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作品39之8练习方法
2020-07-17彭斯特
彭斯特
〔摘 要〕多年来一直讨论、研究、总结科学有效的钢琴练习方法,本文通过对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作品39之8中主要技术技巧的研究和分析,整理出相对行之有效的训练办法,为表现音乐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触键;指法;协调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俄罗斯,早在学生时代便展露出惊人的音乐才华。他所留下的音乐作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世界音乐界的瑰宝。在他的音乐世界里我们经常能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所要研究的这首练习曲选自他的《音画练习曲》作品39,这套《音画练习曲》是一部以景抒情的佳作,它由9首风格各异的练习曲组成,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民族特色,作者通过钢琴的语言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作品39中的第八首是一首以连奏技巧为主的练习曲,整首练习曲仿佛描写的是作者观海时的景象:海面有时平静得像一面明镜,偶有微风拂过,泛起阵阵涟漪,有时咆哮得又似狂风怒号,惊涛拍岸,激起层层浪花。学生往往在表现音乐时缺乏整体感、乐句线条感。要使演奏更具流动感和歌唱性是我们在学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能更好地演奏这首练习曲,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练习。
一、连奏的基本演奏方法
1.连奏的触键。想要更加歌唱的连奏,首先要了解并掌握正确的连奏触键要求。连奏从声音到触键方式与非连奏截然相反,要求我们在演奏时,手指保持尽可能慢的下键速度和几乎贴键的触键高度,每个音下键前的准备以及下键时的控制,水平方向的触键用力方法,更重要的是手指与其他部位的协调配合,从而能做到力量的输送和平稳传递。
2.在“落提”的练习方法中,体会连奏时力量的输送和平稳传递。在乐谱中我们看到需要连奏的音符,一般用连线(一个弧线)或legato加以表示。最开始我们接触到最简单的便是两个音之间的连奏,而我们学习两音连奏一般用“落提”的演奏方式,即第一个音放松落下,下键后手指站稳,力量落在指尖,接着将重量倾向转移到要演奏的第二音上,腕臂提起带动手指完成第二音的演奏,第二音的手指用力方式则类似“拉”“摸”“推”的触键形态,相对于第一个音,第二个音我们要演奏得更弱。掌握了正确的 “落提”动作后,便可逐渐增加连线里音的个数。而在多音连奏过程中,则需通过腕臂的调节完成乐句中音与音之间力量的传递和转移,使前后声音紧密无间地连贯自然。这样我们便逐渐把初始训练时一个音一用力的训练方式扩展至二个音一用力,再扩展至一次用力带动更多音。而在这首练习曲中,大量长乐句的连奏则需要充分运用到这样的触键演奏方式,这样才能更容易做到旋律的连贯和流畅。
二、设计合理的演奏指法
合理的指法可以化繁为简,而不合理的指法可将原本容易的动作变得难以完成,从而使演奏变得更加困难。在指法的选择和安排上我们可以借鉴乐谱中标记好的指法,但由于每个演奏者的手条件不同,演奏这首练习曲时所需要的指法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一些演奏者在一开始便不加思索地将错误的动作,指法不断重复,形成肌肉记忆,日后若发现动作是错误且不舒服的,又想要去修正它,那便比重新学一首曲目还要难上几倍。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乐谱来设计合理的、适合自己的演奏指法,还必须要在识谱阶段就认真考虑。确定好指法,并将其标注在乐谱上后,再通过不断地慢练来加以巩固。下面音乐片段的指法,以供参考。
我们看这两小节的左手部分(例1),在小节结束处,虽然连线将每个小节划分开来,但是右手带有连线的旋律部分却是跨小节的。右手部分为重复的两个乐节,在音乐的意境里后一乐节像是对前一乐节的呼应,回声。所以在演奏右手的旋律部分时,音乐内在的线条感是延绵不断,此起彼伏的。但我们再看乐谱中左手部分,第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和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是远距离的大跳,如果演奏不当,极可能影响右手旋律的流畅感。在这种情况下,合适的指法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了。前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我选择了1指,而后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则选择了5指,两音之间的跳跃抬起手腕,手腕抬起的动作越自然越细微越好,这样便解决了伴奏部分既需要呼吸,但整个乐思又不能因远距离跳跃而中断的问题。
三、上肢的协调配合
我们知道钢琴演奏不单单只需要手指的灵活运动,一个钢琴演奏者,如果只用手指去演奏而没有手腕以及手臂乃至全身的共同协作也很难产生出丰富多样的音色变化。所以如何去合理地使用腕臂乃至全身更是我们在学习这首练习曲时,所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此处右手旋律部分(例2),和上面的例子相同,也为两个重复的乐节。像这样由连续双音构成的乐句,如果单凭手指的连奏,音乐则会略显生涩,更容易造成整个上肢的紧张,从而无法做到音乐线条的自然流动。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前5个音程看作一组,这一组音程在连奏触键的前提下,手腕乃至整個前臂跟随旋律线条的流动方向向左下方运动,完成5组音程后通过力量的转移,重心向右倾斜,自然地过渡到带有保持音记号的纯五度音上,音乐的整体要有从第一个音到最后一个音的倾向感,由于纯五度标有保持音记号,我们在演奏时,手指触键可以采用“推”的方式,这样腕臂借着手指“推”的作用力向右上方运动,紧接着5个为一组的音程,我们延续前一动作的运动轨迹,由右上往左下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演奏完这一组音程,而句中的休止符只需在整个过程中手指稍稍离键,这样我们就把两个断开的乐节用一个连续不断的腕臂动作连贯在了一起,整个过程要将动与静,放松与控制完美结合,而在这样的运动过程中,手指和腕臂要相互配合 ,使整个重量在手指间平稳的移动。这样的肢体配合在整首练习曲中应随着音乐的变化不断地来做协调,就好像我们在打网球或者乒乓球时,当球拍击中球的那一刹那之后,我们其实是不会停下来的,随着球从不同的方向反弹回来,接球时的位置和动作我们也会相应地做出改变,而这些动作它们都是循环持续性的,弹钢琴也正是如此,只有这样,我们在演奏时身体才不会僵住,才能让音乐的线条不断发展,将整首乐曲连贯起来。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肢体上的这些动作都是为音乐服务,应随着音乐而动,而不能仅仅只是肢体上的机械运动。这也是我们在学琴阶段必须要掌握好的演奏技巧。
像出现这样的较长乐句做渐强时(例3),整个腕臂的运动轨迹随着音乐的推动是一直向右上的。而腕臂运动的幅度应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来决定,音乐表现力越强,我们的动作幅度自然也就越大。当过了乐句的高点,情绪由高转低,整个腕臂的运动方向也随着由上变下。也就是说我们在练习这一首练习曲的时候,要学会充分运用腕臂乃至整个上身的协调和配合能力。钢琴家赵晓生说:“钢琴演奏中不存在绝对的垂直动作,整个演奏都是一连串的大大小小的弧线运动的连续,它总是伴以某种程度的水平动作作为缓冲”。涅高兹把手指比喻为在前方作战的士兵,把臂,腕,身体比喻为后方对前方的支援。根据这样的比喻,我们可以看出腕臂的协调和积极配合的重要性。
以上练习方法只是为了提高演奏这首作品的演奏技巧,而钢琴表演必须是一种全面体现的艺术形式,将情感蕴含在具体的演奏技巧和音符中,才能真正展现艺术的魅力。所以,为了更好地演奏这首作品,仅仅注意以上几点还是远远不够的,音乐中所包含的东西值得我们深刻探究。为了更好地演奏这首作品,在不断提升演奏技巧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性,这样才能增强表演的渲染力,充分展现它的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牧鑫)
参考文献:
[1]程一. 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连奏的训练要点[J].艺术研究,2014(3).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遒[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3][苏]涅高兹. 论钢琴表演艺术[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