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寒缘何料峭

2020-07-18张天野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2期
关键词:定风波形容春风

早春时节,免不了遭遇倒春寒。人们经常用一句成语来概括这种天气——春寒料峭。人们为何用料哨来形容春寒呢?为何不说冬寒料峭和秋寒料峭呢?

料峭是一个很古老的汉语词汇,用来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力寒冷、尖利,也指来回摆动的状貌。料峭还是一个非常典雅的词汇,常出现在古诗词里。如苏轼的《定风波》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其实苏轼在一首《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诗中也提到了料峭:“春风料峭羊角转,河水渺绵瓜蔓流。”

有宋一代以至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纷纷用料峭一词。如南宋楼采《二郎神》词云:“正倦立银屏,新宽衣带,生怯轻寒料峭。”释普济的《五灯会元》则有:“春寒料峭,冻杀年少。”明朝贾仲名的杂剧《金安寿》第二折中说:“佳人斗草,公子妆幺,秋千料峭,鼓吹游遨。”

如果你以为料峭是苏轼的原创,那就大错特错了。晚唐诗人陆龟蒙对料峭这个词似乎情有独钟,他曾在二首诗里用过料峭。其中,《京口》诗曰:“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记事》诗曰:“料峭采莲船,纵横簸天浪。”

為何叫料峭呢?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峭有急和尖利之意,可以用来形容寒风。与陆龟蒙几乎同时代的诗人姚合有《除夜》诗云:“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料就有点难以解释了。有人说,料峭之料表示少量。可是翻遍古籍和字典,也找不到料的这个含义。也有学者考证,料峭是叠韵词,很可能是文人们从方言或外来语中借来的。

料峭已经约定俗成地表示微微寒冷,用来说春寒自然十分恰当,用来形容冬寒那就有点不合适了:至于秋寒料峭,理论上可以这么说,但千百年来都不这么说,人们也就顺其自然了。

(文/张天野)

猜你喜欢

定风波形容春风
定风波·清明回家偶感
定风波·人生岂能任蹉跎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春风将送你们归来
定风波·雨中银杏叶
春风沉醉的夜晚
春风
别无长物
一干二净
废寝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