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并发肠外瘘1例
2020-07-18张居易
徐 浩 张居易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40540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4年,局部破溃溢液3个月”于2019年7月10日以“左侧腹股沟疝伴腹股沟脓肿”收住院治疗。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包块突出,起初约鸡蛋大小,质软,平卧后可以回纳腹腔,患者未予以重视,未行相关诊治,病程中,包块缓慢增大,3个月前患者发现腹股沟区包块处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并出现局部破溃溢液,在当地诊所考虑诊断腹股沟区脓肿处理,给予抗感染及换药等对症处理,未见明显好转。发病过程中患者精神、睡眠、食欲正常,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不适,大小便正常。患者既往体健,无腹股沟疝病史。
查体: 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4~5次/min,左侧腹股沟区扪及一大小约5cm×4cm包块,包块表面可见一0.4cm×0.2cm破口,局部皮肤红肿、压痛,挤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伴腥臭味。图1为患者腹股沟区照片。辅助检查:入院C反应蛋白69.7mg/L,白细胞数正常,血红蛋白82g/L。盆腔CT见左侧腹股沟区可见囊袋状影,部分掉入阴囊,壁稍增厚肿胀,提示左侧腹股沟疝并疝囊炎症。全消化道钡剂造影(如图2)见部分小肠疝入阴囊,钡剂通过尚可,延时复查见部分钡剂溢出阴囊。其余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患者考虑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发肠外瘘可能性较大。
处理:完善术前检查,并行肠道准备后行剖腹探查,见小肠部分经内环口疝入阴囊,局部小肠肠壁与外环口处囊壁粘连,所有肠壁血运正常,未见肠内容物流入腹腔。遂行病变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并行左侧腹股沟区脓肿切开清创,经过彻底清创后,将联合肌腱膜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于腹腔及腹股沟区切口皮下放置引流,逐层缝合伤口。术后诊断为: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发肠外瘘。术后切除标本见图3。
图1 患者腹股沟区脓肿破溃,箭头所示为瘘口
图2 全消化道钡剂造影见瘘管,箭头所示为瘘管
图3 切除标本为部分肠管及瘘管,箭头所示为瘘口
2 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多见于中老年男性[1],一般不易嵌顿。而腹股沟疝出现肠外瘘主要见于嵌顿性疝,尤其以嵌顿性股疝Richter型多见[2],多因为手术治疗不及时所致[3]。但本例患者为腹股沟斜疝,且未发生嵌顿,而出现肠外瘘,比较少见。主要系肠管粘连于外环口,反复摩擦致小肠局部破裂穿孔,形成局部感染伴脓肿形成,最终破溃形成瘘管。因为本病例的起初只是局部红肿、疼痛及少量溢液,未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症状及体征比较轻。故患者本身对自身疾病的重视不够,加之基层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够,以为只是腹股沟疝合并腹股沟区脓肿,仅给予抗感染和局部换药处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腹股沟疝并发肠外瘘的治疗,部分无腹膜炎的患者可以经保守治疗治愈,但绝大多数需外科手术治疗[4-5]。本例患者在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左侧腹股沟区脓肿清创术后,因局部炎症重,未安置补片,仅行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病情恢复顺利。故腹股沟疝并发肠外瘘主要因为腹股沟疝的治疗不及时。因为腹股沟疝并发肠外瘘后可继续睾丸坏死、阴囊脓肿、腹股沟脓肿、腹膜炎及坏死性筋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2],应该及时诊治,避免漏诊及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