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为什么拒绝外援?
2020-07-17左明传
左明传
2020 年的新冠疫情,让疫情榜前三的美俄短暂地“握手言和”了一下,但一场柴油泄漏事故却又撕开了表面平和。
时间回到那天,距离莫斯科2900 公里远的诺里尔斯克市。
5 月29 日,该市一家矿业子公司发电厂的储油罐突然倒塌,导致其中约2.1 万吨柴油发生泄漏,并迅速渗入附近水体。由于燃油蔓延,一辆路过当地的汽车在距离储油罐原位置40 米的高速公路上起火,引发大面积火灾。
事故已然发生,但一场“推锅”大战似乎才刚开始。6 天后,普京才就此事宣布该市进入联邦紧急状态,并批评了当地政府应对迟缓。
时间在耽搁中逝去,河流变成了粉红色,水体样本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达到了可允许上限的1 万倍以上。污水向着北冰洋流去,其环境影响目前尚无法评估。
对此,美国发来“关切”——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表示:“尽管我们有分歧,美国随时准备协助俄罗斯减轻这场环境灾难并提供我们的技术专长。”
这是美俄近期第二次友好互动,上次是美国赠送俄罗斯150 台呼吸机,回报抗疫初期普京向美国输入一批抗疫物资。但这次,俄罗斯的拒绝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拒绝他国援助似乎是一项“传统”。
2004 年,印度洋发生特大海啸,波及范围达6 个时区之广。然而,印度表示不接受“单一国家”的个别援助,仅接受“跨国性组织”的救援。
2008 年,强热带风暴危及150 多萬缅甸人,数万人死亡。缅甸官方当时表示,只接受国际社会提供的资金和物资援助,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外国救助人员。
2018 年,印度南部喀拉拉邦迎来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400 多人丧生,数十万人无家可归。面对洪灾,印度依然拒绝了阿联酋捐赠的1 亿美元,理由是自己有能力应对紧急情况。
回看数次灾难发生后,主动接受国际援助的事例可谓不多。这是什么心理?
怕麻烦?不尽然,汇款总很方便。怕丢面子?救灾是正能量,得到外援该是幸事。怕被渗透?对少数国家可能是这样,但更多国家可能是不愿“欠人情”。
往深了说,跨国救灾合作的达成,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基础,也需要受援国、施援国的民众不要那么玻璃心。前不久,文在寅突然宣布援助日本医疗物资,韩国一些民众坐不住了,表示坚决反对。原因是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后,韩国上下对日本积极支援,捐款额破了韩国海外灾害援助纪录,但此后由于领海争端和历史问题,韩国被日方彻底无视了。
为免物议纷纷,在本国可以“自行解决”的灾难面前,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似乎才是第一考量。这个时候的人道援助、人道责任,似乎也带上了国界观念。
回到柴油泄漏事件,在当地,已有环保组织将此事形容为“北极切尔诺贝利”。事情尚未到此种程度,我们也希望,它永远不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