温暖记忆、五湖四海的故乡情结,还有蒸汽机时代的精神和情感。这一发现令我激动地推翻原稿,重写了这部长篇。当时中国铁路文工团领导含泪表示要将其搬上话剧舞台,可惜它机缘未到。

写《红罪》则得益于我对赣南客家生活的熟悉,因为组诗《赣南母亲的群雕》,后来有些选家总是想当然地把我标注为江西赣州人。对于历史生活,必须怀有历史理性才能正确地理解它、准确地把握它。早先我对革命历史很有兴趣,听了太多的故事,钨矿故事就是20世纪80年代听来的,我甚至为之冒险钻入硝烟刺鼻的矿井。这个故事这些人在心里憋了多年,直到它生成矿脉我才敢去开采。

像用图片重构村庄一样,《大地耳目》是用文字重构锦江镇。多年的田野作业,我接触了乡村的各种人物,尤其是能人、手艺人和民俗活动的组织者。非常遗憾,他们中能说会道的并不多,一旦口若悬河,反倒要警惕其身份和经历了。每每采访或开座谈会,我会很累,挤牙膏得来的东西多是零碎的,不过,也是有意味的,所以我乐此不疲。那些东西为想象提供了可靠的路径和足够的空间,于是,我采用口述史的形式,通过自己的想象去丰富人物故事,去刻画呈现在民俗事象中的人物形象,书写他们的命运遭际和性格心理,从而反映当下乡村的精神现实。

这个长篇看上去像中短篇集,可我用心着意这样布局,是为了强调它的内在结构,使之成为一部用地缘纽带、亲缘纽带尤其是地域色彩鲜明的文化血脉,来贯穿乡村日常生活、节日现场和众多心灵的长篇小说。独特的民俗氛围把众多人物故事汇拢在锦江镇上,就像许多村庄聚集在襟江带湖的现实大地上一样,鸡犬之声相闻,命运情感相通,古韵新声相融。这个锦江镇好像在鄱阳湖边,似乎在庐陵大地,又仿佛在赣南山乡。我把江西民俗乃至有意味的方言融注在这里,要知道,语言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锦江镇上的人物形象,大多实实在在地生活着,是我曾经面对的讲述人,只不过我让那些名字有了性格,让那些吞吞吐吐或欲言又止有了过程及结尾,让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了感染或启示读者的力量。这是虚构给予写作者的赏赐,是小说赋予写作者的自由。

我一直关注乡土小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乡土小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我们能读到的乡村,往往是记忆中的乡村、想象中的乡村、道听途说的乡村、人云亦云的乡村。我希望這个锦江镇能给人新的认识—它空心着,也喧嚣着;它斑斓着,也寂寞着;它富有着,也困窘着;它虔敬着,也茫然着;它兴奋着,也莫名地感伤着……

我在后记里有一句话,特别希望读者能够理解:“民俗并非点缀乡土的花朵。民俗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生活的淳朴形式。”其实,把“淳朴形式”改作“最高形式”,或许更为贴切。

陈:刚才您提及还有一些未完成的选题,凭您近年的创作势头,我期待着。

刘:从年轻时我就神往赣南,积累赣南,何况人家都把我当作赣南人了,我确实想为赣南做一次酣畅淋漓的表达。其实我有积存的半成品,只是如今拿出来,肯定得重起炉灶另开张。再看吧。

(作者单位:刘华,江西省文联;陈蔚文,《创作评谭》杂志社)

猜你喜欢

古村落民俗江西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金玉良言等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