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2020-07-18王瑞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机制

王瑞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日益重要,但其机制应当与时俱进,突出创新,这是由时代特色和学生特点所决定的。创新重在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尊自强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要构建教育平台,加强社会联动,在完善育人环境的前提下,积极营造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优化教育内容。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课题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项目(NGJGH2019298)

[作者简介] 王 瑞(1968—),男,内蒙古五原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114-02    [收稿日期] 2020-02-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更新颖、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大学生大都是“95后”“00后”,其个性突出、思维灵活,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与自主意识,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互联网时代,他们获取信息渠道广,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兴趣。但是他们还比较单纯,不能正确判断是非曲直,容易冲动,甚至受不良风气和思想影响。所以,面对思维活跃、信息多元的大学生,迫切要求我们对思政教育机制进行创新。

世界联系越来越频繁,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认识世界、交流思想与接受新事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一些不良信息及各种腐朽思潮也得以传播,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大学思政教育中,我们应该坚决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将过去那种以老师为主体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者、倡导者,在遵循和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健康的社会主流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不斷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积极应用更新颖、更先进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策略

(一)厘清源流,以文育人

1.思想上分清主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源远流长的五千年中华文化留下了丰富的优秀精神财富,我们要薪火相传,绝不能割断历史,做历史虚无主义者。红色革命文化更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精神教育资源,我们更应大力宣讲和积极宣传。

2.求变求新。《周易·系辞下》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改变、提高、变革,是对以往不适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环节进行扬弃而不是墨守成规或完全抛弃。为此,我们应当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明确我们是在为谁培养人才,毋庸置疑,是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是在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应该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即敢于创新、勇于挑战,专业技术知识扎实,拥有深厚人文内涵,综合素质较高的合格人才。

3.实践上积极宣传。宋代伟大思想家司马光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说的就是教师对学生不光教授知识,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明辨是非和提升人文修养的能力。

(二)社会联动,形式多样

1.齐抓共管。《孔氏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讲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众所周知,学校周围环境复杂,人们思想不一,再加上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给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这就提醒我们必须以学校为依托,政府、家庭、社会形成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加强环境整治,确保学校周围具有良好的环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学校应该积极打造校园环境,借助校歌、校徽、校训及有特色的文体活动和校园网、校报、广播等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社会也要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实时监控校内外发生的事情。政府协同司法机关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不法网吧,打击邪恶宗教等非法活动,确保学校秩序和安静的教学环境。

2.形式多样。加强思政教育创建先进信息技术平台是不可或缺的方式和方法。构建互动交流平台,创设微信群,建立交流窗口,实行心理辅导日,以此真正实现思政教育信息随时、随地与随处的沟通。与学生多交流,允许学生自由、轻松的谈论、表达,开展真正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生活的思政教育。在课堂上要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寓教于乐,声情并茂,将理论性的说教化为生动形象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得到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三)决策引导,物质保障

1.加强领导和重视。在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学校工作应向思政教育倾斜,突出人文学科,重视思政课、文学课、历史课、艺术课。在制度上,要建立完善的领导管理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建立检查督导制度,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严格奖惩制度,奖罚分明。

2.加大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硬件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不断完善,是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的必备条件,是思政建设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物质保证。硬件基础的投入,不仅能够促进学校开展各类文化校园活动,还可以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质量,让师生更加方便、快捷地学习与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有信息传播的载体如校园网、LED电子屏幕等。还要设立专栏化的实施场地如先进园、法制园、诚信园等宣传栏、宣传牌和宣传空间。

三、結语

总之,以人为本,情文并茂,从人才培养机制出发,从培养创新型人才角度出发,切实把学生的长远利益与祖国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培养事业型、学业型和创新型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是高等教育思政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毛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策略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报,2018,21(02):72-73+91.

[2]陈楠.基于ERG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7):36-37.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new situation,but its mechanism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highlight innovation,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students.Innovation focuses on re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cultivat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elf-esteem and self-improvement,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addition,it is required to build an education platform,strengthen social interaction,create a rich and healthy campus culture and optimize the education content on the premise of resolutely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mechanism;innovation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机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