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

2020-07-17王松

南腔北调 2020年6期
关键词:布利霍格沃茨

王松

前言

在系列电影中,《哈利·波特》系列可谓独树一帜。2001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后,深得孩子和少年们的喜爱,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现代化的魔法世界”深深地吸引着年轻人。

后来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展开,前后七部电影,勾画出了一个脱离于现实,又融合在现实中的魔法世界。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在这个魔法世界里又发生了怎样奇妙的故事?

(本文中的人物和地名都是音译,各参考材料肯定略有不同,本文以影视作品中的音译为准。)

1.魔法与科学

在科学尚未昌盛的时代,魔法的存在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古人的智慧一点儿都不比现代人差,他们在大自然中挣扎求生的时候,就在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打雷、刮风这些自然现象。

那时候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想要搞明白风雨雷电的运作都非常困难。可能是出于对这些力量的敬畏,也可能是出于对这些力量的向往,于是就产生了可操纵这些不可思议力量的魔法。

当然这里所指的魔法,纯粹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想象力,那些江湖骗术和对自然力量一厢情愿的偏执解读除外。

其实魔法的出现,在目的上跟科学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利用一些手段,让自己或是让同胞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只不过魔法只存在想象中的世界,而科学是可以在实际中操作,并切实对生活环境做出改善的。

从这一点而言,可以把魔法看做是一种“偷懒”,因为用魔法改善生活,想想就可以在脑海中实现,不必去考虑其中的“原理”。因为任何说不清道不明的“原理”,都可以归类到魔法当中。

即便在科学昌盛的时代,魔法也必不可少,因为科学太过理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该找点乐子,总该让自己的思维,可以往另一个方向做深入延伸。

一直以来,魔法和科学似乎一直是两个领域,魔法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当中。而科学构建了现代化的社会,它虽然最初是以理论的形式出现,可是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完成从理论进入现实中的过程。

如果魔法跟现实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会怎么样?

《哈利·波特》系列做出一次成功的“尝试”,这个系列的电影,不仅是魔法世界隐藏在现实世界中那么简单,还从现代人遇到魔法的角度,做了非常有意思的设想。

比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当中,哈利跟表哥一家去动物园的桥段。

哈利在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父母就被伏地魔杀害,所以哈利寄养在姨妈家。在别人屋檐下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哈利一直受他表哥欺负。在动物园哈利被表哥推倒在地的时候,他向表哥投去了一个愤怒的目光。正趴在玻璃上看蟒蛇的表哥,面前的玻璃突然消失,没有了玻璃的支撐,表哥掉进了由大型玻璃柜组成的蛇窝里!

而蟒蛇则趁机逃了出来,还跟哈利说了声谢谢。

当哈利的表哥想要离开蛇窝的时候,发现那层玻璃又出现了,他竟然被困在了蛇窝里!

这等于是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的“魔法表演”,这样的“魔法表演”其实比单纯的巫师斗法要好看。首先动物园这类的场景,是大家所熟知的地方。在这种熟悉的地方添加上一点魔法元素,会令人产生巨大的共鸣,同时会觉得这样的故事非常神奇。

接下来就是哈利·波特收信的那个桥段,在网络世界没有这么发达之前,纸质的往来信件也是在日常生活中谁都能接触到的一件事。加入魔法元素后,这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话说从动物园回来后,哈利有一天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件。因为姨妈一家经常虐待和欺负哈利,这使得他的性格有点自卑和自闭,几乎没什么正常交际,也从来没有人给他写过信。哈利的姨夫见到信封上的标志后非常惊讶,并阻挠哈利把信打开。

哈利虽然没有读到信,不过那封信却变着法子地出现。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温和,信只出现在邮箱或者门口,可是哈利越是没有读到信,那封信的“攻势”就越发地强烈。

比如哈利的姨妈在打鸡蛋的时候,打出来的不是蛋清和蛋黄,而是一封封一模一样的信。

哈利的姨夫干脆将门上的投信口封死,见了信又撕又烧,可是依旧没有挡住信的“攻势”。无数封一模一样的信就像雪花一样从壁炉“冲”进来,哈利的姨夫都差点被埋在信里。

即便如此,哈利的姨夫还是拼尽全力,不让哈利读到那封信。直到鲁伯·海格亲自把信送到哈利的手上,哈利才知道,那是一封来自霍格沃茨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经过了这两件神奇的事情,再去展开对魔法世界的描写,就轻松多了。观众看到这里,也更容易接受那个超脱于现实世界的魔法世界。

霍尔沃茨学校是一个教授魔法的地方,这里是无数巫师的起点,是魔法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所在。现今的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也是当今魔法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巫师。

在哈利进入到魔法世界当中之后,电影才开始讲述故事的主线,并一针一线地慢慢构建整个故事框架。

海格把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哈利手上之后,他又带着哈利去魔法世界的商业街,去采购魔法道具。买这些魔法道具自然需要用钱,海格带着哈利到巫师银行古灵阁取钱的时候,顺便取走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

可以说哈利一只脚刚踏入魔法世界,就接触到了魔法石。当然这时候哈利还不知道那小玩意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的作用。

接着哈利注意到自己在魔法世界的名气很大,海格告诉他,当年黑巫师伏地魔杀死哈利的父母后,又准备杀害襁褓中的哈利。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哈利没有死,只是在脑门上多了道闪电状的疤痕,而伏地魔却反而受了重伤。

所以哈利是阻止了被称为“神秘人”伏地魔的孩子,人们对伏地魔有多么恐惧,就对哈利有多么感激。有这层关系,哈利第一次有备受瞩目的感觉,这也算是苦尽甘来,可以想象,哈利之前在姨妈家过的日子并不舒心,谁都会把他当成是一个多余的人。没有人关心他,没有人关注他,估计哈利自己都觉得在姨妈家是多余的。

而到了魔法世界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几乎人人都听说过哈利的大名,这种境遇反转应该让哈利找到了一种久违的被关注的感觉。毕竟这个年纪的少年,总是喜欢被关注的。

另一方面在霍格沃茨学院,没有需要哈利伺候的姨夫,没有喜欢使唤哈利的姨妈,没有喜欢欺负哈利的表哥,没有麻瓜们的白眼和轻视。(巫师们形容不懂魔法的普通人为麻瓜。)

哈利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学习,可以自由自在地跟同龄人交流。他在学校很快交到了两个朋友,一个是罗恩·韦斯莱,一个是赫敏·格兰杰,并经过与巨兽的战斗,三个少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可能在哈利的意识中,已经默默地将霍格沃茨当成是自己的家,这个集体学习的大环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哈利从小缺少父母疼爱的遗憾。

在哈利融入到魔法世界的同时,故事的主线也在一步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在《哈利·波特》的第一部中,能让观众或者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一些套路的存在。

比如新生入校时,邓布利多发表讲话,他警告大家:严禁学生进入禁林。如果不想死的话,就不要进入四楼右侧的走廊。

这是一种惯用的套路,一般警告大家千万千万不能去的地方,主角肯定得“想方设法”地去。就算主角一百个不愿意去,随着故事的推进,也有的是办法让主角去走一遭。虽然这样的经历很危险,不过主角在历经艰险后一般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比如四楼那个禁地,就是哈利三人不小心闯入的,他们在那里遇到了一只长了三个脑袋的大狗。赫敏注意到,那只三头犬好像是在看守它脚下的一个秘密入口。

到现在这还是被广泛应用的套路,在《哈利·波特》的第一部中,这个套路其实处理得并不是很精彩,有的地方甚至不太符合逻辑。

比如另外一个不能进入的禁林这个禁忌,哈利跟两个小伙伴因為夜里去找海格,被同学德拉科·马尔福打了小报告,于是哈利等人被罚跟着海格去禁林巡逻。这个处罚其实并不太合逻辑,明明禁林是个很危险的地方,才禁止学生去禁林,还让学生去巡逻,这显然有点矛盾。

可能是实在找不到理由,让哈利违反这项禁忌了,所以才找了这个稍微牵强点的理由,把主角“推”进了禁林。就这一点来说,在《哈利·波特》的第一部中,剧情方面还是有些“疙瘩”。

如果这个剧情再稍微推进一点,这个疙瘩就解开了。比如加两个镜头,说明这是邓布利多暗中安排他们去禁林,目的就是让哈利在禁林中见到伏地魔,从而推测出伏地魔是奔着魔法石来的,就顺畅得多。

从后来邓布利多的表现来看,这真有可能是他的安排或者算计,不过在影片中没有言明。于是在这个地方,给人一种主角被制作者们“安排”了的感觉,剧情的发展缺失了舒畅性。

在禁林,哈利遇到了像幽灵一样的伏地魔。伏地魔现在非常虚弱,只能以独角兽的血吊命。

有了这两条线索,再加上海格之前从古灵阁带走的神秘物件,一张大网已经织开。不得不说《哈利·波特》系列,在埋线索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明明没太感觉到有设计过的地方,但是观众们却已经悄然进入了设计好的大网之中。

除去前文中所说,那两个禁忌之地的明显套路,魔法石这条线索就处理得非常自然。哈利开始在霍格沃茨学习之后,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号称除了霍格沃茨之外最为安全的地方古灵阁遭窃。

古灵阁是一座巫师银行,有严密的安保系统,有人或者是巫师能从容地偷偷进入古灵阁本身就是个大新闻。况且遭窃的地方,正是海格当着哈利的面,取走一个据说很重要的小东西的地方。

这让哈利等三个小巫师对这次失窃事件充满了好奇。后来通过遇到三头犬,他们知道三头犬在看守一个秘密的入口。又通过到禁林里走了一遭,他们知道伏地魔还活着,而且现在很虚弱。

又是聪明的赫敏联想到了可以制作不死药的魔法石,她猜测海格当时从古灵阁取走的东西就是魔法石。第二个线索是那头三头犬,似乎在守护着什么,不过此时已经不难猜出,它守护的就是魔法石。

第三条线索是伏地魔现在非常虚弱,他需要魔法石才能重生,于是伏地魔或者他的属下才去古灵阁行窃。伏地魔在古灵阁失手后,得知魔法石被海格带到了霍格沃茨学校,他便渗透进了霍格沃茨,伺机夺取魔法石。

赫敏的猜测一一得到了印证,至于伏地魔在霍格沃茨的爪牙,他们也有了初步的怀疑对象。那就是一向喜欢针对哈利的魔药学教授,西弗勒斯·斯内普。

在哈利刚刚进入霍格沃茨的时候,西弗勒斯盯着哈利看,哈利头上的伤疤就莫名其妙开始疼起来。后来在魔药学的课堂上,西弗勒斯故意为难哈利,给哈利当头泼了一身冷水。后来哈利又怀疑,突然出现在霍格沃茨的巨兽,是西弗勒斯放进来的,目的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伺机通过毛毛去盗取魔法石。

可是三个11岁小巫师的话,根本没人相信。

有一天邓布利多外出公干,离开了霍尔沃茨,哈利突然想通了,西弗勒斯已经悄然从海格那里,得到了通过三头犬那一关的办法。邓布利多此时又不在魔法学校,魔法石现在非常危险。

为了不让伏地魔得逞,哈利等三个小巫师开始一次冒险之旅,他们去了三头犬的房间,果然看到三头犬听了音乐后已经熟睡,显然是有人捷足先登。

三个人便从三头犬脚下的入口进入秘密通道,并根据三个人各自所长,通过了三关考验。直到哈利来到厄里斯魔镜前,他发现伏地魔的爪牙不是西弗勒斯,而是一向没有存在感的黑魔法防御课老师,奎里纳斯·奇洛。

这既是一种悬念的隐藏和揭晓,跟西弗勒斯这个人物呼应起来,又是一种指东打西的处理手法。

而且奎里纳斯不仅仅是伏地魔的爪牙那么简单,这个角色从一出场就带着厚厚的头巾,直到跟哈利撕破脸皮的时候,当他才解下头巾,他的后脑勺上竟然还有张脸,那就是寄生在他身上的伏地魔!

可是到了这一步,奎里纳斯就是找不到魔法石,而哈利在厄里斯魔镜上照出来的虚影,在镜子中将魔法石塞进了哈利的口袋中。

原来只有对世界上仅此一块的魔法石没有任何欲望的人,才能得到魔法石。

最终哈利的母亲曾经为了保护他,施展魔法击败了奎里纳斯,挫败了伏地魔重生的阴谋。

只是已经融入到魔法世界的哈利·波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消失的密室

《哈利·波特》中最精彩之处,是对现实做了“魔法化”的处理,而且这个处理做得非常成功。比如在第一部一开始,海格骑的摩托车。摩托车大家都见过,巫师会飞大家也都知道,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会飞的摩托车,就叫人眼前一亮。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在罗恩·韦斯莱的家里,施了魔法的毛线针,可以自己打毛衣,施了魔法的锅可以自行跟刷子配合,完成清洗。

还有那辆魔法轿车,从外观上看,那是一辆老式的轿车,可是这辆轿车会飞,会隐形,还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这样的设定在科幻电影中也会出现,不过在科幻电影中,可能需要解决飞行引擎较现在缩小化、能源系统较现在大幅度优化、人工智能系统较现在更加先进等,更多的设定问题。

而这样一辆车出现在魔法世界,则不需要考虑这么多,正如前文中所说,魔法善于在原理上“偷懒”。一切不合理之处,皆可归功于魔法;一切需要晦涩难懂的原理支撑的地方,皆可归功于魔法。

不去考虑细节上的逻辑问题,同时避开需要绞尽脑汁才能解释清楚的原理,把创作的心力都放在想象力上,这是魔法类小说的优势。

《哈利·波特》的第二部除了新奇的“魔法化”处理,在叙事上比第一部稳健了许多,对剧情的设计方面更加圆润。而且原著作者可能是有了第一部的尝试的原因,在第二部当中对线索的埋设更加巧妙,涉及到的元素也更加多元化。

在影片一开始,回姨夫家度暑假的哈利,在卧室里遇到了家养小精灵多比。多比的出现虽然有点突兀,不过观众们很快就被这个“逗比小精灵”所吸引,没人还会去管他的出现是否突兀。

多比是巫师家族的奴仆,他从主人那里知道了一个即将在霍尔沃茨实施的阴谋,所以他一心想要让哈利避免遇到危险。他这是好心,不过却过于一厢情愿,比如他拦截了罗恩和赫敏给哈利写的信,认为这样就能让哈利觉得,他的朋友们都忘记了他,从而没有了返校的打算。

再比如,他封闭了通往霍格沃茨学校的魔法站台,希望能让哈利赶不上火车,从而无法返校。结果哈利和罗恩,两个12岁的小巫师只好铤而走险,开着那辆魔法车去学校。

这让两个小巫师捅了篓子,罗恩忘记了打开魔法车的隐形系统,有不少麻瓜都看到了那辆魔法车。罗恩的父亲因此遭到了魔法部的审查,罗恩和哈利也因此遭到了严厉批评。并且他们在驾车过程中,遭遇了巨大的危险,比如差点被火车撞到,哈利差点从高空的魔法车上掉下去,并遭到了“打人柳”的袭击,罗恩的魔杖也因此折断。

当然这时候观众们还不知道,是多比封锁了魔法站台,不过哈利无法通过魔法站台,再加上一开始多比的警告,已经完全吊起了观众们的胃口。为什么哈利的返校会遇到意外?为什么要阻挠哈利回到霍格沃茨?霍格沃茨有什么针对哈利的危险?

紧接着主线开始布置,哈利在某天夜里,突然听到只有他一个人能听得到的奇怪声音。那个声音好像来自学校的墙里,关键是那个声音听起来像是要去杀人。循着这个声音,哈利找到了在墙面上用血留下的一个信息:密室已经被打开!同时还发现了学校看门人阿格斯·费尔奇的猫竟然被石化了。

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因为赫敏的提问,米勒娃·麦格教授向学生们讲述了密室的由来。这引出了一段古老的校史,在霍格沃茨创建之初,四位创始人中的萨拉查·斯莱特林,认为学校招收的学生,应该做进一步筛选,即只收巫师家族的孩子,不招收麻瓜家庭或者麻瓜与巫师混血的孩子。

斯莱特林的想法,遭到了其他三位创始人的反对,传说他在学校修建了一间密室,然后就离开了学校。当斯莱特林真正的继承人回到学校时,将会放出藏在密室里的怪物,杀光所有血统不纯即有麻瓜血统的学生。

到这里大家好像已经明白了,在霍格沃茨的危险,是斯莱特林的继承人回来了,他会放出密室里的怪物袭击学生。

前文中说过,《哈利·波特》的第二部在埋设线索方面,比第一部要巧妙。这个巧妙之处在于,主线的线索,是层层渐进释放出来的,留下了足够悬念的同时,又在观众的心理变化上给出了足够的铺垫。

密室的消息放出来之后,观众们似乎已经抓住了重点,可是新的谜团和线索又来了。哈利在无意中听邓布利多说:密室被“再度”打开了。

这个情节安排得非常顺畅和巧妙,在进行魁地奇比赛的时候,哈利被“游走球”打断了胳膊。因此他在学校的医务室养伤,在当天夜里,多比又找到哈利。借着这个“机会”,多比言明是他封锁了魔法站台,也是他给“游走球”施咒,不小心打到了哈利。他这么做的原因,依旧是天真地觉得,这样可以让哈利决定离开霍尔沃茨。

多比这时候出现,除了解释哈利这段时间遇到的意外,还有一个关键的作用:让哈利留在医务室,同时给“奇怪的声音”足够的作案时间。

只有醒過来,并留在医务室的哈利,才能听到邓布利多和米勒娃教授的谈话。当时哈利已经被“奇怪的声音”吵醒,如果没有多比出现,哈利肯定又要循着声音找出去,那他就无法从邓布利多口中听到关于密室的重要线索。

这个设计非常巧妙,也非常细致。多比拖住哈利的同时,正是那个“奇怪的声音”作案的时间,毕竟这时候是半夜,除了宿舍,其他地方都没什么人。如果哈利循着那个声音找出去,那么最有可能受到攻击的就是哈利,这时候“密室里的怪物”这个悬念很可能会提前暴露,或者哈利过早地与怪物一战,从而使整部影片的设定出现崩溃。

如果不暴露这个悬念,那么哈利第二次循着这个声音追出去,还是什么也没找着,或者跟上次一样,又是晚到一步。这种重复性的设定悬念,会让观众疲劳,而且会让观众明显感觉到有种被“设计”的感觉。

同时在这个时候安排上多比的戏份,让观众们又加深了对多比的印象,并解释了这段时间哈利为什么这么倒霉。不然多比在结尾的时候再次出现,会显得非常突兀,而且到那个时候再去解释魔法站台被封的原因,以及魁地奇比赛上“游走球”针对哈利的原因,就有点太晚,而且不合时宜。

应该说这个桥段,是整个第二部最精彩的桥段。它不仅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整部电影的剧情通过这个桥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同时哈利非常自然地从邓布利多那里,听到“密室曾经被打开过”这个关键信息。接下来剧情的展开,也更加顺理成章。

针对这个关键信息,哈利跟罗恩、赫敏两个小伙伴,开始有目的性地调查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根据手头的线索,以及周围人的表现,他们怀疑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是德科拉·马尔福。

因为马尔福家族的人,是传统的、血缘纯正的巫师家族。而且这个家族的成员一直都是斯莱特林学院的学生,他们也赞成斯莱特林的观点,认为应该远离有麻瓜血统的巫师,保证巫师纯正的血统,以此来维护那份薄弱的自尊心和优越感。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同时是斯莱特林学院的“领军人物”,德科拉自然是最大嫌疑人。而且哈利他们还猜测,上次打开密室的人,就是德科拉的父亲。这样猜测看似是最说得通的,可是当面去问,德科拉肯定不会承认,要用什么办法去巧妙地套取情报呢?

这时候“博学的赫敏”上线,赫敏调制出了叫“复方汤剂”的变身水,哈利和罗恩变成了德科拉的两个跟班。两个人混进了斯莱特林学院的公共休息室,当面去问德科拉是不是斯莱特林的正统继承人。

结果却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必须承认第二部的情节,比第一部更加扑朔迷离。德科拉竟然也不知道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是谁,只知道上次密室打开的时候,死了一个学生。

所有的线索都断了,好像得到了许多信息的观众又开始迷茫起来,密室到底是谁打开的?上次又是谁打开的?

这个设计绝不是情节上的断层,而是一种设计好的故事曲线,就是所谓的“曲折”。哈利和罗恩用复方汤剂变身,去套取情报,很容易将这种向上的“曲线”设计得圆润。而所有的线索都断掉,这种向下的“曲线”却不太容易控制,一旦过渡不好,整个故事框架很可能就会出现严重的断层。

让人庆幸的是,那种断层并没有出现,这条向下的“曲线”,“画得”非常圆润。在丢失了所有的线索后,哈利无意中得到了一本汤姆·里德尔的日记本,在后来还有交代,那本日记本根本不是哈利“无意中得到的”,而是汤姆的设计,当然那都是后话。

在这本日记本里,哈利发现了新的线索。当然他不是根据日记的内容发现了线索,因为这本日记本上一个字都没有,但它是一个魔法日记本,哈利可以用书写的形式跟它对话,并且可以带哈利到50年前,了解上次密室被打开的具体情况。

根据日记本给出的线索,上次打开密室的人竟然是海格!

说起来,海格很喜欢养一些奇奇怪怪的神奇动物,第一部当中守护魔法石的三头犬就是海格在饲养。如果说海格养了头怪兽,那头怪兽突然在学校里伤人,也说得过去。不过这个说法一看就觉得有些牵强,需要做进一步调查,这又给接下来情节发展提供了“动力”。

接着赫敏遭遇怪兽的袭击,被石化,哈利和罗恩急于知道真相,于是就去当面问海格。结果他们正好碰上了邓布利多被免职,以及海格被送到阿磁卡班(巫师监狱)。

哈利和罗恩根据海格留下的线索,找到了哈利在日记中看到的,被海格养的怪物阿拉格克。那是一只巨大的蜘蛛,它为海格洗清了嫌疑,并告诉哈利和罗恩,密室里的怪物的一些线索。

到了这里,由那本日记本重新引出来的线索,已经非常饱满,就像一只待宰的猪,已经养得足够肥,就差那么一刀就可以吃肉了。

这一刀是赫敏给出的,“机智博学的赫敏”再次上线,她虽然被石化了,但却是在图书馆被石化的。在石化之前,她已经找到了关于密室怪物的关键线索。

那是一条蛇怪,只是看到蛇怪的眼睛,就会死亡。赫敏之所以只是被石化,是因为她是通过镜子,看到了那条蛇怪的眼睛,并没有直接跟蛇怪对视。同时赫敏想到,蛇怪是通过学院的管道到处游走,那个庞然大物才一直没有被大家发现。

这一刀捅出来之后,一切就都明朗了,哈利根据这些线索猜到了密室的入口。这时候罗恩的妹妹金妮被抓去了密室,哈利和罗恩开始了第二波冒险。

最终哈利找到了被“抓到”密室的金妮,以及之前那本魔法日记本的主人,汤姆。打开密室的人竟然是金妮!当然是在汤姆的控制下完成的。

这又是一个“指东打西”的套路,不过这个套路的应用,却比第一部高明得多。第一部的西弗勒斯和奎里纳斯两个角色,是单纯的“指东打西”,而到第二部就升级了,完全是“指东南北,打西”。

影片虽然在一开始就交代过,比罗恩小一岁的金妮在这一年入学,而且在之后金妮也时常露露脸,刷一刷存在感。但是谁也不会把打开密室、放出怪兽的人,跟金妮联系在一起。德拉科、汤姆、海格等人物,就是金妮最好的掩护,或者说这些人物是故意把观众的思路,往另一个方向引导。

而那個汤姆其实就是伏地魔,日记本是他制作的一个“魂器”。他曾经将一部分灵魂封印在了日记本里,现在他通过吸取金妮的生命,来让自己重生。

哈利再次冲上去一顿操作,利用邓布利多提供的“援助”,杀死了蛇怪,救回了金妮,把伏地魔重生的计划给掐灭了。从此密室不再具备任何威胁。

在第二部的最后,哈利还帮助多比恢复了自由。原来多比是马尔福家族的奴仆,而正是德科拉的父亲卢修斯,利用巧妙的手段将伏地魔的日记本塞给了金妮,才有了霍格沃茨密室的大门被打开的故事。

至此整个故事从主线到细节,被填补得像几何体一样完美。多比的“跟脚”观众们清楚了,多比为什么知道在霍格沃茨的阴谋观众们清楚了,多比为什么不能言明这个阴谋,只能“偷偷摸摸”阻止哈利回霍格沃茨观众们清楚了。

每条线索被梳理得井井有条,细思又非常缜密。

魔法类电影虽说不需要去花心思解释“原理”,但并不代表不需要逻辑性。恰恰相反,正因为魔法类电影没有“原理”可循,整个电影的根基就需要逻辑性来支撑,只有自然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才不会让观众有抵触心理。不然整部电影会像是无根的浮萍,即便是虚幻的题材,也会让观众认为“假的吧”“这怎么可能”等等,严重影响观影效果。

3.阿磁卡班的囚徒

一部描述虚构世界的电影,在开头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代入感。其实任何影视作品或者文字作品,都有一种天然的代入感,但如果人物的经历太过离奇,这个代入感有了隔膜,会对观影的顺畅感产生影响。

就像《哈利·波特》的第一部,没有一上来就开始勾画魔法世界,而是先描述哈利在姨妈家的生活。利用动物园和信件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以及在日常中发生的神奇事件,给观众们充分的时间和心理准备,从现实世界逐步进入勾画出来的魔法世界。

第二部的开头也是如此,像哈利姨妈一家的应酬,是谁都遇到过的。这种代入感没必要有太大的共鸣,只要足够真实,就会加深影片的代入感。同时在这种谁也能遇到的生活事件当中,加入一个精灵多比,这样观众就不会对之后的魔法世界有太大的抵触。

到了第三部,一上來也是一部“家庭伦理剧”的样子,哈利姨夫的姐姐玛姬,到哈利姨夫家做客。因为玛姬侮辱哈利的母亲,被哈利变成一个“人体气球”飘到了半空,哈利也因此离家出走。

纵观前三部的开头,不仅仅是给了观众们足够的代入感,还给出了足够的“爽点”。“爽点”这个词,多用于形容网络小说的情节,但在电影中也同样会出现,而且跟网络小说达到的效果差不多。

“爽点”的操作说起来很简单,先压着写,使读者们积攒足够的压抑情绪,然后在一个点轰然爆发,让读者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形成一种很舒畅的阅读体验。如果电影如此操作,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

就如《哈利·波特》第三部电影的开头,那个胖女人玛姬对哈利很没有礼貌,一直把哈利当做服务员使唤,这就是在积压情绪。最终玛姬在侮辱哈利母亲的时候,哈利爆发了,这就完成了一个“爽点”的操作。

同时在这个情节中,好像还释放出了一个信号,从第三部开始,哈利似乎可以做更多的事了。第一部的时候,海格的出现,才让哈利摆脱了被虐待的命运。第二部的时候,哈利被姨夫囚禁在了屋里,是罗恩和他的两个哥哥出手,才救出了哈利。

第三部的开头就不一样了,哈利不需要帮助,自己出手就把玛姬给收拾了。当然,如果没有看完第三部,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只有把第三部看完了,才能感受到第三部跟前两部的不同。再反过头来琢磨的时候,就会发现影片一开始哈利的“自己动手”,就已经是在给出一定的心理暗示。

借哈利离家出走这个引子,第三部的故事也开始展开。哈利走出没多远,遇到了一只扑向自己的大黑狗,这个情节虽然有点怪,但不会让人感觉到突兀,毕竟在街上遇到只流浪狗也是件正常的事。

接着哈利从魔法公交车的售票员那里,了解到阿磁卡班有个叫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囚徒越狱了。之后哈利从罗恩的父亲亚瑟那里了解到,小天狼星是伏地魔的党羽,他很可能会找机会报复哈利。

基于这些原因,为了防止小天狼星潜入,在通往霍格沃茨的火车上,才会出现摄魂怪。摄魂怪是阿磁卡班的“狱警”,不过他们有时候分不清哪些人才是犯人,在列车上,一个摄魂怪就袭击了哈利。

摄魂怪的攻击,不是平常的“物理攻击”,而是会吸走别人的快乐,使人想起最可怕的事,最终令人晕厥。而摄魂怪还有个“大招”,可以吸走人的灵魂,使人致死。幸好新晋的黑魔法防御学老师,莱姆斯·卢平跟哈利在同一个车厢,由他出手,将那个摄魂怪赶走。

新的学期开始,霍格沃茨学校却成为了小天狼星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在学校周围有很多摄魂怪巡逻,给这个学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很快大家就放松了警戒,毕竟霍格沃茨是公认的最安全的地方。虽说从电影一开始,霍格沃茨不是因为争夺魔法石不安全了,就是因为密室被打开了不安全了,好像从来就没怎么安全过,不过大家还是认为这是最安全的地方。

就在日子一天一天很正常得过下去的时候,小天狼星突然闯进了学校。不过谁也没有见到他,是把守学生宿舍的一个灵魂,遭遇了小天狼星的袭击。

不过这一下袭击更像是小天狼星刷一刷存在感,毕竟他是第三部的重要角色,却只在通缉令上露了两回脸。等他到了影片的“中场”隆重登场的时候,估计观众们都忘记他长什么样了。

说起来故事发展到这一步,观众就会发现《哈利·波特》的第三部,不像前面两部,有明显的埋设线索的痕迹。之前两部,更多的应该是在顾及孩子们的感受,因为只有孩子才需要不停地用线索引导着他们去探索,去冒险。

而成人是没必要这么去引导的,因为成人的逻辑性远没有孩子那么强。同样一个情节,孩子们看到,就会自然而然地发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么做有什么意义?而成人却会略过这些问题,只要逻辑上说得过去,就不会在意那些细节。

这是一部作品成熟的表现,毕竟如果只满足“孩子的好奇”,《哈利·波特》这一系列的电影,就只有找线索——推测——破案这个单一的模式。而到了第三部的时候,创作者们显然做了很多尝试和调整,使得第三部没有继续前两部的模式。否则即便第三部设计得再巧妙,也会令观众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

事实证明,这些尝试和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散乱又有序的故事结构,叫人眼前一亮。所谓的“散乱又有序”,是说在看到那些情节的时候,意识不到它们可以连贯起来,可是回过头去细想的时候,那些看上去毫无规律的电影情节,却是给出的连贯线索。

前两部的模式,大概只能用“指东打西”的手段误导观众,而第三部的模式,用多样化的手段给观众“埋设陷阱”,可以正大光明地混淆视听,不必担心连贯性的问题。

比如小天狼星闯进学校之后的情节发展,没有继续给出更多小天狼星的线索,而是突然说到了狼人,接着在魁地奇比赛的时候,哈利再次遭遇摄魂怪的攻击。于是哈利迫切希望能跟莱姆斯学习,如何驱散摄魂怪。

大家已经快把小天狼星那茬给忘了,这时候突然“迎面刺来一刀”,哈利了解到,小天狼星竟然是他的教父!而且当年哈利父母的藏身之处,也是小天狼星向伏地魔告密!小天狼星等于是间接的凶手,顺便还引出了小矮星彼得这个人物。

竟然还有这么一出!那是不是要杀出去,满世界找小天狼星报仇?没想到情节到这一步的时候,突然又是一跳,哈利开始学习“守护神咒”,并有了驱散摄魂兽的能力。刚才说要干什么来着?哦,对,报仇,算了等会儿再报吧,先找个摄魂怪练练手,看看“守护神咒”的威力再说。

结果哈利却突然发现了小矮星彼得的线索,根据哈利得到的信息,小矮星彼得已经死了好些年了。可是哈利却在“活点地图”上,看到了小矮星彼得的踪迹。

这一路下来的情节都非常散乱,但是观看电影的时候,却感觉不到其中的散乱,因为即便再散乱,也没有离开小天狼星和摄魂怪两条线。这就是所谓的“散乱又有序”,这种手法不仅可以避免影片的模式化和死板,还能更加轻松地调整情节发展的节奏。

一部电影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节奏感不是什么公式化的東西,完全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或者情绪的需要做布置和调整。

比如之前的情节都是比较平稳的,突然加快了故事推进的速度,这会让观众本来放松了的情绪突然紧绷起来。这种情绪的变化,会给故事情节以及氛围的营造增添很大的助力。

就像《哈利·波特》接下来的剧情,猛然变得激烈起来。哈利三人从海格家返回学校的途中,突然跳出只大黑狗袭击了罗恩,那只大黑狗拖着罗恩钻进了“打人柳”下面的洞穴。哈利和赫敏有惊无险地避开了“打人柳”的袭击,追进了洞穴里。

在这里首先讨论一个剧情之外的话题,“打人柳”的再次出现,是“霍格沃茨学校”饱满起来的象征。一个虚构出来的大型魔法学校,在原则上是具备“无限扩展性”的,当故事情节需要一些新场地的时候,就可以给学校“扩建”一次。就像在第二部中出现的密室,从创作角度而言,密室不是原本就存在的,而是情节需要,它才“存在”了。

有些比如“打人柳”这类标志性的东西如果二次出现,就说明这个虚构出来的魔法学校,在创作者的脑海中已经很饱满。这是一种在创作者脑海中具现化的表现,不是说魔法学校已经很拥挤加不上别的东西。可以看做是在“创作空间”里,“打人柳”是真的存在于霍尔沃茨学院的不远处。

通常来说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不过会给创作者带来相当大的愉悦感。

言归正传,哈利和赫敏一路追下去,那只大黑狗竟然是由小天狼星所变的,哈利等于是送上门去找死。可是以《哈利·波特》一向喜欢“指东打西”的习惯,剧情在这个时候,自然要反转一下。

原来小天狼星是被冤枉的,而把哈利父母的藏身之处告诉伏地魔的,是小矮星彼得。为了逃避制裁,小矮星彼得假死,并十余年来一直变成老鼠的样子,躲在罗恩的家里。想想都叫人后怕,罗恩还一直拿他当做宠物。

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反转,小天狼星的好友及同谋莱姆斯是个狼人,而在哈利一伙人回到“打人柳”那里的时候,已经是夜间,这一天还正好是满月。莱姆斯看到满月后变成狼人,小矮星彼得乘机逃跑,小天狼星为了掩护哈利等人离开,跟狼人搏斗,并受了重伤。

哈利赶紧追上去,结果他却跟小天狼星在湖边遇到了大群的摄魂怪,眼看着小天狼星的灵魂都被摄魂怪吸了出来。一个骑着白鹿、穿着披风的强大巫师突然出现,施展了大规模的“守护神咒”,将摄魂怪们赶走,哈利也随即晕倒。

之前观众积攒的所有情绪,都随着剧情的推进速度突然加快,跟着急切起来。而整个故事还没有就此结束,要说《哈利·波特》第三部与前两部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最后的升华部分。

一个作品的升华部分,看上去像是锦上添花,或者对剧情进一步的推进,可是如果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变成画蛇添足。不得不说《哈利·波特》给“升华部分”打了个样子,也是因为最后那一段时光倒流的桥段,使得《哈利·波特与阿磁卡班的囚徒》,成为这个系列电影中精彩程度数一数二的作品。

其实时光倒流这类的设定并不新鲜,可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女士,却非常巧妙地把这个设定跟前面的情节结合起来,像是“老树新花”一般,创造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这个桥段是由邓布利多指导,哈利和赫敏完成的。小天狼星在拖罗恩的时候,让他的腿受了伤,所以这次行动只有哈利和赫敏两个人进行。因为赫敏成绩优秀,麦格教授奖励了她一个时间转换器,这样她就可以回到过去,上更多的课,学习更多的知识。

由于小矮星彼得逃走,小天狼星依旧没有洗脱罪名,他又被抓了起来,并会被摄魂怪吸走灵魂。此时时间转换器派上了用场,哈利和赫敏回到了几个小时之前,稍微改变了一下事态的发展。

当然他们改变的地方,在之前就已经留下了伏笔。比如哈利在海格的家里被石子砸到脑袋那个情节,一开始看到他脑袋被砸的时候会不明所以,不知道哪来的石子,也不知道是谁扔的石子。当哈利和赫敏回到几个小时前,我们才知道,原来那是回到过去的赫敏扔出的石子,目的是为了提醒过去的哈利三人,该离开了。

回到过去的哈利和赫敏跟着摄魂怪来到哈利晕倒的湖边,哈利一直以为,他看到的骑在白鹿上的强大巫师是他父亲。于是哈利一直在等他父亲出现,可是他谁也没有等到,第二次,眼看小天狼星的灵魂都要被吸出来。

情急之下,哈利冲上去施展了“守护神咒”,将周围的摄魂怪赶走。原来那个骑在白鹿上的强大巫师,是哈利自己看到了自己!之后哈利和赫敏两人救出了小天狼星,完美地完成了这次“时间穿越”的目的。

整个“升华部分”的最精彩之处,在于之前的“不显山不露水”,虽然之前有些时间转换器存在的线索,但是创作者们都用了很巧妙手段掩饰了过去。所以,当时间转换器出现,去改变历史的时候,才叫人意想不到又能丝丝入扣。

同时哈利所施展的“大规模守护神咒”,标志着哈利已经具备了使用大型魔法的能力,而不是像前面两部的战斗,哈利的获胜有“取巧”的成分。这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哈利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他可以做比同龄的巫师更多的事情。果然,在第四部的时候,玩了一票大的。

4.伏地魔归来

巫師们似乎很喜欢冒险和刺激,细想想的话,巫师的世界就像是一群老疯子带着一群小疯子在作死。比如巫师们最爱的“魁地奇比赛”,那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独有的一种运动,可以把“魁地奇比赛”看做是骑在扫把上打球。

“魁地奇比赛”是在空中进行,球员们骑着速度飞快的扫把,横冲直撞地抢球,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对方球员从扫把上撞下去,光想想就觉得挺危险。不过霍格沃茨学校却每年都会进行“魁地奇比赛”,而且每年都有学生受伤。可是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们,依旧对“魁地奇比赛”充满了热情。

早在第一部的时候,11岁的哈利就加入了格兰芬多球队,成为了一名找球手。第一场比赛,哈利有惊无险地帮助球队赢得了胜利,第二部的时候,哈利被游走球砸断了胳膊,第三部的时候,在进行比赛的时候遇到了摄魂怪,哈利从高空坠落,扫把都被“打人柳”砸坏了。到了第四部,干脆来了个“魁地奇世界杯”!

哈利他们不是去打“世界杯”,而是去看“世界杯”。从“世界杯”的盛况,可见巫师们对“魁地奇”的喜爱,这给《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里的巫师,增添了几分可爱又爱冒险的色彩。

这一点,跟传统的巫师形象有明显的区别。传统的巫师形象,一般都是喜欢躲在阴暗的城堡里,穿着黑色的巫师袍,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们要么在谋划着什么坏事,要么正在实施什么坏事,好像他们就是为了害人而生的。

而《哈利·波特》里的巫师,却什么样的性格都有,有良善的,有睿智的,有邪恶的,有勇敢的,有没骨气的等等。除了黑巫师,大部分的巫师都不会随意去谋害普通人,他们的神秘和多智颇令人向往。更吸引人的,还是巫师们都“习惯了自己会魔法”,他们每次施术都很自然,这让整个巫师世界都变得很自然。

有时候自然而然中施展出来的魔法,才叫人觉得奇妙。比如哈利他们在看“魁地奇比赛”时,用到的帐篷,从外观上看,那帐篷也就勉强能塞上两三个人,可是进入帐篷之后,完全是别有洞天,七八个人都不显得拥挤,不仅有好几个房间,甚至有空间摆些家具。

这样的帐篷,谁不想有一顶?什么是魔法?这就是“成功的魔法”,它会让所有人都觉得神奇,会让所有人都想拥有。有这样奇妙的巫术,有这样“平易近人”的巫师,还有那么多用巫术才能进行的冒险项目,想想都让人觉得这样一个魔法世界很精彩。

《哈利·波特》第四部的主题,就是冒险与考验,这一学年“三强争霸赛”在霍格沃茨进行。这是一场三所最大的魔法学校的友谊赛,跟“魁地奇比赛”一样,充满了作死的味道。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最多就是考个奥数,中考、高考什么的,虽说是叫“拼命地学习”,但几乎没什么生命危险。可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国际性友谊赛,那真的是在拼命,第一场比赛就是跟巨龙搏斗。

从这些项目上看得出来,巫师们是真的喜欢追求刺激,以及热爱冒险,这让巫师世界的形象更加饱满,也更加“热情”。这个饱满的巫师世界总体上来说,没有跳出我们的认知,那里有学校,有老师,有政客,这让观众们倍感亲切,所不同的是,这个世界的人都会魔法。

特别是对哈利遭到排挤的那段描写,这似乎是每个人学生时代的噩梦。比起学习不好、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学生更害怕自己没有玩伴,或者自己的想法或作为,在别人眼里是可笑的,因此遭到嘲笑或者排挤。

在魔法世界中的学生,也有同样的烦恼,在第二部的时候,哈利已经被同学们排挤过一次,那次是因为哈利会说“蛇语”,同学们都认为他是斯莱特林的继承人。

到了第四部的时候,“三强争霸赛”这样的盛事,怎么能少得了主角的参与?可是那些老巫师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让未成年的巫师参加这么危险的比赛。哈利本来年龄是达不到参加标准的,但是“火焰杯”在选取三所学校的勇士的时候,毫无心理准备的哈利竟然也被选中。

再回到之前的“魁地奇世界杯”,在比赛结束之后,竟然有一队“食死徒”(伏地魔的党羽)通过重重安保,在观看比赛的巫师营地放火。特别是有人在天空中留下了伏地魔的标记,这让巫师们内心惶惶不安。

继续往前追溯,在影片的一开始,哈利做了一个梦。他梦到了虚弱的伏地魔和小矮星彼得,以及一个陌生男子,伏地魔似乎在酝酿着什么阴谋。哈利的意外入选,好像就是伏地魔策划的一样。可是伏地魔不可能出现在霍格沃茨,是谁帮他完成了这项谋划?

跟往常一样,《哈利·波特》第四部在一开始,迅速吊起了观众的胃口。同时创作者们对第四部的故事结构又做了一些调整,一开始似乎点明了主线,但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却跟主线似乎没多大关系。

哈利意外加入“三强争霸赛”之后,偏偏“三强争霸赛”跟“火焰杯”有很强的魔法契约,只要通过了“火焰杯”的认证,就必须要参加接下来的比赛。他所有的同学都认为他是通过作弊手段,得到了参赛的机会,于是大家都开始排挤哈利,甚至制作了一些魔法小道具恶搞哈利。

其中也包括哈利的好友罗恩,罗恩出现在一个纯正巫师血统的家族,不过罗恩一家却不在意所谓的血统纯正,经常与有麻瓜血统的巫师来往。罗恩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在家里他已经习惯了自己不被家人关注,在学校他也不介意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哈利身上。可是哈利的参赛,在他眼中像是一种背叛,跟正常小孩子一样,罗恩跟哈利斗气的方法,就是不跟哈利说话。

在哈利、罗恩、赫敏等人身上发生的矛盾,加深了这个魔法世界跟现代世界的联系,给人一种,这些学生是些正常的少年,只不过他们会魔法罢了的感觉。这跟观众们对传统巫师的印象恰恰相反,对于传统巫师,是先想到他是一个巫师,才想到他是一个人。而《哈利·波特》中的巫师,会先想到他是一个人,才想到他会巫术,是个巫师。

言归正传,前文中说过,“三强争霸赛”的第一场比赛,就是与龙搏斗。哈利惊险地赢得了比赛,这让他作弊参赛的谣言不攻自破,正如罗恩跟哈利和好时所说:疯了才会作弊参加这么危险的比赛。(大意如此)

哈利能顺利通过第一关考验,得益于新任的黑魔法防御学老师阿拉斯托·穆迪的指导。这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傲羅”,是专门抓黑巫师的人,据说阿磁卡班一半的囚犯都是被他抓进去的。这个老师脾气古怪,快人快语、嫉恶如仇,虽然言谈举止有些偏激,但哈利能感觉到他在有意照顾自己,他也很感谢阿拉斯托提供的帮助。

“三强争霸赛”的第一个比赛项目结束,按照惯例,霍格沃茨作为主办方需要举办一场圣诞舞会。说起来圣诞舞会这个情节,节奏稍微慢了一点,虽然将人物的关系做了细致处理,但是这个情节其实并不是很吸引人,或者说用了那么多篇幅去描述这个情节,使得这个情节不那么吸引人。

好在“三强争霸赛”的比赛项目,是第四部的主要看点。随着争霸赛的继续,赛事越来越激烈,第二场比赛是潜入湖中一小时,同时要跟水妖战斗,并救出湖底的人。第三场比赛是在迷宫中寻找奖杯,那个迷宫昏暗、悠长,深入其中叫人即压抑又恐惧,虽然没有巨龙和水妖,不过想要得到奖杯,必须要战胜自己。

这两场精彩的比赛,叫人大饱眼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之前节奏过慢的不适,让观众们又感受到了这个巫师世界的“热情”。比赛虽然精彩,但是如果第四部只有这三场比赛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哈利·波特》此时已经进行到了第四部,虽说“三强争霸赛”的形式很新颖,但是观众们对这个世界,其实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这个巫师世界连续四部都没有出现“黔驴技穷”,或者崩溃的现象,已经算是个奇迹。只是奇迹归奇迹,审美疲劳归审美疲劳,第四部的时候,需要点更刺激的东西,才能激励观众们继续看下去。

《哈利·波特》没有在第四部的时候崩溃,要归功于比赛之后的桥段,那才是让观众们惊艳的地方,也是回到《哈利·波特》系列整体故事构架的关键部分。在三场比赛的最后时刻,哈利和塞德里克·迪戈里,一起触碰到了奖杯,并被一起“传送”到一个陌生的墓地。

早就等在墓地的小矮星彼得出手杀死了塞德里克,并控制住了哈利。接着小矮星彼得利用哈利的血,他自己的一只手,以及伏地魔父亲的一块骸骨,用巫术让伏地魔复活。

伏地魔回来了!这才是在第四部一开始就在酝酿的阴谋。

第一部和第二部,哈利挫败了伏地魔复活的行动,到了第四部的时候,伏地魔终于用邪恶的手段复活了。哈利九死一生,才带着塞德里克的尸体返回比赛现场。

虽说伏地魔这个反面人物满血复活,不能算是什么好事,但是却给《哈利·波特》的粉丝们打了一针“强心剂”!等了这好几年,终于可以看到哈利正儿八经跟大反派干一架了。

而塞德里克的死,也预示着伏地魔出现后,带来了死亡和恐惧。在前面的三部当中,霍格沃茨的学生,也遇到过更加危险的局面,比如说第二部的时候,密室里的蛇怪被放了出来,谁瞅它一眼都得翘辫子。可是见到蛇怪的三个学生和一只猫,却只是石化了,他们要么是从镜子、要么是从照相机看到的蛇怪,总之没一个人因此丧命。

可是到第四部的末尾就不一样了,有人确确实实死在了哈利面前,死在了观众们面前。邪恶的力量再次强大起来,巫师们有的准备跟伏地魔对抗,有的躲起来瑟瑟发抖,有的立即投降伏地魔。还有的不愿意相信伏地魔真的回来了,于是才有了第五部那场闹剧。

5.凤凰社

对于一个系列电影来说,能到第五部,本身就是个很不错的成绩。这需要制作者们不断地创造些新的东西,使得情节一直可以引人入胜。

到了第五部的时候,又加入了许多新的东西,比如说卢娜·洛夫古德这个人物。在前四部当中,哈利、赫敏、罗恩这个“铁三角”已经“运作”得非常成熟,并且他们的“周边”,金妮、弗雷德和乔治(罗恩的两个哥哥)、纳威·隆巴顿,等等这些关系网也已经成型。突然加入的卢娜,有点转校生的既视感。

不过观众们很快就觉得,这个有点神经质的女孩还是挺可爱的。而且她似乎是学生当中,一个最像巫师的少女,巫师不就是应该带点神经质,情商不高,总是喜欢说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么?从这一点来说,卢娜的加入毫无违和感。

第五部另外一个新颖的元素,是“更新”了交通工具。在本文一开始曾经说过,魔法跟科学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利用一些手段,让自己过上更好、更便利的生活。那么便利的交通工具,应该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

在第一部一开始,海格的“魔法摩托车”自不必多说。后来哈利是乘坐一列普通的火车,去往霍格沃茨学校,作为魔法站台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是个很巧妙的设计,火车却没什么神奇的地方。直到哈利上飞行课的时候,在天上飞来飞去的扫把,似乎是巫师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甚至还有什么“光轮2000”之类的型号。

第二部出现的魔法轿车,前文中有详细的描述,此处就不多做赘述。第二部还出现了另一个便捷的交通方式“飞路粉”,这应该是巫师惯用的手段,操作起来是抓一把“飞路粉”,站到壁炉里洒出“飞路粉”的同时高声喊出目的地,壁炉里便燃起一丛绿色的火焰,巫师便通过壁炉去到目的地。

这是巫师的一种“老派”的交通工具,大家印象里的巫师,好像都是以壁炉为交通工具。不过《哈利·波特》却将这种交通方式“理论化”了,需要连入“飞路网”的壁炉,才能用飞路粉进行“瞬移”。因为“飞路粉”的存在,以至于巫师的官方机构“魔法部”里,有长长的两排高大的壁炉,供巫师们进出用。

第三部则出现了“魔法公交车”,可以把这玩意儿看做之前“魔法车”的升级版。它也具备隐身的功能,不过它飞不起来,速度飞快,在现实世界的车流中穿梭,看得叫人心惊胆战。

当然它最厉害的“大招”还是“变形”,有这样一个桥段,哈利乘坐“魔法公交车”的时候,前面有两辆并行的大巴,“魔法公交车”躲无可躲,避无可避,眼看就要撞上。司机却不慌不忙地拉下了一个魔法装置,公交车竟然被挤压、变薄,从两辆大巴中间穿过去。

第四部的时候,则出现了“高科技神器”:“门钥匙”。这是一种可以将人从一个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空间的道具,是真正意义上的“瞬移”。这玩意一般都是很不起眼的东西,比如哈利等人去看“魁地奇世界杯”时,所用的门钥匙就是一只破鞋。而哈利和塞德里克最终拿到奖杯时,被“传送”到了一个墓地,这也是一个“门钥匙”的魔法。

在《哈利·波特》系列当中,几乎是每一部就要“更新”一种或多种交通工具。比如第三部还有“鹰头马身有翼兽”这种奇妙生物,它的出现使得哈利的扫把被打坏后,依旧具备“空中作战”的能力。第四部还出现了布斯巴顿魔法学校,用天马拉的马车,以及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可以潜水的船。

《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女士,好像很偏爱魔法交通工具,到了第五部的时候,又添加了“夜琪”这种神奇生物。在之前就出现过一种,没有马拉动就能行走的马车,在第五部的时候,对这种马车做了详细说明。

那并不是自己行走的马车,其实是一种叫“夜琪”的生物在拉马车,只不过普通人是看不到夜琪的,只有见过死亡的人,才能看到这种神奇生物。在第四部的时候,塞德里克就死在了哈利面前,所以他能看得到夜琪。这都是卢娜给哈利普及的知识,卢娜也是在这个时候出场的。

除了对魔法交通工具的“稳定更新”,罗琳女士还致力于将巫术“学术化”。《哈利·波特》系列的一大亮点,就是哈利每个学年所学习的课程。比如第一部出现的五门课程,分别是初级变形、飞行课、魔药课、咒语课、黑魔法防御课。

有一次哈利和罗恩上变形课迟到了,不过变形课老师米勒娃教授并不在,只有一只猫坐在讲桌上。哈利和罗恩松了口气,好在没被老师逮到,哪知道桌子上的猫一跳,变成了米勒娃教授。

这个操作让哈利和罗恩目瞪口呆,米勒娃教授要把哈利和罗恩其中一个人变成怀表,这样起码能有一个人能准时上课。哈利说他们迷路了,米勒娃教授说那就变成地图。这就是变形课,可以将一个东西变成另外的东西。

飞行课自然不必说,是学习怎样操作扫把。魔药课是学习如何调制各种药剂,咒语课比较多样化,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的是“悬浮咒”等基础魔法。

到二年级的时候,除了变形课和咒语课的升级,还详细描绘了草药课的授课过程。草药课教授波莫娜·斯普劳特,讲述了怎么给曼德拉草换土,曼德拉草的根部像是人形,可以发出刺耳的尖叫声,甚至会令人晕厥,所以换土的时候要带着耳套。纳威在上课的时候,就是受不了曼德拉草的尖叫声而晕厥。

第三部則着重说了占卜学和黑魔法防御课,占卜学由有点神经质的西比尔·特里劳妮执教。西比尔高度近视,有时候连眼前的桌椅都看不清,但是她却能通过各种预示看到预言的真谛。同样是在第三部,黑魔法防御课老师莱姆斯教大家如何对付“博格特”,“博格斯”会变形,变成面前那个人最恐惧的东西。

而且哈利还单独从莱姆斯那里,学会了高级魔法“守护神咒”。同时新晋的“保护神奇动物课”老师海格,教大家怎么跟“鹰头马身有翼兽”交流。

这些东西一点点积累起来,就给人这样一种感觉:霍格沃茨学校的授课跟正常学校差不多,只不过正常学校教的是语文、数学,而霍格沃茨学校教的是魔法。

在潜移默化中,《哈利·波特》的世界,将巫术一点点“学术化”了。巫术不再是那种只有一两个人掌握,并且是害人的魔法,在霍格沃茨学校,巫术是一种积极向上、正大光明的学科。就像是现实世界的“学术”一样,可以研究,可以学习,可以对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到了第五部的时候,霍格沃茨学校更加“学院化”,新晋的黑魔法防御课老师多洛雷斯·乌姆里奇,就像个“教导主任”似的,把霍格沃茨学校搞得鸡飞狗跳。

前文中说过,因为对伏地魔的恐惧,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伏地魔复活了。其中就包括魔法部的部长康奈利·福吉,他认为邓布利多是在利用伏地魔造势,以撼动他魔法部长的地位。

于是康奈利在第五部的一开始,就打算用个鸡毛蒜皮的理由,将邓布利多的“党羽”哈利,从霍格沃茨学校开除。好在邓布利多及时赶到,为哈利辩护,哈利才被判为无罪。

就在康奈利因为自己的异想天开对自己人动手的时候,伏地魔已经在收编旧部,组建自己的势力。同时曾经对抗过伏地魔的组织凤凰社重新活跃起来,凤凰社的主要成员有邓布利多、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罗恩的父亲亚瑟、西弗勒斯等等,《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有了战争的预兆。

魔法部长康奈利,却认为凤凰社的行动是在酝酿叛变,不光不予以支持,还到处拆台。为了牵制邓布利多,他将自己的部下多洛雷斯派去霍格沃茨学校教黑魔法防御课,这才有了多洛雷斯对学生们的打压。

除去多洛雷斯带有的政治目的,她这个形象就像是个上了年纪的班主任,或者思想陈旧的教导主任。这应该是每个人在上学期间,都遇到过的一类人,他们为了维护秩序,可以不分青红皂白打击任何可能会影响秩序的苗头。

比如在多洛雷斯的第一堂课上,有学生在上课前用纸折了个纸鸟,这个小纸鸟可以自行在教室内飞来飞去。同学们正玩得高兴,突然多洛雷斯出现,将小纸鸟烧成了灰。这是一种对学生活力碾压的表现,一般遇到这种事儿是挺让人气愤的、也挺让人无奈的。那只小纸鸟就像是被老师没收了的小玩意,老师明明没有小玩意的所有权,但是没收了的东西一时半会儿也要不回来。还不敢跟老师讲理,因为老师似乎是占着理的。

多洛雷斯在做老师之前,在魔法部工作,她根本不会教学生。她到霍格沃茨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邓布利多利用学生组建“邓布利多军团”,所以她只教学生理论,而且是原封不动的书本上的理论。

邓布利多可能是为了避嫌,也可能在谋划打击伏地魔,他很少露面,这助长了多洛雷斯的气焰。有康奈利撑腰,多洛雷斯成为了高级调查官,并利用改革霍格沃茨学校教学制度的由头,打击霍格沃茨的老师。

她虽然一直面带微笑,却体罚学生,并准备将教占卜的西比尔赶出霍格沃茨,做出了不少狠事,她甚至对于衣冠不整这样鸡毛蒜皮的事也管。

就在霍格沃茨学校的教育改革的同时,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阿磁卡班有大批的犯人越狱,黑暗势力蠢蠢欲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伏地魔回来了。可就算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霍格沃茨学校的学生却只是在背书、抄书,根本学习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能力。

于是在赫敏的推动下,哈利成为了大家黑魔法防御课的老师。他们在找地方偷偷学习攻击类魔法的时候,霍格沃茨学校又“扩建”了一次,出现了一个叫“有求必应屋”的新去处。霍格沃茨学校就像是有生命一样,知道学生们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了帮助。

而多洛雷斯则依旧扮演“班主任”的角色,比如她规定任何学生组织都必须解散,而且她鼓励学生打小报告。应该说上学的时候,最受不了的就是老师在学生中间“安排眼线”,班上有点风吹草动老师已经了如指掌。

好在“有求必应屋”不向多洛雷斯的眼线开放,哈利的教学一直在暗中进行。直到多洛雷斯用“吐真剂”,从一个学生那里知道了进入“有求必应屋”的方法,多洛雷斯才抓住了哈利他们。

虽说这些像是普通学校也会出现的情节,再加上魔法的元素,使情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发酵”。但是这个情节一直在这个主题中没有出去,却让人觉得这个情节处理得有点拖沓,而且观众积压了过多的负面情绪。

后来弗雷德和乔治大闹考场,骑着扫把把学生们的试卷都扬了,还在考场里放了烟花。接着赫敏阴了多洛雷斯一把,摆脱了多洛雷斯的管教,把之前积压的情绪释放出来。可是由于观众们所积压的情绪太多,而且积压的时间太长,情绪并没有因此完全爆发出来。

或者说对这个地方处理得并不是那么理想,或许多洛雷斯应该再倒霉一点,毕竟她体罚学生的时候是挺下得去手的,但最终对她的“惩罚力度” 似乎不太够,或者说不太明显,这致使这个“爽点”没有支撑起来。

这可能是第五部的整体构架不太理想的原因。

第五部说新奇也够新奇,故事也很精彩,但总叫人觉得看着疲倦。或许大闹考场那一段应该提前一点,毕竟哈利去教同学们学习攻击性魔法的桥段,占用的篇幅太长,叫人觉得有点乏味。

如果把中间的节奏调整得稍微快一点,或者中间的时候伏地魔实际影响一下霍格沃茨学校,此时他不适合露脸,不过找个马仔出来刷一刷存在感也是好的。只是入侵哈利的思维似乎还不够,或者造成的压力还不够大。

好在这些还都无伤大雅,跟第四部一样,第五部的随后环节几乎是力挽狂澜。因为哈利的思维被伏地魔入侵,伏地魔给哈利的脑海里塞进去了一段虚假的信息,诓骗哈利等人去了伦敦的魔法部。

哈利發现中了圈套的时候已经晚了,伏地魔的马仔卢修斯、贝拉伯里克斯等纷纷赶到,哈利几个学生哪是这些人的对手?关键时刻,凤凰社的主力赶来支援,黑白分明的巫师们展开了一场混战,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不幸战死。邓布利多及时赶到,也没能阻止伏地魔对哈利心灵的入侵。好在哈利掌握着伏地魔无法驾驭的力量:快乐、友情、欢笑等等。这些向上的情绪,让哈利赢得了对心灵世界的争夺,伏地魔把哈利引来魔法部,并伺机将其杀害的计划泡汤。

小天狼星的死,是《哈利·波特》的世界变得进一步残酷的信号,也是战争前奏的信号。双方都在准备着,角力着,魔法世界的战争,只差一个导火索。

6.黑魔法防御课老师

《哈利·波特》的第六部,是整个系列当中非常精彩的一部。特别是明线和暗线的切换手法非常高明,说起来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的电影,明线都非常清晰,暗线却一直掩饰得很好。所谓的暗线,是指整个故事背后的矛盾点。

如果说人物的性格决定了故事的走向,那么整个故事的矛盾点,则是故事得以生发的基础条件。一个故事是先有了矛盾点,才会勾画出相应的故事情节与冲突,而人物则是故事的参与者,人物性格虽然决定着故事的走向,但是故事的整体构架,人物却是无法撼动的。

就像《哈利·波特》第六部的故事,整个系列的大矛盾是伏地魔与哈利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矛盾。可是有邓布利多在,伏地魔没办法拿哈利怎么样,伏地魔自然要处心积虑地先除掉邓布利多。

这是整个故事的“系统”,就像电脑系统一样,有了这个系统,才能调配电脑的各项硬件,然后去运作我们直观的软件。理论上说,每个情节都能归纳到最终的矛盾点中,就像是每个“软件”的运作,都需要“系统”的支持。

比如第六部一开始,邓布利多带着哈利去找霍拉斯·斯拉格霍恩。为什么要去找这个一看就有点不靠谱的老爷子?因为他掌握着一段关于伏地魔的关键记忆。为什么要了解那段关键记忆?因为这对于打败伏地魔非常重要。为什么要打败伏地魔?因为伏地魔的统治充满了邪恶和奴役,只要想继续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在巫师世界生活,或者不愿意看到巫师世界就此颠覆,就要去反抗伏地魔。

从这个很小的情节上,一点点抽丝剥茧,总会找到最终的矛盾点。而最终矛盾点的存在,又会反过头来去影响情节的生发。

比如从第一部开始的魔法石,整个系列的矛盾点是黑巫师伏地魔,与反抗黑巫师统治力量的矛盾,具体可以看做是伏地魔与哈利之间的矛盾。哈利的父母因为反抗伏地魔,所以伏地魔杀了哈利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哈利的母亲用了一个古老的咒语保住了哈利的性命,并重创了伏地魔。所以在第一部的时候,奄奄一息的伏地魔才想尽办法重生,可以说整个第一部的故事,都是由这里生发出来的。

围绕着矛盾点展开故事情节,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很复杂的创作方式。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很容易掌握,也是创作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一个故事在创作之初,可能只有几个片段,如果只是去想着怎样将这几个片段联系在一起,整个故事很可能缺乏贯通性,或者说整个故事会显得很散乱。在观众们看来,就是不明所以,不知道这本小说、这部电影在说什么。

而如果先掌握了矛盾点,再去勾画故事情节就轻松得多。比如哈利和伏地魔有矛盾,两个人自然会有冲突,有冲突自然就会产生情节。那么伏地魔去害哈利就“合情合理”,同时整个故事还不会散,比如伏地魔针对哈利策划了三个阴谋,这三个阴谋可以不是连贯的,但都是由最终的矛盾点生发的,那么三个阴谋之间一定会有一定的联系。

反之,如果没有最终的矛盾点做约束,这三个阴谋就会朝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那么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故事就会发散。甚至伏地魔去暗算哈利的“动力”不够,也就是说整个故事构架的矛盾点不足,最终产生啼笑皆非的结局。

比如伏地魔要去杀哈利,可能杀人的原因就是哈利骂了伏地魔几句。这种事也有可能发生,但如果在创作出来的作品中发生了的话,会超出大部分人的正常理念,会对勾画的故事产生一种荒唐感。这样即便哈利和伏地魔之间的搏斗再精彩,整个故事也会因此垮掉。

现在有许多网络文学,写着写着就让人不明所以,而且严重跑题,就是因为最终的矛盾点没有掌握的原因。如果掌握了最终的矛盾点,一切都围绕着那个矛盾点展开,绝不会出现跑题的现象。

只要点破这一点,这种创作方式谁都能学会。可是这个方法难也难在这里,矛盾点掌握了,如何发挥这个矛盾点?或者如何将这个矛盾点具象化?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再拿哈利和伏地魔的矛盾举例,如果哈利跟伏地魔有矛盾,并最终引发了冲突。两个人互相扭打在一起,伏地魔把哈利打死了,最终伏地魔伏法,这将是一个很直白的故事。

如果故事一开始,是哈利惨死的现场,然后警察一步步查出了真凶,或者是伏地魔潜逃,警察经过多方努力将其抓获,伏地魔最终伏法。再如果,本来无忧无虑的哈利,突然遇到了一些困难,让他原本平静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就在他将要被这些困境逼死的时候,他通过一些线索,得知是伏地魔把他害得这么惨。可是最终哈利还是没有逃脱伏地魔的阴谋而死,但是哈利在临死前留下了重要线索,伏地魔最终伏法。

矛盾点还是那个矛盾点,可是故事可以千变万化。这就是这个方法的难点,矛盾点好总结,情节也好勾画,可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如何布线,如何留设伏笔、线索,却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就这一点而言,《哈利·波特》系列就做得非常好,從对每一部的单独故事勾画,到对整体结构的勾画,都把矛盾点“吊”得老高。就像第二部,一上来是多比的警告,然后是哈利的不走运,接着是密室被打开了。可以说讲了不少精彩的故事了,还没有出现伏地魔的影子,可是这些故事都是有连贯性的,或者说观众在看到这些故事的时候,隐约觉得这其中肯定有某些联系。

到了最后才知道,这又是伏地魔的一场阴谋,在故事一开始,甚至进行到中场的时候,绝对看不出这是伏地魔的策划。这就是把总矛盾藏在大后方,而观众们眼前的情节则是根据矛盾点所生发的。这样的例子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有很多,几乎每一部都有类似的布置。

只要掌握了矛盾点,同时会选取切入点,那么一个故事就成功了一半。而且讲故事的方式也会随之多样化,就如《哈里·波特》第四部和第六部,就用了一个比较大胆的设计。

在第四部一开始就有交代,伏地魔正在酝酿一场阴谋,这样倒是容易勾起观众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容易过早地把“底牌”交代出去。第六部也是如此,在第五部的末尾,因为邓布利多及时赶到魔法部,伏地魔没能轻易地杀死哈利,所以伏地魔如果想杀哈利,就必须先除掉邓布利多。基于这个矛盾点,一上来伏地魔就逼迫西弗勒斯协助德科拉,在霍格沃茨学校内部伺机杀害邓布利多。

这一切都进行得这么“理所当然”,伏地魔在有所行动的同时,邓布利多也没闲着,他把掌握了重要信息的霍拉斯招回学校授课,希望能得到击败伏地魔的线索。于是才有邓布利多让哈利跟教魔药学的霍拉斯多些来往,于是才有魔药课上哈利拿到了“混血王子”的书。

“混血王子”就是由这些矛盾点引出来的,他的出现非常自然,而且这个人物非常神秘,连“多知多懂”的赫敏都没有听说,也没查到这号人物。不过“混血王子”在书上做的修改和提示却对哈利又有很大的帮助,哈利正是根据书上的指导,在魔药课上大放异彩,得到了霍拉斯的青睐。这才有了霍拉斯奖励了哈利“福灵剂”,而在魁地奇比赛的时候,哈利利用假的“福灵剂”让罗恩信心大增,从而赢得了比赛。

“混血王子”跟魁地奇比赛有什么关系?两者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可就是有最终矛盾摆在那里,使得由“混血王子”演化出来的魁地奇比赛的情节顺理成章,而且毫无违和感。这就是最终矛盾点生发情节的过程,它就像是一生二,二生三这样不断向外发散的点,可以一点一点往外扩散,但不管扩散到哪里,都能沿着点追溯回最终的矛盾点。

另一边德拉科两次暗算邓布利多,一次是打算借同学之手,将一条诅咒项链送给邓布利多;第二次是打算借霍拉斯之手送给邓布利多一瓶毒酒,不过这两次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还让哈利察觉了他的谋划,哈利利用从“混血王子”的书上看来的“神锋无影”咒语,重伤了德拉科。

哈利意识到了“混血王子” 狰狞的一面,便让金妮把书藏到他找不到的地方。接着哈利通过饮用“福灵剂”给自己带来的好运,成功从霍拉斯那里得到了关于伏地魔的关键记忆。

伏地魔从一本禁书上学到了制作“魂器”的方法,将自己的灵魂分裂出来一部分,并找地方藏起来妥善保管。这样即便是本体受到了毁灭性打击,灵魂也能逃过一劫,然后再利用一些黑巫师重生。当然这个魔法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杀人,使人不自然死亡,才能分裂自己的灵魂。而且因为灵魂的分裂,自身也会产生极大影响,还很可能会变成一个长生不死的怪物。

出乎邓布利多预料的是,伏地魔竟然做了七个魂器!也就是说要先毁掉这七个魂器,才能杀死伏地魔。比如在第二部中出现的“汤姆的日记本”,就是其中一件魂器。

早在第二部出现那本笔记本的时候,估计原著作者J.K.罗琳也还没有完成“魂器”这一设定的完整勾画。去掉“魂器”这层“身份”,那本日记本的设计本身就非常精彩,它的功能在前文中已经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估计对“魂器”的勾画,应该是在第五部,甚至是在第六部的时候才完成的。不然在第四部伏地魔重生的时候,应该会或多或少会提到魂器,从而布置下一个点睛一样的伏笔。

不管是什么时候完成的设定,这个设定都挺有意思,就像是打游戏时的大boos,总是要比普通的小怪多几根血条。在第二部中,哈利已经毁掉了“汤姆的日记本”,等于毁掉了伏地魔一件“魂器”。

之后哈利三人在小天狼星家里的情节,以及利用“复方汤剂”潜入魔法部,一直到哈利和罗恩吵架,罗恩出走,哈利和赫敏在戈德里克山谷的遭遇,羅恩的回归,以及将一件“魂器”损毁这些情节,也明显可以压缩一下。

整个第七部的上集,所讲述的实质内容并不多,总结一下的话,就是毁掉了一件“魂器”,得知了什么是“死亡圣器”。即便如此却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将这些交代清楚,实在是叫人有些无奈。

而且罗恩出走的那个桥段,多少有点“没事找事”的感觉。哈利、罗恩和赫敏的“铁三角”,是一种经典的“主角团队”模式。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去推进情节多少有点“勉强”,而三个人在商量中推进情节就显得容易,也自然得多。

三个人是最佳的人数,少一个太少,多一个太多。如果是两个人,他俩出现了矛盾,无人出面调解 ;如果是四个人,对话又会显得乱糟糟的,给人一种混乱感,而且不容易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光看着就替创作者心累。所以三个人不多不少正合适。

这三个人分工明确,一个是有坚定意志的人,或者说具备整个故事核心价值观的人,这个人一般都是三个人的首脑。另一个是足够冷静或者足够博学,相当于参谋的存在。第三个人负责打诨,或者出一些馊主意,让三个人的日常变得有趣。哈利、赫敏和罗恩,完全可以对号入座。

“铁三角”的主角团队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商量”。比如说在第一部魔法石的桥段,哈利提供了关于魔法石的一些线索,他如果再猜到海格从古灵阁取走的东西是魔法石,那就太直白了,而且整个心理推测的逻辑性很难解决,“主角光环”也太重。

有了“铁三角”的团队之后,博学的赫敏可以根据哈利给出的线索往魔法石的方向猜想。当她把那本记载魔法石信息的厚重书籍,扔到哈利和罗恩面前的时候,这个线索的延伸和剧情的推进都显得非常自然。再加上罗恩在一旁打诨,使得这个情节完全没有被“设计”的感觉。

不仅是《哈利·波特》,前些年红极一时的《鬼吹灯》,就是利用了经典的“铁三角”团队。也不知道是《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借鉴了《哈利·波特》的模式,还是他在写作过程中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经验。总之,《鬼吹灯》里的铁三角,也有非常精彩的表现。

《哈利·波特》系列从来都是以情节引人入胜,其实它对人物的描绘,一点儿也不差。只不过是情节太精彩,人物的精彩处,退居到了第二位。但这不意味着在人物方面的缺失,就像卢娜那个人物,就刻画得非常精彩。卢娜跟金妮同级,按理说已经跟哈利等人在霍格沃茨学校一起待了三年,都从未“露面”。到了哈利上五年级的时候,她“突然出现”后,竟然没有让人感觉到太多的突兀,这完全是对卢娜这个人物精彩刻画的功劳。

(在原著中,第四部的时候,就提到过卢娜,只不过那时候是一笔带过,此处按照电影为准。)

既然《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精彩,而且又是采用“铁三角”的经典“主角团队”模式,那么罗恩的出走就有点“拖剧情”的意思了。“主角团队”出现争执,其实是个很老套的手法,当然“主角团队”如果不出现争执,又会显得不自然。

在第四部的时候,罗恩跟哈利出现的矛盾,就处理得很好。可是到了第七部,有“魂器”对哈利等人的心理影响,以及之前积累下的压力,哈利跟罗恩吵一架也算是正常,可是罗恩直接出走就过了。

虽然第四部跟第七部之间隔了几年,可是整体剧情都是连贯的,“主角团队”的第二次争执,跟第一次有高度重复,这会让整个故事掉价。其实第二次使“主角团队”分裂的争执不出现是最好的,即便是为了哈利与赫敏在戈德里克山谷之行的危险埋下伏笔,也大可不必这么做,只需要在关键时刻把罗恩支开就是了。比如赫敏发现了什么重要线索,叫罗恩跟着一起去探察,而趁着他们两人没注意的时候,哈利跟着巴希达·巴沙特老太太去了二楼,这也很正常。

“主角团队”出现争执,出现一次就够了,第二次需要出现争执的时候,应该把争执控制住,尽量避免出现团队的分裂。不然就会有种明显的拖沓感,让观众产生一定的反感。

一直到了第七部上集的末尾,故事节奏才终于快了一些。哈利三人得知了“死亡圣器”的真相后,受到了食死徒的围捕,并最终被抓到马尔福庄园,接受贝拉特里克斯的拷问。小精灵多比及时出现,救了哈利等人,但多比在救人的时候不幸被杀。

第七部上集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下集的故事,就明显没有了上集那种拖沓的感觉。在马尔福庄园,哈利从贝拉特里克斯那里得到了一条线索,伏地魔的一个“魂器”很可能隐藏在贝拉特里克斯的金库中。

于是哈利等人闯进古灵阁,一顿操作再次获得一个“魂器”。接着哈利意外从伏地魔那里得到信息,第五个“魂器” 隐藏在霍格沃茨学校中,兜兜转转一圈,哈利三人又回到了霍格沃茨。

此时霍格沃茨的校长正是西弗勒斯,他在追查哈利行踪的时候,凤凰社的主要成员纷纷赶到,米勒娃等教授也明确表示支持哈利。西弗勒斯被赶走,大战一触即发,霍格沃茨将会变为战场。

在凤凰社以及霍格沃茨的师生们,与伏地魔的军队交战的同时,哈利从“有求必应屋”找到并销毁了第五个“魂器”。伏地魔感应到了第五个“魂器”的毁坏,他也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虚弱,不过奇怪的是,哈利也感受到了虚弱感。同时,哈利意识到,第六件“魂器”是跟在伏地魔身边的大蛇。

那么想要毁掉这第六件魂器,就必须要跟伏地魔进行正面冲突。只是哈利三人赶到伏地魔那里的时候,正遇到伏地魔在杀害西弗勒斯,原因是伏地魔怀疑西弗勒斯是“老魔杖”的主人。

“老魔杖”是三件“死亡圣器”之一,另外两件是“复活石”和“隐形衣”。据说这三件“圣器”是三个巫师分别从死神那里得到的,其中的“老魔杖”是“神级装备”,有很大的威力。伏地魔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老魔杖”搞到手,不过“老魔杖”却似乎不太买他的账。

之前邓布利多击败了黑巫师盖勒特·格林德沃,成为了“老魔杖”的主人。伏地魔猜测,西弗勒斯杀了邓布利多,理所当然成为了老魔杖的主人,于是伏地魔要杀害西弗勒斯。

伏地魔离开后,只剩下了一口气的西弗勒斯给了哈利一段记忆。哈利把那段记忆放到冥思盆中,原来西弗勒斯殺害邓布利多是两人早就商量好的,只有这样西弗勒斯才能取得伏地魔的信任。而邓布利多因为销毁“魂器”的时候,不慎中了诅咒,已经命不久矣,他半劝说半逼迫地让西弗勒斯去伏地魔那里做卧底。

应该说《哈利·波特》系列当中,西弗勒斯是最勇敢的巫师,同时他又是对哈利影响极深的巫师。早在第一部的时候,春风得意的哈利就在西弗勒斯这里碰壁,收起了正在滋生的狂妄心理。

后面几部当中,西弗勒斯也一直在关注着哈利,到了第五部的时候,更是教授哈利“大脑封锁术”,以对抗伏地魔的思维入侵。第六部则以“混血王子”的魔药书的形式,教授了哈利大量的实用咒语和法门,让哈利受益匪浅。

他一直是个很严厉的人,哈利不喜欢他,他看上去也不喜欢哈利,而且他不止一次地言明,他讨厌哈利的父亲。可是他却是真心守护哈利的人,明知道在伏地魔身边做卧底,很可能会丧命,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为的只是最终的胜利,或者说是哈利的胜利。

可是这份关爱他却从来不去表达,只默默地付出着。他为哈利所做的这一切,难道只是因为他一直深爱着哈利的母亲莉莉?应该不尽然,他能心甘情愿付出这么大的牺牲,首先应该有一颗正义的心。

西弗勒斯那段记忆,还告诉哈利一个关键信息,哈利是伏地魔无意中制造的一件“魂器”。如果想彻底杀死伏地魔,哈利也必须死,而哈利的死,也是邓布利多打败伏地魔的谋划之一。用西弗勒斯的形容,邓布利多将哈利当做是一头待宰的猪。

哈利是“魂器”这条线,从第五部就开始铺设,那时候哈利就跟伏地魔之间有种特殊的联系,使得伏地魔可以轻易地入侵到哈利的意识中。从第六部开始,哈利发现自己能跟“魂器”产生共鸣,这些都是“哈利也是魂器”的伏笔。

而对邓布利多“老底”的揭露,反而让邓布利多这个人物丰满化了,有时候丰满一个人物,不是让他做更多的事,而是表现出他性格上的两面性。这才是接近人本质的一种表现,进而才会让观众对人物产生共鸣。

得知了真相后的哈利,一心赴死,不过邓布利多却早就用遗嘱的方式,将“复活石”给了哈利。

如果说哈利、赫敏和罗恩是“主角团队”,那么邓布利多这个人物,几乎以一己之力让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得到了升华。通过邓布利多可以感受到,真正厉害的巫师,不是多么强大,或者掌握了多么厉害的咒语,而是他出手的时机“恰到好处”。

第一部的时候,邓布利多离开得“恰到好处”,让奎里纳斯认为有机可乘。同时哈利三人也得到了关键线索,成功阻止奎里纳斯得到魔法石。

在第二部的时候,邓布利多的支援“恰到好处”,他的宠物福克斯(一只凤凰)抓瞎了蛇怪的眼睛,避免哈利与蛇怪对视后死亡或石化。同时将学院帽给了哈利,哈利从学院帽中拿到了格兰芬多宝剑,杀死了蛇怪。并在哈利搏杀蛇怪中了蛇毒的时候,福克斯用眼泪治疗哈利的伤口。

之后的第三部到第六部仍旧如此,即便是他死后,也用遗嘱的形式,给赫敏留下了关于“死亡圣器”的关键线索,并早早地就给“哈利”准备好了“复活石”。

这让人感受到了巫师真正的睿智所在,这种睿智不是说在谋划某件事的时候,想得多么全面,而是一种“恰到好处”、四两拨千斤,能影响事态走向的智慧。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走位”的问题。

当哈利拿到“复活石”的时候,故事已经没什么悬念了。伏地魔亲手杀死了属于“魂器”的那部分“哈利”,而真正的哈利,则利用“复活石”逃过一死。

这是伏地魔第二次没能杀掉哈利,当哈利又“活过来”的时候,估计有些食死徒都认为哈利是杀不死的,甚至有食死徒瞬间就从战场逃了。伏地魔一心想要杀死哈利,并不竭余力地去追逐,赫敏、罗恩、纳威等人则利用这个时机,杀死了一直跟在伏地魔身边的大蛇。

哈利一顿操作,总算是杀死了没有“魂器”护体的伏地魔。

至此,整个故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结语

从情感方面,或者关于巫师血统的方向,对《哈利·波特》系列的评论已经有很多,所以本文算是另辟蹊径,从创作构造上对这系列的电影做了深入剖析。这样的剖析就像是“人体解剖”一样,可以看到这系列电影的“心肝脾肺肾”。甚至连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也会清晰地呈现在各位看官的面前。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成功,不仅是电影制作上的成功,还是一个文化环境趋于成熟的表现。只有耐心的作者才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故事,只有耐心的读者才能把这么精彩的故事读下去,并细细体会,最后才会形成电影。

希望我们也能早一点构建出这么成熟的文化环境,创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猜你喜欢

布利霍格沃茨
《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魔杖就绪 魔法世界回归
狐獴搬家
我终于忍不住对扫把下手了
恐慌的小年
诡辩获罪
诡辩获罪
恋爱中的布利丹效应
法律逼死天才
天才黑客自杀引爆美国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