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艺术精神的当代呈现
2020-07-18宋明宇
宋明宇
摘 要:人类探索未知社会的智慧及勇气,可以表现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精神力量。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文化沉淀历经千年,每幅画作中都承载着独有的思想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自古迄今,许多艺术作品都能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价值,都可以不同程度体现出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以及大众审美。绚烂多彩的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众多文化作品,均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艺术造型表现方面也反映出显著的美学特征及独有的精神文化。绘画与精神理念相互交融,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典哲学艺术精神。文章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与“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理念相结合,分别探讨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
一、哲学艺术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潮中的呈现
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都在古典艺术精神当中体现出来,是众多劳动人民和艺术家的智慧结晶。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历久弥新,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文化体系。同样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艺术精神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为当代艺术家的绘画实践和创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促使许多油画、雕塑等国外优秀的绘画理念和绘画技巧传入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以传统绘画艺术精神为实践基础,进而吸收国内外优秀绘画理念,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协调统一,是对内外兼修的崇高品质的注重,是对高尚精神的追求,是一种具体物象与抽象表达之间的绘画意象表现,通过对具体的客观物象的描绘,表达绘画者内心真实的思想情感。艺术伴随人的诞生而诞生,并不断发展。罗曼·罗兰曾说:“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有艺术。”艺术的价值体现在它是心灵律动的形式,是情感的符号;艺术是想象力驰骋的原野,是自由创造的天地,是人拯救自己的方式,也是完善人格的途径。中华民族不是把艺术作为彰显手段的方法,而是将其看成道德、情操、智慧的来源,是培养完美人格的最佳途径,所以这就是礼乐文化产生和始终受重视的原因所在。
从总体上来说,绘画的艺术追求在于神韵和气韵的表现,并不拘泥于外形的相似,追求的是齐白石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注重描绘物象和其内在特征,并且在绘画过程中融入画家的思想和情感,用画笔将独特的艺术审美描绘出来。在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的同时把握客观物象的内在精神,将画家的思想情感融入物象中,做到情景交融。中国画注重表达物象的趣味性, 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在创作过程中不刻意强调物体的表面形象特征,而是注重物象本身的神韵。中国画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强调艺术作品的意境,注重神韵,以其古韵和内涵的,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一)“天人合一”——神遇而不以目视
“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最为璀璨绚丽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文化艺术中绽放无限的光芒。古时众多思想家和政治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其中庄子提出的“物化”思想使后期的艺术家受到较大的启发,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物化”就是“物我同一”“天人合一”的观点,是道家思想的总结,主张将审美的主体幻化成客体,例如“庄周梦蝶”中便体现出这一观点;另一主张是将审美的客体幻化成主体,在《庄子·秋水》中的“知鱼之乐”得到体现。他在《庄子·养生主》中提出“神遇而不以目视”,指出要从精神上去感知事物的特点。人与大自然是水乳相融的,要用心灵去感知物象,与其融合,将从自然中发现的内在规律加以主观能动性地改变,从而顺应社会的发展变迁。老庄美学使后世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深受启迪,提倡画家在深入观察大自然后,用心感悟其中的情感并将其融入画作中,从而进一步引发与观者之间的共鸣。纵观中国传统绘画,画家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但追求的精神境界高于生活。
清代的著名画家郑燮,尤善画竹,他常对自然界中各种竹子的形态进行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再为其注入自身的艺术理念与感悟,因此他将画竹分为三个阶段,以供后人学习参悟。第一个阶段被称为“眼中之竹”,是对物象最初的感受和体验,这就要求画家仔细观察自然界中竹子的形象特点;第二个阶段是“胸中之竹”,画家在观察竹子的形象特点后,经过艺术家的审美判断和艺术构思,使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对造型进行进一步加工;第三个阶段为“手中之竹”,是最后“物化”的结果,是艺术家对大自然中的竹子进行提炼加工,并将自身情感融入之后的最终表现。郑板桥画竹之所以能够到达师法自然却又高于自然的境界,是因为他将竹子与人的思想境界高度统一,将主客观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体现,正是因为画家不断赋予竹子自身的情感,才使观者感受到竹子虚心正直的高尚品格。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绘画在吸收国内外优秀绘画理念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绘画材料及绘画方法,为我国传统绘画注入新鲜的血液。“天人合一”思想观念要求画家深入大自然,在自然中寻求最本真的创作灵感。虽然手机、相机等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以及互联网的兴起,为艺术家们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我们在观看照片时,只能局限于有限的景色,无法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强大冲击力,这时艺术家们就应该摆脱新媒体的束缚,回归大自然自我体验与感受,从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二)“有无相生”——妙在似与不似间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描述乐曲节奏间歇的,“无”和“有”相比更富有表现力,更能引起听众共鸣。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提倡“有无相生”,老子是用“有”“无”来说明宇宙本源的第一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是“有”“无”的统一,认为“无”是事物的本源,比“有”更为真实,是事物的根本,因此他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我国传统绘画而言,虚实相生,似与不似,都是画家通过绘画表现出的对“道”的感悟体会。古代画家在描绘物象时不会看一笔画一笔,而是似与不似之间追求万物“道”的本源。因此在他们笔下的自然万物,不是自然界中单纯的客体,而是承载着画家内心丰富情感的事物。
我国近代画家齐白石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画虾的腿,十对、八对、六对……最后变为五对时,才发觉这样的虾更为传神。白石老人不仅注重描绘物象和其内在特征,在创作过程中还不断融入自身的思想和情感,用画笔将独特的艺术审美物象描绘出来,表达意境深远之感。在传统绘画中,画家创作的目的不是描绘客观物象,如何让笔下的物象更好地体现“有无相生”的意境才是画家的着力点。
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通过人们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反映出来,进而影响到文艺创作。
二、当代中国古典绘画的发展现状
人类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感受美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自然美育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之所以能占据重要位置,是因为儒、道、佛三家哲学,无一不主张与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和谐统一。“天人合一”作为自然美育的理论基础,满足了文人志士、骚人墨客对自然美的追求,这对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因此,自然美育才得以延续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时代的开放进步使得中国画家开始将西方的美术理论、技法引入中国画的创作中。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术大师,代表人物是徐悲鸿。徐悲鸿自小学习绘画,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功底。后在日本、法国以及欧洲各国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吸收借鉴,使得他的作品有了明显的中西融合的特点。他对于造型、光源和结构的深刻认识,都源于西方绘画对他的启发。他笔下的动物被赋予了人格化、民族化的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如徐悲鸿的代表作《八骏图》,以周穆王的八匹骏马为题材,八匹马没有被缰绳束缚,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构图和结构方面有浓重的西方绘画的特点,画作兼用工笔和写意技法,将马的形态通过水墨渲染表现出来。整幅作品中,马迎面而来,有着强烈的透视感,冲击力十足。因为徐悲鸿接受过系统的西画教育,所以他在透视法运用上有很高的造诣,这使得其作品中马的形象尤为成功。
随着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艺术的交流也越发频繁。艺术家们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各国优秀的绘画技法及绘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当然,这些绘画风格的形成离不开画家观察自然后得到的真情实感,使绘画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结语
在当今时代,美术交流愈发频繁,而中国传统绘画也要探索现代转型之路,这是中国画家们所要走的一条艰辛的道路。保留中国传统绘画中完善的技法以及写实写意的平衡,是转型的基本要求。而在此基础之上,要对国外的绘画理念以及手法做选择性地吸收借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在这个目标还没达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真正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内涵精神,因为这才是中国绘画的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所以,新时代的绘画作品,必然是能描绘出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学研究:品格与意境[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孙其峰.孙其峰讲花鸟画[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