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何对隐私挖掘乐此不疲?
2020-07-17
隐私问题频曝
2018年,国外媒体曝光了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数据分析公司及其关联的公司“战略通讯实验室”。称这两家公司窃取并私自保留了5 000万用户数据。此信息一出,引发民众的恐慌和反感,相关APP也深深陷入舆论的旋涡。
2020年4月,国外有两名小学生状告谷歌非法收集他们的声音、面部信息以及其他个人身份信息。除此之外,谷歌在未获其父母知悉或同意的情况下,非法收集和存储孩子的物理位置、访问的网站、在谷歌的搜索引擎中使用的每个搜索词、在视频网站上看的视频、个人联系人列表等其他信息。截至发稿前,当地法院受理了这项诉讼。
不论是“传统”的劫持信息库,还是科技公司对自家用户信息的“监守自盗”,隐私数据仿佛都像是“唐僧肉”一般,让企业对它趋之若鹜。挖掘隐私信息的背后,企业有着怎样的动机呢?
数据分析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客户
移动互联网时代,“ID”作为每一个遨游在互联网大海中的冲浪者的虚拟代号,具有与现实中的自己高度拟合的身份特征。
“透过想象与真实的心物二元,人们到底把什么样的自我,投射到符号构成的人生大屏幕上。”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在《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一文中,将互联网身份的去中心化与符号表达作为女性主义的特征为我们展现出来。换而言之,姜奇平认为在网络的一端,互联网的使用者通过自我主义去中心化的表达,逐渐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内,形成了与现实中最真实的自我高度重叠的身份。正是这种身份,可以使获得它的企业,精准定位客户,梳理客群,并基于此定制差异化的服务与产品推送。
为什么有些人在花呗上的额度只有2 000元,而有的人可以达到20万元?为什么相同的酒店,有些人在平台上看到的价格就比其他人要贵?为什么打开《携程旅行》,同样的五一假期,不同的人收到的推荐线路为何会有如此高的价差?这种在过去可能会被认为是带有歧视意味“看人下菜碟”的行为,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竞相亮剑的“千人千面”体验战场。而实现这一切的,正是基于对于用户日常隐私信息的挖取。
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用户黏性
“懒人推动了科技进步”这句曾经的戏言放到现在来看简直就是“神预言”。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人们进入到“衣来伸手”(网购)和“饭来张口”(外卖)的生活模式。甚至就连学习,都可以足不出户学贯古今。
在基本的吃穿住行问题都被互联网用光速解决的时候,人们更进一步的想法,是希望身邊有一个真正懂得自己需求的人,能够辅助甚至是代替自己思考,增加生活地体验感与幸福感。
互联网对于需求的敏锐嗅觉让企业们迅速抓住了用户的痛点。2012年8月,《今日头条》发布自己的第一个版本,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款不起眼的资讯APP,会在日后成为互联网举足轻重的存在。而“你关注的,就是头条”这一口号,也引起了所有人精神世界的共鸣。在今日头条后台信息获取之后的独特算法下,一款仿佛专门为“你”一个人定做的APP终于被你亲手培育完成。此后,一夜之间所有的公司都开始注重“算法”。用户的互联网轨迹被层层追踪,并整合分析。在优酷上刚刚看完《甄嬛传》,再跳转到贴吧、知乎、今日头条时,就会有与甄嬛传有关的信息推送到主页。
高度智能的信息识别与检索推送让用户大呼过瘾,而每一次精准投递的背后,都是APP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攫取。“刚给儿子读完童话,《当当》就给我推送了《小王子》。”某位年轻的母亲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而只要稍稍询问下周围的同事或亲戚,拥有类似经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诚然,APP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变得更加“懂事儿”,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APP使用者的用户黏性。现在的确也有很多用户更加享受越来越个性化的服务平台。但是他们好像也从未思考过,在这背后所付出的隐私代价。他们认为的“个性化”很可能是互联网场景下的“甜蜜地牢”。越来越雷同而具有狭见的信息层层包裹着你的ID,互联网的折叠效应发挥到极致。
在成为信息茧房中那只再也出不去的“残蛹”的同时,也成了被互联网轻易“看穿”的人。而被互联网看穿,未必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