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外倾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2020-07-18罗可莹黄玉梅邱莲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大学生

罗可莹 黄玉梅 邱莲

[摘 要] 考察广东省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外倾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内外倾分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68名广东省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低于平均水平,专业再读意向不同的个体其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外倾性及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外倾性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20.07%,中介效应解释了因变量的方差变异为16.43%。说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外倾性越高,主观幸福感也越强,一般自我效能感还能正向影响外倾性,进而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外倾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 罗可莹(1998—),女,广东广州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应用心理学本科生;邱 莲(1963—),女,广东罗定人,心理学硕士,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黄玉梅(1983—),女,广东广州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116-03    [收稿日期] 2020-02-10

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个体根据他们自认的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根据过往研究,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归纳起来大致有幸福获取方式、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因素等[1]。

人格特质作为个体一种特定的、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是预测个体主观幸福感中最可靠、最有力的指标之一,其中外倾性和神经质人格特质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非常密切[2]。同时,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还能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3],外倾性和神经质人格特质与自我效能感相关[4],而自我效能感对幸福感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5]。

因此,本研究在广东省在校大学生群体中,选用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维度,在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外倾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否在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广东省内的在校大学生,选用网络调查468人,其中男生128名,女生340名。

(二)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包括性别、年级、出生季节、是否独生、居住地和专业有关的6个因素共11个维度的人口学变量。

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内外倾分量表。采用其外倾性分量表,共12个项目。调查得出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4。

3.幸福感指数量表。该量表共有7个项目,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两部分。调查得出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5。

4.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施测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3。

(三)施测

施测分两种形式,包括网络施测与现场集体施测。网络施测采用不完全随机抽样法,通过线上调查网站问卷星收集数据。针对2017年入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测试收集问卷575份,其中有效问卷468份,问卷有效率81.3%。现场测试共回收问卷99份,其中有效问卷72份,问卷有效率72.7%。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24软件对网络施测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三步法的中介效应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外倾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

1.大学生内外倾人格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大学生内外倾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6.55±3.03、2.39±0.46和8.94±2.02,幸福感总分低于平均水平(10.12±2.02)[6]。

2.不同人口变量的主观幸福感比较。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11个人口变量维度,包括性别、年级、出生季节、是否独生、居住地以及和专业有关的维度6个,使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对这些人口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年级、出生季节、是否独生、居住地这5个维度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差异(表1),专业相关的维度有一个有显著差异。问卷原题目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会再次选择目前所读的专业”(简称专业认同),选项有“同意”“不清楚”“不同意”。在此选项中,选择“同意”的被试者其主观幸福感与选择“不清楚”或“不同意”的两组被试者有显著差异。

(二)大学生外倾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關性

考察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表2)。大学生外倾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大学生外倾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均呈正相关。

(三)大学生外倾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1.大学生外倾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见表3。一般自我效能感、外倾性人格全部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R=0.323,判定系数R2=0.104,调整的判定系数R2adj=0.101。可见,2个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预测力为10.4%(F=27.114)。

根据理论假设,本研究构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外倾性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Y),一般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M),外倾性为自变量(X)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将各变量进行标准化后,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分步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外倾性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外倾性正向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控制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后,外倾性仍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同时回归系数减少,说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外倾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0.2007(20.07%),中介效应解释了因变量的方差变异为0.1643(16.43%)。

三、討论

(一)专业认同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专业认同影响主观幸福感,或许与学生对自己生活现状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就业前景的预测有关。

学生填报志愿前对专业不够了解,可能出现能力不匹配、学习进度跟不上的情况,或者志愿被调剂,学生就读无感专业未能及时调整心态,都容易影响学习效率,生活的满意度降低,幸福感也变低。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假若此时无感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明晰,职业薪酬不理想,更会削弱主观幸福感。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平均分明显低于前人的研究得分

除了前述讨论过的专业认同度的原因,主观幸福感降低可能与就业压力有关。从经济大环境来看,近年来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压力,寻找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加之高校扩招,大学生学历含金量下降,就业优势不如以往。每一年都会迎来最难就业季,学生寻找高薪稳定的工作不容易。假若大学生就读的是冷门专业,社会需求较低,工资不甚理想,学生应聘对口专业的意愿以及机会都会减少,而这一部分人应聘不对口专业又丧失了竞争优势,容易感到就业的压力,降低幸福感。

舆论方面的“丧”“佛系”等热门词语的流行扩散,可能蕴含了年轻人无助、无为的消极情绪,作为年轻人宣泄情绪的出口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比较消极的氛围。深陷其中的个体可能被感染到这些消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普遍变低。

(三)大学生外倾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外倾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外倾性高的学生更容易满足自己的参与意识,同时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助于提升主观幸福感。大学生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具有开放性,交往中的主动性强。向外倾性倾斜的个体交往的对象可能稍多,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丰富,方式也更多样,对人际交往更加主动。鉴于此,具有外倾特质的个体人际关系可能更加和谐,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个体需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来获取社会资源,也就是获得其他人的社会支持。因为具有外倾特质的人更倾向于从外部世界中获取能量,所以其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频率更高,触及的社会网络更广,得到社会支持更多,有助于获得主观幸福感。

由此可见,具有外倾性趋势的学生更容易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从而增强一般自我效能感。此外,人都对生活有种掌控感的需求。当一个人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时候,行动力比较强,更有把握面对生活的挑战,获得掌控感,也更容易得到自信。生活中这种积极体验逐渐累积,往往幸福感也逐渐提高。

(四)外倾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联合预测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20.07%,一般自我效能能够贡献1/5的力量调节外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丹.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分析——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99(04):45-47.

[2]Diener E,Oishi S,Lucas R E.Personality,Culture,and Subjective Well-being: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3,54(1):403-425.

[3]李东斌,邝宏达.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质、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J].心理学探新,2010,30(1):63-67.

[4]朱志明,蓝邱勇.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100-102.

[5]孟慧,梁巧飞,时艳阳.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1),96-99.

[6]丁园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5.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extroverted personality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468 college students in Guangdong are surveyed by EPQ-RSC,IWS and GS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satisfaction levels for their majors.General self-efficac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xtroverted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nd extroverted personalit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mediating effect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on extroverted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contributes 20.07% to the total effect,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explains the variance variation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16.43%.The higher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extroverted personality,the stronger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can also positively affect extroverted personality,which indirectly affects subjective well-being.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extroverted personality;general self-efficacy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