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研究

2020-07-18李彦颖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双行玉米种子生育期

李彦颖

区域玉米的栽培中都会用到这种方法。其在玉米的栽培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所谓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主要在大垄上种植两行玉米,垄间距大小不一,同时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在其基础上也得到了创新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起到稳产和增产的效果,同时在玉米的栽培中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针对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实现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科学运用。

1、玉米品种的选择

利用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种植玉米要对品种进行科学选择,首先要考虑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根据玉米种植区域的积温条件以及气候特征,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优质玉米品种,在我国的第一积温带要选择生育期在130天左右的玉米品种,而第二积温带可以选择生育期在120天左右的玉米品种,第三积温带的玉米的生育期要在110天左右,玉米的选种严禁越区种植,以此来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玉米品种的选择也要考虑株型条件,要尽可能的选用紧凑型以及矮秆等耐密的玉米品种,以此来适应大垄双行栽培的条件,有利于玉米生长旺盛,产量高。

2、玉米的耕地整地

玉米的耕地和整地是大垄双行栽培技术重要的实施要点,为了提高玉米的栽培效果,还需要确保玉米种植区域土地的质量。首先,要对玉米地进行起垄,小垄垄间距应该保持在65㎝到70cm左右,而大垄垄间距应该保持在130cm到140cm左右,同时为了降低自然条件对玉米种植的影响,需要在伏秋季节进行翻地和整地,要保证翻地的深度,在玉米耕地整地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注意避免漏耕以及立垄等问题的出现。推广秋翻整地,要求翻地深度达25cm以上。结合翻地深施底肥,并及时耙耢、平整土地,做到不漏耕,无立垡、无坷垃、无堑沟。

3、玉米适时播种

在大垄双行玉米的播种中,要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播种期,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和种子处理,挑出玉米种子种瘪粒以及有瑕疵的玉米种子,要选用饱满颗粒大的种子进行播种,在播种之前要进行晒种工作,这种好药对玉米种子进行浸泡和催芽以及种子包衣等一系列工作,以此来提高玉米种子的品质。同时,要充分了解土壤的温度、以及土壤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播种器期,同时在玉米播种过程中只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对岗地进行优先播种,其次再对洼地进行播种,根据土壤特点可以先进行沙质土壤的播种,其次再对粘质土壤播种,玉米播种要充分考虑地表的温度,尽可能选在7摄氏度以上进行播种,有利于玉米发芽出苗。

4、合理密植

在玉米大垄双行栽培中,合理密植是重要的栽培要求,为了科学利用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还需要玉米生产者重视合理密植的工作,了解玉米密植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不同的栽培理念以及模式,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确保玉米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发挥光合作用,使得玉米的能够有很好的长势。除此之外,要做好灌溉工作,土壤墑情每公顷灌60-120吨水,春旱严重时适当增加灌水量。干旱区最好在土壤封冻前灌水,防春旱效果更好。也可采用坐水播种进行填墒。如果在抽雄授粉、灌浆乳熟期发生干旱,要及时补水。

5、科学施肥

玉米的栽培和生长离不开肥料的支持,在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应用中也要做好科学施肥,首先可以提高对有机肥料的利用,利用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的养分,同时也要根据玉米种植土壤的条件合理利用复合肥料,玉米生产者要科学了解土壤的营养成分,根据土壤的养分条件来科学施肥,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方法,例如:很多地区玉米种植土壤缺乏氮磷钾等元素,就需要按照科学的配比,促进土壤营养的均衡,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也要重点关注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可以将有机肥料与复合肥料相结合,确保土地的营养供给。

6、科学的玉米田间管理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应用要重点关注玉米的田间生长环境,积极做好科学的田间管理工作。要结合玉米生长的特性以及自然因素等,科学监测玉米的长势情况,对于田间出现的杂草等要定期清除,可以利用农药或是人工除草的方式来进行,以免影响玉米苗的正常生长,为玉米生长带来病虫害威胁。此外,玉米的田间管理也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可以利用物理方式的方法,必要时可以利用化学农药进行治疗,但是要避免和减少农药的残留。

综上所述,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是现代玉米生产和种植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玉米产业化发展以及稳产增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农业生产者要科学把握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要点。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是一项通过耕作制度改革,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增加地温、显著提高光能的先进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土壤保水供水能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玉米抗倒伏能力率等功效,最重要的是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作者单位:122100辽宁省北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双行玉米种子生育期
垄畦类型对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周铁衡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