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马拉松时最终都会超过42.195 公里?
2020-07-18奶黄包包包包
奶黄包包包包
想剛刚好以42.195公里的距离跑完马拉松?别想了。
马拉松的标准长度是42.195公里,但当我们跑完马拉松,看自己或别人GPS表记录的轨迹,最终显示距离都会多出好几百米,甚至还有超过1公里的。
比如(图1):
像这样“只”超了300多米的,已经算相当少了。
这其实是个正常现象,因为马拉松赛道的42.195公里是按照SPR(The Shortest Possible Route)即「最短距离原则」测量出来的。
很多人以为马拉松赛道的距离是按照马路中线(图2黄线)的长度来测量,而实际上赛道的测量距离,是下图中带红箭头这条线的长度。
例如(图3)中的路线,它的实际长度应是左图显示的长度,但我们真正跑的时候,跑出的路线可能是右图中的长度。
显然右图这样的跑法要多跑不少距离(借图解释测量原理,与图中文字无关)。
而类似这么宽的马路,多数人会以蓝色虚线的线路跑过去(图4),殊不知赛道测算实际上为黑色箭头实线的长度距离。所以放大到马拉松上,以「最短距离原则」测出的42.195公里,实际跑下来显然会多跑不少距离。
另一方面,即便比赛时跑在最前面的精英选手,也未必一定会按照最短距离原则的线路规划去跑。
假使像(图5)这条路,如果沿着箭头方向是上坡,那以虚线线路前进可能比一昧追求跑得最短要更节省体能。毕竟人不是汽车,不能无视缓坡或其它客观因素,最短路线不等于最经济路线。
“自行车标定法”
柏林马拉松
现在有些马拉松比赛,组委会开始会在赛道上用蓝色标识标注出最短线路,让选手可以尽可能地接近最短距离。对精英选手而言,跟着蓝色标识跑最后成绩也会缩短些。
而以「最短距离原则」测量的马拉松赛道,测量本身也是相当严格的。最常见的赛道测量会采用「自行车标定法」,最主要测量工具除了自行车,就是下面这个琼斯计数器了。
这种测量方法除了要求骑车的人按最短距离原则骑完赛道外,后续还要用其它更精确的工具,针对部分稍复杂路段进行反复测量,来保证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误差不超过0.1%,即一个马拉松距离≤42237米,且绝不能短于42195米。
这也是多数顶级马拉松(符合国际田联规定的)赛事采用的方法。
当然,也总有一些不靠谱的马拉松。比如加拿大的温哥华全美马拉松(Vancouver USA Marathon),它是波士顿马拉松的资格赛(波士顿马拉松要求参赛选手必须达到各自年龄段成绩标准(BQ),才能报名参加)。结果2017年温哥华全美马拉松的实际距离最终核实下来,比42.195公里少了343米,所以那些提交了这场比赛作为BQ的选手,最终都被波士顿马拉松组委会给否认了。
毕竟少跑了300多米,对很多人而言相当于直接少了1分钟左右,这样的成绩就没法作数了。
笔者2016年参加过清迈马拉松,实际跑下来GPS显示只有41.5公里。这也说明它的赛道不太标准,测短了。
一般马拉松赛道都比较曲折,会绕过一个城市比较精华的地标。比如号称世界最快赛道,诞生过无数世界纪录的柏林马拉松。
不过也有非常笔直的,比如2017年第一届成都马拉松的赛道。可能对绝大多数选手而言,这会是自己跑过最接近42.195公里的马拉松了。
另外国内还有从郑州跑到开封的郑开马拉松,赛道也是相当直的。
所以相比弯道,更多的像这些“笔直的”马拉松(图6)最终跑下来,距离可能会更接近42.19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