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高宗

2020-07-18邵仲武刘寒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宋高宗赵构复古

邵仲武 刘寒

摘 要:宋高宗一生致力于翰墨,从束发起开始学习书法到最后的书法创作,其间至少有六十年的跨度,其在书法上花费的时间是非常惊人的。正是因为他对书法的喜爱和坚持不断实践的精神,才使南宋初期书坛从低迷中走出来,使得南宋书法在复古之风下蓬勃发展。在南宋150年的历史上,宋高宗称得上是一代帝王书家。

关键词:宋高宗;赵构;书法;复古

提及宋高宗,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就是一个性格懦弱、残害忠良的昏君。作为皇帝,他甘心苟且偏安,向金求和,还与佞臣秦桧联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岳飞,如此举动让人悲愤不已。《宋史·高宗本纪》对其如此评价:“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

宋高宗在政治上昏庸无能、胆小怕事的形象,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式,以至于很难想象到他还是一个在书、画、词方面皆有成就的帝王艺术家。尤其是在书法上,他的造诣颇深,有着开启南宋书坛复古风气之功,还影响了元代赵孟頫书法复古思想的产生,对整个书法史的贡献不可小觑。

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南宋第一位皇帝,于大观元年(1107年)农历五月在汴京(河南開封)出生,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皇宫中长大,少年时期就文武兼备。《宋史·高宗本纪》记:“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高宗在临安行在的德寿宫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其著作《翰墨志》自述:“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①可见,他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时间是非常多的,书法已是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宋高宗学书并不是拘泥于某位书家,而是转益多师,王应麟在《玉海》评述:“高宗皇帝云章奎画,昭回于天,爰自飞龙之初,颇喜黄庭坚,后又采米芾;已而皆置不用,颛意羲、献父子,手追心慕,曾不数年,直与之齐驱并辔。”②可以看出,他学书期间取法多位书法大家,先后研习过黄庭坚、米芾等尚意书风,之后转学唐代孙过庭,最后潜心学习魏晋钟繇以及王羲之、王献之书法。

其实,宋高宗早年学书时曾以父亲徽宗为师法对象,自述:“昔余学太上皇帝字,倏忽数岁。瞻望銮舆,尚留沙漠,泫然久之。赐宋唐卿。”③还效仿其父学习黄庭坚书体,登基之后开始用黄体作书,绍兴三年(1133年)所书的《佛顶光明塔碑》(图1),通篇书迹气势纵横、笔力十足,学习黄庭坚辐射体风格非常明显,是他书法风格形成的初期作品。之后为了避免金人模仿他的笔迹进行间谍活动,就改用米芾书体,还赞赏米芾书法能“收六朝翰墨”,“如乘骏马”,“风骨自然超逸”等。同期,宋高宗也开始涉猎王羲之、王献之等晋唐法书墨迹。绍兴七年(1134年)左右所书的《赐岳飞手敕》,全篇错落有致,有学二王用笔神韵,以侧锋取势为主,整体气息流通,结字妍媚多姿。

而绍兴十一年(1141年)写给抗金大将岳飞的亲笔书信《赐岳飞批劄卷》(图2),是他完全学习二王书法的作品,后署“付岳飞”三字,上钤御前之宝,下有御押二印,字体在行与真之间,结体疏朗,气韵古朴,能看出深厚的书法功底。宋高宗曾与秦桧论书:“学书必以钟、王为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④可见,他将书法复古的落脚点定位在魏晋“钟、王”法书上,倡导书法复古,并以个人的书法实践带动朝野上下,在南宋书坛掀起了一阵书法复古之风。

宋高宗还通过临写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等楷书作品,并学以致用,常常用以抄写经书、文籍等,来达到宣扬儒家思想加强道德教育的作用,也使得楷书最先形成自家风貌。如绍兴十三年至十六年间(1143-1146年)书写刊刻的《御书石经》有十万余字,内容涉及《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七经,就是他亲笔御书,小楷用笔精熟,字里行间透露出魏晋书法古朴、典雅之风。他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所书的《徽宗文集序》,被称为楷书代表作,结体疏朗,法度严谨,颇具六朝古意,现为日本京都小川广已氏藏。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55岁的宋高宗退居德寿宫做起了太上皇,不再每日国事缠身的他,终于有时间潜心学习“二王”书法,书法技艺也由前期的实用性转向了艺术性。他在《翰墨志》中自述:“故晚年得趣,横斜平直,随意所适。至作尺馀大字,肆笔皆成,每不介意。至或肤腴瘦硬,山林丘壑之气,则酒后颇有佳处。古人岂难到也!”⑤在此期间,他也不放过以“二王”笔法为宗的智永、孙过庭、杨凝式等各家经典之作。《嵇康养生论》就是学习智永《真草千字文》所作的作品,按真、草书间夹的方式有序排列,章法上字字独立,平和整齐,全篇没有较大的收放、起伏,用笔温润精熟、妍媚纯正,完全继承了“二王”一脉的书风。而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草书洛神赋卷》(图3),可称作他晚年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此作卷末署“德寿殿书”款,钤“德寿殿御书宝”朱文印,全篇今草字体,注重法度,字与字之间用笔轻松自如,提按生动变化,一气呵成,给人以稳重不失流畅的和谐气息,显示出很深的书法造诣,他的书法也在“二王”书法的体系下最终自成一家。

宋高宗书学思想也催化了元代书家赵孟頫书法复古思想的产生,赵孟頫是宋室后裔,早年取法宋高宗,受其复古思想的影响颇深。从书法理论上看,赵孟頫提出学书“遵循古法、崇尚二王”的观点,其实就是对宋高宗倡导“师法古人”“回归魏晋”思想的认可与接受。赵孟頫在《兰亭序十三跋》中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⑥可以看出,赵孟頫学书强调笔法乃书艺的核心,认为只有正确理解古人的书法理论,学习魏晋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用笔,并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才能写出与时俱进、自成一家的好书法。此外,赵孟頫还特别强调“意”在书法中的作用,认为一味追求“无意”不讲传统,便会误入歧途,盲目模仿古人,也会破坏艺术自身发展规律。正是在宋高宗书法复古思想的影响下,赵孟頫取法魏晋“二王”的书学观才会成为元代书法风尚。

作为帝王,宋高宗在处理繁重政务之余,坚持“五十年如一日”的书法练习,每逢大事便寄情于书的习惯和追求“以书为乐”的喜好,都足以体现出他对书法的痴迷,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对国事的关心。南宋书法艺术也在他的带领下,确立了复古之风,改变了书坛初期日渐式微的状态,近而影响了元代书法的全面复古。宋高宗《翰墨志》云“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⑦,到淳熙十二年书《苏轼地黄诗》时已有八十岁的高龄,可见,他的书法创作至少有六十年的跨度,花费在书法上的时间惊人。书法满足了宋高宗个人怡情与教化的需要,同时他也为书法的发展谋取了制度和舆论上的支持,最终在书法艺术的伴随下度过了一生。

注释:

①⑦赵构:《翰墨志》,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②王应麟:《玉海》卷3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方爱龙:《南宋书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④熊克:《中兴小记》卷3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赵构:《翰墨志》,卢辅圣主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⑥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卞永誉纂辑《式古堂书画汇考》卷5。

参考文献:

[1]方爱龙.南宋书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熊克.中兴小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3]赵构.翰墨志[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宋高宗赵构复古
秋日的复古之约
少时英雄宋高宗
宋高宗:面子比国法重要
好名得官
谁是帝王之才
好名得官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少年赵构亦英雄
复古“轻”暗黑
皇帝节俭到打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