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公平变味
2020-07-17王溱
王溱
最近沸沸扬扬的山东省“242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之事,搅动着无数人的心,好多人都不相信,怎么会这样呢?开始我也不相信,这种事如果有一个半个的并不奇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冷不丁出现个“品行不端”的,说起来也算“正常”,可现在是沸沸扬扬242个人啊。这让我想起当年上大学时,同班有个男同学,长相很显年纪,为人处事也很老成。自報年龄跟实际懂的那些家长里短极不相称:知道的太多!但谁也没往“歪”处想,更没意识到此人是冒名顶替者。直到临毕业前夕,有一次同学聚会,这位老兄喝高了,结果说出了令同学大吃一惊的“秘密”:他现在的名字不是自己的,是弟弟的。当年他超过了报考年龄,为了能上大学,他用弟弟的全套档案,取得了报考资格。他本人早已成家,且有三个儿子。毕业时这个同学分在县中学,全家因此“农转非”,一切如了“愿”。现在回想,这里面的猫腻一定很多,这位同学不可能说出详情,更不可能暴露操作的环节。但他确实是冒名者,这点无疑。另外他还曾炫耀地跟同学说,他弟弟在他考入大学后的第三年也上了大学。按正常情况,他弟弟的档案应该随着他转到了大学里,不应该再有档案了。毋庸置疑,有一条可怕的链条在起作用。至于他们用的什么手段,物质上的人情投入了多少无人可知,或许永远都是个“谜”。
我这位同学顶替的是自己的弟弟,并且他自己说考试成绩是真实的,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言外之意没伤害什么人,这也是他没被同学举报的重要原因。当时许多同学都在私下议论,觉得他一个农民出身,家里又有三个孩子,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不择手段换个“城市户口”也不为过。所以没人去找辅导员报告,或者到系里去反映。而现在被揭露出来的那242个顶替者,却是实实在在的“伤人者”,他们把别人的成绩变成了自己的,甚至把整个人都变成被顶替者,然后经过几年光阴,摇身一变成了另一个“我”,并由此改变了命运——自己的和别人的。这是多么“美丽”却又残酷的“蝶变”,听起来都令人发颤。
在我们国家,能取得一纸大学文凭无疑是人生道路上的闪光点。高考虽然年年都有,但在人们眼里依旧是人生发展阶梯的制高点,谁能登上去,谁就有可能展翅飞翔。尤其对那些寒门子弟来说,更心存极大的期盼。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中的许多人,把命运都押在了“高考”上,而另一些人却用一些手段和利益,悄然无声地改变和断送了他们的前程命运。
那些被顶替的学生,稀里糊涂被剥夺了应有的受教育权利不说,还被人为地偷换了整个人生。这是多么残酷的“惩罚”!有个好成绩有罪吗,模样长得有几分像就要遭受厄运吗,还是家里穷就该当别人的铺路石?!但现实是,这一切都被无形的黑手操纵在股掌之中。那些后来才知道真相的被顶替者,当初哭干了泪水也想象不到,自己即将成真的大学梦,是被冒名者“偷”走了。大学真成了永远的“梦境”——有些人再也无法实现。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那些操盘的黑手必须严惩,没有他们,冒名顶替者很难得逞。对那些受益的顶替者也不能手软。尽管他们当初还是“孩子”,但其“保护人”的行径他们肯定很清楚,对那些被顶替者造成的伤害,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此的“道德品行”,混迹在社会上,岂能做出什么真正的贡献,又怎能让人看到光明和希望?所以对这些人同样不能姑息,否则公平真就成了一句空话,公正也就变成了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