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0-07-18吴继侠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实验室专业建设

[摘 要] 咸阳师范学院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实践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实践平台,强化了工程实践平台及信息化实践平台建设,培养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地方高校;实践平台建设

[作者简介] 吴继侠(1981—),女,安徽利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技术、智能控制。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063-02    [收稿日期] 2020-03-13

21世纪是“创新创业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创业水平上[1]。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咸阳师范学院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根据本校办学定位及专业特点,引导不同专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改革和实践平台建设两个方面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型人才不同于普通人才,创新型人才要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并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不断自我学习和探索。1991年,東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提出,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的开创性人才。[1]

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咸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6级电子类专业学生为对象,对电子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培养方案的修订

对2016级电子类专业培养方案做了相应的修订,电子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适应性和动手能力较强,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维护和销售的高等应用技术人才。同时应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从课程体系的改革上入手。针对2016级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修改了部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例,增加了实践课的学时比例。根据专业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专业课程实验中。

每个学期都安排有不同程度的实践课程,并增加了能力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分,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了专业实践四年不断线的课程体系。经过课内实践→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等一系列的实践训练,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专业实践技能,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规划设计,充分发掘学生的开创思维及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平台建设

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了包括基础实验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工程实训平台及信息化实践平台“四位一体”的实践平台。

1.基础实验平台。基础实验平台主要功能是为了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及对学生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专业基础课内实验和独立开设的专业实验课,以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主要实验场地,由电路分析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室及电工实训室、电子组装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电子综合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组成。

2.科技创新平台。除了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及创新创业素养训练以外,我校还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由学生组成的科技社团负责管理与维护,为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及学科竞赛、第二课堂等提供实践基地,同时也作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把教师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和水平[2]。

3.工程实践训练平台。工程实践训练平台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及工作实际而提供实践场地。工程实践训练平台主要包括生产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校企合作综合实训及与其他高校进行的联合培训等实践基地。

4.信息化实践平台。互联网的移动性和开放性为信息化教育教学带来了灵活性和变通性,为信息化实践平台建设提供了契机。信息化实践平台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互联网+”的创客实践平台,一种是基于网络的联合实验室。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通过MOOCs、创客空间等形式,创客可以自主学习创业知识,借鉴创业经验,取长补短,借助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让创新创业项目变成现实。

(四)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高校应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导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培训,访学、进修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拓展指导教师的视野,开阔创新思维,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指导以及参加“互联网+”大赛、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同时聘请成功创业人士,特别是成功创业的校友作为兼职导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有“实战”经验的导师团队。

二、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改革成效

我校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及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初见成效。首先,教师和学生都深入认识到创新创业的意义并从思想上加以接受,校内各级单位积极响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自2015年至今,我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0余项。其次,师生参与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性实验、社会实践等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如学校每年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实践活动,以及全国性的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竞赛、“互联网+”大赛等。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各种学科竞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校于2018年、2019年分别成功举办了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赛校内选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最后,选拔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大创项目入驻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由专门导师进行指导,并评选出优秀创新创业团队进行校外孵化,目前,已有多项大创项目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签订孵化协议。

(二)存在的問题

教育部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来,我校积极制定政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师生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不够;二是校企合作不协调,目前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专业实习环节,学生并不能真正把企业作为实践平台,参与到企业规划和生产中;三是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能突出地方专业特色。这些问题都亟待后期进行研究和完善。

三、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咸阳师范学院从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项目为驱动,以“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为载体,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经过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地方高校需要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协同发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福利.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时代”要求[R/OL].(2017-12-18)[2019-12-16].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2017-12/18/content_41997175.htm.

[2]徐倩,贾卫,梁泽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实践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9):148-149+152.

Abstract: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has carried out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alent training plan,curriculum reform,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established the "four-in-one" practice platform,strengthened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platform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 platform,cultivated a specialized and integrated tutor team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实验室专业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