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求助他人并非软弱无能

2020-07-18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颂

保健医苑 2020年7期
关键词:煤气罐李大妈不求人

文/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刘颂

在过去,几乎所有的人家里都有一个老物件——挠挠,材料或竹或木,富裕人家则用玉制成。挠挠有着长长的柄,柄的一端是似人手形状的5 个勾起的小爪。挠挠的出现很有趣,当一个人后背痒痒,想要抓挠,又苦于手臂短而够不着,这个时候就需要请他人帮忙。而这个他人,如果是陌生人则多有尴尬;如果是家人,则时有或拒绝、或拖延、或敷衍现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挠挠就非常重要了,它可以让我们彻底摆脱“求人”之困,凭借自己的力量痛痛快快、酣畅淋漓地挠一场,正因为如此,挠挠便有了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的绰号“不求人”,在人们心里,“不求人”就是硬气!这多少反映了在求助这件事上的社会心态。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求助呢?其实老年人在这件事情上也很纠结。

比如王大爷和李大妈就持不同态度。王大爷是典型的“常求人”,生活中但凡遇到一丁点儿让他感到困难的事情,就立即开口求助于他人,老伴帮不了就打电话喊儿女,儿女不能及时赶到就跑去找社区,反正不找到人帮他来解决问题绝不罢休,经常挂在王大爷嘴边上的话就是“我老了,什么都做不了了,不找人帮忙怎么行呢?”与王大爷相反,李大妈则是典型的“不求人”,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也要尽力去做,老伴因为家务事总也插不上手,大部分时间在公园玩牌,面对儿女“有什么要我们做的吗”的询问,李大妈的回答始终是“没有”。这倒不是因为她特别能干,而是在她看来,求助是弱者的表现,她不愿意成为弱者。

求助,就是弱者吗?

心理学认为,求助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作为本质为“社会人”的人,不可能脱离他人独自生存,每一个人都需要他人。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着知识、经验、能力的局限性,没有人是万能的神。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事可以凭借一己之力独自完成,有的事需要他人相助才能完成,还有的事自己根本无法独自承担,必须交给他人去做才能实现,求助于他人是人生的一项内容,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行为。没有对错之别,没有强弱之分。当一个人在遇到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完成的事情、无法克服的困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向他人发出希望得到支持和帮助的寻求,绝非弱者表现。

尤其是生理和心理处于衰退阶段的老年人,力不从心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有这样一对80多岁的老年夫妻。一天,清晨起来做早餐时,发现煤气罐里面的煤气用完了,便打电话请煤气公司送新取旧,一会儿煤气公司送来了新罐,接好管道,便回去了。至此,问题似乎圆满解决了,但这对老夫妻却因手上的力气不够,拧不开阀门,无奈之下,只得再求助邻居小伙,这才顺利地吃上了饭。这样的求助行为就是老年人的正常求助。

对于诸如此类的求助,心理学认为,不仅不能说明老年人是弱者,恰恰相反,说明老年人是强者,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坚强,具有智慧的坚强,自信的坚强,内心坦荡的坚强。

因为这对老夫妻了解自己能力上的局限性,不自卑,不退缩,不放弃,乐观向上,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并清楚地知道调动什么样的社会资源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清楚地知道到哪里去调动社会资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利用寻求到的社会资源帮助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自己所要达成的目的,这不是智者和强者还能是什么?相反,如果他们在发现家中煤气罐没气了之后死撑硬扛,咬紧牙关不求人,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软弱和不自信。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在面临一系列难度不同的任务时,如果偏偏选择了一个自己无法完成的高难度的任务,这种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他其实是在心理上为即将到来的失败预设自我解脱的借口。所以,老年人在遇到困难时完全可以求助于他人,也应该求助于他人。

需要注意的是,在求助问题上,不要像王大爷那样完全用“他助”代替自己的努力,不能在求助时放弃自我。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不是他人的,他人所能提供的只是帮助,不能替代自己的生活,如果万事都希望别人替自己完成,其实就是对自己生命的放弃。

猜你喜欢

煤气罐李大妈不求人
公认相处舒服的三个星座
交往很久才会付出真心的星座
阔腿裤
饭店要招聘
最甜的五大星女
饭店要招聘
十二星座谁最戏精
招聘继续
给年轻人让个座
煤气罐袭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