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调研后对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的反思

2020-07-18李雅乐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5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调研对策

[摘 要] 从企业调研入手,分析市场营销专业社会岗位需求情况,结合目前职业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 市场营销;调研;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 李雅乐(1972—),女,陕西咸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065-03    [收稿日期] 2020-03-03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近两年笔者参与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企业(行业)调研工作,先后走访了陕西省人才中心、国美集团西安分公司、陕西华圣果业集团、陕西五环胜道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零售大中型企业和人才中心,在企业的所见所闻令人获益匪浅,也引起了对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些反思,行业企业的需要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指南。

一、专业岗位需求情况分析

(一)连锁经营企业的岗位构成与需求情况

1.人才需求量大。随着连锁企业的不断增长和发展壮大,近几年,许多成长型的连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企业普遍表示在发展过程中人才招聘难,需求量大,储备量大。按层级分,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员工最为缺乏,成为企业扩张的主要障碍,也是企业进行人才招聘和储备的主要方向。

2.店长、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是最稀缺、最抢手的资源。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培养周期长,培育成本高但又不可或缺,随着零售连锁企业的不断扩张,企业首选从内部进行培养,企业对员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例如,五环胜道体育用品公司储备干部的管理通道就是导购(实习期3个月)—品牌店长(培养期4~6个月)—品牌业务(培养期7~12个月)—品牌业务主管(成长期13~24个月)—店面副经理(成长期25~36个月)—店面经理(发展期37个月以上)(图1)。由此可见,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建立稳定的团队,在人才培养上有着一定的规划,这也给新入职的毕业生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空间。

3.基层管理人员学历要求不高。从学历结构来看,连锁型企业对一线员工的学历要求不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约为28%。但是从基层管理岗位开始,在考核个人业绩的同时,对员工的学历就有一定的要求,如店长、主管等岗位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40%;再高一级的管理岗位,储备干部大专及以上人员占比为75%,中层管理大专以上学历占89%,其中硕士研究生占30%(图2)。连锁型企业对一线服务类员工招聘时大部分没有严格的学历要求,但是在管理岗位和管理干部的培养上要求学历。

4.企业对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企业需要的员工具有哪些素质?企业选择新入职员工时,哪些素质是公司需要的?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主动性、吃苦耐劳、实干精神、热情、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共6个项目,供调查公司进行选择和排序。调查结果显示:吃苦耐劳(100%)成为第一梯度;主动性(83.2%)、热情(80.5%)成为第二梯度;实干精神(60.6%)、服务意识(59.8%)、职业道德(57%)成为第三梯度(表1)。从企业反馈的意见来看,对学生从事连锁企业素質要求提的最多的是“良好的心态、吃苦耐劳和主动性”等。

(二)市场营销专业岗位与需求情况

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分布很广。主要为营销策划、物流管理、销售主管、部门经理、公共关系等岗位,其中推销员、营销员(导购员)、客服等就业容量最大。

2.岗位人员能力要求梯度分析。企业在所需的营销人才中,综合能力成为首要条件,诚信力、进取精神、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也是新入职人员的基本要求。

(三)人员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要求从业人员品德好、诚信守纪、爱岗敬业;学会做人、易与人相处、协调能力强;安心在一线工作、不断进取。

2.专业素质。能掌握现代营销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动态,懂网络营销和电商商务的基本知识。

3.熟悉市场发展态势。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

4.身心素质。有健康的体魄,能承受一定的劳动强度;心理素质良好,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强,意志坚定,充满自信心。

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就业前景好

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大型连锁企业应运而生,电子商务突飞猛进,这就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就业面广,适合的工作较多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中高职、五年制连读和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笔者所在学校的财经商贸类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技能,如会计基础知识、点钞与假币识别、翻打百张传票、熟练的文字录入、熟练的办公软件的应用,等等。这些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在企业尤其可以在零售型的连锁经营企业中的多个岗位就业,可从事收银、导购、店面管理等岗位。除了营销岗位外,近年来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网络营销、网络推广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增加,也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三)人才需求量大,入职学历门槛要求不高

人才需要量大,入职门槛的学历要求不高,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连锁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有着旺盛的行业需求。同时零售行业入职门槛较低,一线服务人员岗位没有过高和严格的学历要求。

三、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一)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涉及到多种学科,临界性比较强,需要多种知识给予支持。因此,应加强销售技巧、商务礼仪、商务沟通与谈判、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课程。今后学校应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针对现代服务行业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专业人才,淘汰陈旧落伍的课程,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色课程。例如,陕西是果业大省,也是苹果、猕猴桃、石榴等水果的优产区,年销售和出口量比较大,在专业方向中可以培养服务于“三农”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二)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互衔接

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审视,参考行业企业工作过程,选取集中实践(实训)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适应社会的需要,保持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能力培养;以工作项目(任务)为载体,打破传统的知识性结构,确定模块化的实训(实践)设计思路。打破传统知识教学的条块状结构,确定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总体设计思路。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安排一定课时的企业(行业)实践内容,让学生在企业进行2~4周的参观、实践,认识工作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返回学校学习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也可以增强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引进企业文化

近年来职业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设计则比较零散,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所以,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职业技能尚可,但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则比较薄弱。要么觉得工作压力大,要么不能吃苦,要么团队协作能力比较欠缺。有些中职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劳动纪律观念不强,迟到早退或者不能按照企业的要求着工装,这些往往成为被辞退的原因之一,就业稳定性比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引进企业文化的内容,加强学生劳动纪律观念。在体育教育和第二课堂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使学生能应对紧张的工作,并能承受一定强度的体力工作;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制度,养成良好的保守客户信息和商业秘密的习惯等,使学生在校就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四)眼光长远,注重企业和自我发展空间

我校是一所财经类学校,会计、金融、工商管理等专业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生就业时,总是希望进入金融行业,殊不知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改革,行业对人才的学历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在营销专业的就业中,岗位需求量大,这就要求学生进入营销一线岗位时,能调整个人心態,做好本职工作,并在一个企业中坚持下来。根据调查情况来看,能坚持的毕业生,在8个月到一年的时间里都会做到班组长、主管、店长等基层管理岗位,3~5年发展到中层管理岗位的不在少数。

(五)挫折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对毕业生回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毕业生稳定性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得天独厚,不能正确认识必要的挫折是职业成长和成才的必要途径,有助于个人的成熟。有些中职毕业生年龄较小,毕业时走上工作岗位时刚满18岁,不能主动面对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会丧失自信心,或者干脆离职回避困难。有些高职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对工作环境等条件要求比较高,或者在人际交往、上下级关系等方面一旦遇到矛盾不能有效解决时,往往离职或者频繁的更换工作单位。所以,在教学上,针对学生的特点,应开展相应的挫折承受能力的课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也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中恰当的解决问题。

(六)良好的沟通能力为职业发展插上翅膀

市场营销工作岗位中,沟通能力特别重要。主要体现为:表达能力,说清楚你要表达的含义,让他人一听就明白你要做什么;倾听能力,明白顾客要表达什么和表象下面的真正需求;设计能力,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通过你的设计能力去体现和表现。项目策划、团队建设等都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而且为个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2035年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对接,实现整体内涵建设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好的希望和更高要求,这就需要职业教育不断深入企业,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根据行业企业变化调整教育教学,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只有不断探讨和革新,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对接、学生素质与社会需要对接,才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发展。

*本文曾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学会主办的“第11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证书编号:CN01-1101783),此次刊发有修改。

参考文献

[1]尚水利.沟通的捷径是弯的[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

[2]刘一凡.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与困惑[J].陕西职业教育研究,2017,(1).

[3]曹恒山.销售这样说才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http//www.wenku.baidu.com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

Abstract:Starting with enterprise investigation,this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on the social post demand of marketing major.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rketing major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arketing;investigation;teaching;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调研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