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

2020-07-17胡蓉廖望科

商场现代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熵权法云南省

胡蓉?廖望科

摘 要:根据产业结构高级化内涵,运用熵权法对2000年-2017年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在前十余年间云南省产业结构尚处于低水平区间徘徊的阶段,2012年后开始迅速发展,朝着更高级的方向前进。其关键在于期间云南省朝高技术产业方向调整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此基础上,针对高级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诸如制造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提升制造业、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对策。

关键词:云南省;熵权法;产业结构高级化

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区域产业结构随着技术结构与需求结构的演变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演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素质的过程,也可将其称为产业结构升级。经过高级化的过程,区域经济水平将得到整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近几年,云南省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总量有了一定的增长,经济结构也得到了明显优化,但一些产业结构问题,比如产业现代化程度低、个别产业发展滞后和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整体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云南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对于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熵权法对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等六个指标赋予权重,加权求和,测度出2000年-2017年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再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分析,并基于高级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云南省产业结构概况

2000年以来,云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地区总产值及三次产业产值都保持了稳步增长。从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貢献来看,产业结构呈不断优化态势。2017年,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2:37.9:47.8,与2000年的22.3:43.1:34.55相比,第一产业下降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3.3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中,第一、二产业逐年下降,第三产业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第一产业下降得最多。从主导产业的转化过程来看,这种演变趋势,符合产业结构的一般演变规律,即在以工业为主导后又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方向演进。

二、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测度

1.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将采用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制造业发展系数、产业国际化、产业附加值率六个指标来衡量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在公式中,将用X1-X6代表以上指标。

2.测度方法

本文将采用熵权法对以上六个指标赋权,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权重就越大。

3.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测度

三、测度结果分析

1.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刚开始云南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偏低,接下来的十年间也一直在低水平的区间徘徊,期间还有过下降的阶段。从指标数据上来看,此间制造业发展系数、产业国际化程度、产业附加值率均是下降,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稳中有进。当时,云南省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实行优先发展旅游战略,依托大理、西双版纳等主要景点建设旅游大省,2007年-2010年,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又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第三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呈现不断上升的状态,但由于期间制造业发展系数、产业附加值率等指标的下降,拖累了整体高级化水平。2011年,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从9.9%增长至18.0%,实现了第一次较大的增幅,表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上从0.24增至0.28的水平,有了明显的上升。但在接下来的2012年,由于产业国际化程度下降的幅度比较大,从59%下降至47.7%,又将整体水平拉低下来。2013年,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从19.3%增长到44.9%,实现了第二次较大的增幅,带动了整体高级化水平从0.27增至0.38,比2010年-2011年的增幅要大很多,因为同年的产业国际化程度比去年增长了14.1个百分点,其余指标均稳中有进,再无下降。云南省制造业中的技术含量在这一年有了很大的飞跃,这可能与2013年云南省委相继推出的两轮创新型云南行动有关,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技术含量作为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提升,将带动高级化水平程度上升,近几年云南省确实向着高技术产业调整。如图所示,以2012年为里程碑,云南省产业结构在低水平区间徘徊的局面有了转折,在往后的年间,迅速上升,2017年达到了0.54的水平。结合实际来看,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云南省转变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新旧动能转换,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云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的测度计算中可以看出云南省产业结构正朝着越来越高级的方向演进,整体高级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发达的行列。实际上,云南省还属于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内部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从统计年鉴中获取的数据来看,2000年以来云南省的三产产值占全国的比重都很低,2000年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3.1%、1.9%、2.3%,2017年为3.6%、1.9%、1.8%,意味着云南省的产业发展在全国还属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其次,从运算得出的数据来看,制造业发展系数不仅没增,反而比2000年下降了,2000年为28.4%,2012年降到最低,为19.9%,之后再没能达到2000年的水平。制造业发展系数在运算中被赋予了0.12的权重,是由于它的下降幅度较大,样本的离散程度高于其他指标,得以被赋予一个较大的权重。说明云南省制造业还处在发展滞后的阶段,而制造业作为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富民强的基础,是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综合竞争力、整体经济实力最直观的表现,制造业的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云南经济地位的提升。在指标的运算公式上,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高技术产业产值/制造业增加值*100%,制造业发展系数=制造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100%,高技术产业发展系数于2012年后就迅速增长,2017年达到了80%以上,说明云南省的高技术产业占据了制造业越来越高的比重,近几年云南省向高技术产业调整确实有了成果,但制造业发展系数的低水平,不仅意味着其制造业发展的滞后,还间接说明了高技术产业的规模、数量远远不足,并没有达到高技术产业发达的地步,在全国中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2017年,云南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分别仅排在第23位和第22位。产业附加值率也是同样的情况,被赋予较高的权重是因为样本数据下降幅度大,而且该指标值一直以来都偏低。目前云南省在传统加工制造上的产业占比还比较大,缺乏制造研发型产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投入产出等方面都还处在落后的水平。低产业附加值率也制约着云南省出口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2000年云南产业国际化程度(=出口贸易额/贸易总额*100%)为64.80%,2017年为48.9%,出口贸易额的占比同样也是下降的。究其原因,除了外贸产业自身基础薄弱、附加值率低外很可能是以往依赖资源、经营方式粗放的出口贸易体系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战略的不适应。

猜你喜欢

熵权法云南省
童眼看兵器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正式挂牌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数学能力的调查及对策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基于熵权法的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及其应用
基于熵权法的“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