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击重庆:密织防控网络,迎战特大洪水

2020-07-17王煜

新民周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綦江汛情水文站

7月1日,洪水穿过綦江城区。

重庆,正遭受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轮洪涝袭击。

进入6月主汛期以来,重庆已经出现了5场区域暴雨,较常年同期翻倍,且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綦江和南川降雨量出现了历史同期的极值,多个区县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

6月,重庆共有135.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7.3亿元。其中,6月22日綦江河遭受80年来最大洪水,该市为此发出历史上第一个洪水红色预警。据预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重庆仍面临较大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面对如此局势,人们该如何防范?

历史上最凶猛的洪水

下北街菜市场紧邻綦江河,地势低洼,是今年夏天的汛情中綦江城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7月3日,雨水暂歇。当天下午,《新民周刊》记者在市场里看到,最靠近江边的一排店铺里,商户正抓紧清淤。他们从附近的小区的消防栓引来了水,对着地面、墙面、天花板四处喷洒,高压水柱冲击在各种物体上,发出刺耳的轰鸣;厚厚的淤泥被冲刷后形成滚滚浊流,裹挟着杂物排向河中;泥土味、潮湿味、垃圾味在阳光的烘烤下于空气里蒸腾混合。

回忆起大约十天前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57岁的蔡老伯至今仍心有余悸。他在下北街菜市场经营生禽,6月22日早上大约9点的时候,市场所在的古南街道遇仙桥社区的工作人员赶来通知各家店铺:要来大洪水了,赶紧撤离!

“那天下着大雨,早上8点,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到江边观察水势,发现来水凶猛,流速很快。加上之前得到的预报,我知道可能要来大洪水了。”遇仙桥社区综治专干王泽宇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9点左右,社区接到上级政府部门传来的警报:当天綦江河的洪水水位可能超过1998年的历史最高纪录!按照预案,对居民的转移工作马上开始。社区工作人员敲起铜锣,并用扩音喇叭向居民喊话,通知人们向高处撤离。

下北街菜市场是社区内地势最低、最靠近江边的地区之一,也是转移工作的重点区域。社区工作人员告知所有商户立即停止营业,让他们带上贵重物品尽快离开;并要求市场管理处切断所有店铺的电源,以防江水灌入后带电。在预计将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地段,工作人员拉起警戒线,禁止人们进入。

接到通知后,蔡老伯和家人马上把店里的东西往高处搬。店里的东西细碎繁杂,不仅有生禽,还有液化石油气罐、炉灶、各种盆盆罐罐……整个转移过程花了一个多小时。

6月22日,社区工作人员在洪水中营救居民。图片提供/遇仙桥社区

当天下午4时左右,洪峰通过綦江城区。蔡老伯在高处向下张望,河水很快越过江堤,把他们那一排商铺完全淹没至房顶,接着又盖过了更高处的一排商铺……原以为把东西搬到高几米的地方就安全了,他一看情况不对,又把东西再往地势更高处转移。

“水涨得太快了、太快了,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凶的洪水。”实际上,这样的汛情,他的长辈可能也没有经历过。这是綦江有水文记录以来遭受的最大洪水袭击,重庆为此发布了历史上首个洪水红色预警,綦江区10万群众紧急转移。

“往年夏天也涨水,但也就发一两次,而且最多涨到我们店铺地板的高度。今年已经涨好多次了,次次都很厉害。不知是怎么了。”蔡老伯一声叹息。临近傍晚,他的店铺基本清理干净了。店里的家禽等东西这些天都放在附近的一个临时找的地方,需要他们自己日夜看守,晚上他准备去换妻子的班。他的心还是一直悬着,因为接下来可能还有洪水。

汛情前哨站的坚守

东溪水文站是綦江河从上游贵州进入重庆境内的第一个控制性水文站,距离綦江城区30余公里,是监控綦江河汛情的前哨站。本轮汛情中的多次警报,就是依据这里上报的数据,再研判发出的。

7月4日下午2点多,当《新民周刊》记者在东溪水文站见到站长尹章文和工作人员吴静时,他们因为一上午都在忙着进行一系列观测,刚刚吃完中饭。汛期里,他们对24小时坚守在水文站废寝忘食的工作早已习以为常,今年的严重汛情之下,二人更是时刻绷紧了弦。

6月22日的特大洪水从当天凌晨开始显露迹象,早上8时左右,尹章文发现水位和流量开始快速上升。“快、猛、陡!”他一边这样说着一边把数据上报给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和綦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并决定把观测和上报水文数据的频率从一小时一次改为半小时一次。

“快看!”吴静一声惊呼。尹章文朝江中看去,江水中飘来一棵大黃桷树,巨大的冲击力把水文站设置在江面上方的缆绳挂断,带倒了缆绳连接着的雷达波流速仪钢架,这件本来可以方便利用的观测工具被毁。同时被挂断的还有悬挂着铅鱼的一条缆绳,平时流速仪也可以安装在这上面,现在无法使用了。“即使铅鱼的缆绳还在,当时的流速过快,已经不符合用它的条件了。”尹章文说。

流速是水文观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数据,他决定采用传统的浮标法来测流速。浮标法需要三人配合操作,他和吴静加上请来的一位有操作经验的村民,三人齐心合力,再用手工计算出流速。

左上:綦江区下北街菜市场,洪水退去后的淤泥杂物堆成了小山。左下:洪水过后的綦江河边,一片狼藉。右:綦江区居民在马路上晾晒被洪水浸泡的书籍。摄影/ 王煜

水位需要在测井房中的仪器里观测读取。平时高悬于江中的测井房的底柱,当时已经被江水淹没至离房间地板只有约1米距离的地方,吴静走进去时,整个房间都在江水的轰鸣中微微晃动。

“我们当时确实在跟洪水争抢时间。”尹章文说。浮标房离测井房、水文站办公楼还有一百多米距离,他们完成一次浮标法测流速后,又赶着跑回来测水位,跑进办公楼上报数据,再跑到浮标房为下一次观测做准备。那几个小时里,他们不断在奔跑。

“当时一心只想着要抓紧观测上报数据,没想别的。回头再看看当时的图片和视频时,才觉得真是十分危险。”尹章文和吴静分别已在水文岗位工作上工作了14年和10年,之前也从未见过如此凶险的洪水。他们记录的数据显示,在当天上午的约3个半小时里,綦江河水位猛涨7.79米。

6月22日11点38分,超历史最高值水位的洪峰经过东溪水文站。尹章文和吴静将观测数据上报后的12分钟,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经过研判后果断发出该市历史上第一个洪水红色预警,为千万群众的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两次大洪水过后,不少人为东溪水文站的贡献点赞。“其实,我们就是尽到了水文人应尽的职责。为防洪提供准确的判断,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是所有水文人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在做的。”尹章文说。接下来,他们还有更多的汛情要面对。

密织到底的防洪网络

近日的重庆,暴雨间歇来袭,一直没有远离。

7月3日,雨水暂停。北下街菜市场临江一排商铺外的通道上,堆积着许多碎石瓦砾、杂物淤泥的小山。商铺后临江的通道位置的护栏上、屋檐下,四处残留着洪水留下的垃圾,一片狼藉。

“你现在看到的已经是我们快清理完的样子了,洪水刚退的时候,还要恼火得多。”正在清理自己店铺的龙平(化名)告诉《新民周刊》记者,6月22日的大洪水过后,自己店铺前被几米高的淤泥堵塞,社区出动挖掘机做了初步清理后,他才能打开店门,自己继续清理内部。花了好多天的时间,终于清理得差不多了时,没想到7月1日又来了一场洪水,自己的店铺再度被淹。清理的活儿不得不再来一遍。

龙平的妻子用抹布擦拭店铺墙面,店铺里放着两个笼子,里面有十几只鸡鸭鹅。她说,这是刚刚进的货。洪水中,龙平的店里有几十只生禽来不及转移,损失了好几千元。“我们想尽快开业,毕竟还要生活。但要看老天安排,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她说。

7月5日,《新民周刊》记者在綦江城区看到,前一晚的大雨过后,綦江河两岸的人们抓住雨停的间隙,继续清除之前大洪水留下来的淤泥杂物。

6月22日遭遇史上最大洪水,7月1日又是一次较大洪水过境;根据预测,接下来的时间,这里仍有可能要面临大洪水,人们将如何应对?

在空前的防汛压力之下,社区工作人员紧张行动,但并不慌乱。“前期的气象水文预测分析提示今年会有超过常年的大洪水,所以我们在5月就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做了演练。”遇仙桥社区综治专干王泽宇说,预案中详细规定了当预测水位达到怎样数值时,社区就要转移相应的哪些区域的人员;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工、疏散的程序、物资的准备等,都有细致安排,因此大家心里有底。

遇仙桥社区有一名今年66岁的独居老人倪老伯,身体残疾只能坐轮椅行动,住在下北街菜市场内比较靠近江边的危险地段。“我们安排了专人一对一照顾他,接到警报后第一时间就把他转移到安全区域。”王泽宇说。老人在安置区域住了几天,其间的生活起居都由社区工作人员照顾,直到后者帮助把老人的住处清淤打扫消杀完成。社区里另一名70多岁的独居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妥善照顾。

临江的一家幼儿园也是社区的重点关注对象。王泽宇说,担心幼儿园本身的人手不够,社区派出工作人员到那里加速孩子们的转移。所有孩子都转移到安置场所后,他们再通知家长来把孩子接回去。

有些居民住在离江边稍远地段的五楼,在社区发出警报时,他们觉得洪水不会威胁到他们,没有离开。然而当这波引发了綦江史上第一个红色警报的洪水真正来袭时,他们看到江水很快涌到了二楼的位置,也开始慌了,发出求救希望离开。在蓝天救援队等力量的支持下,社区出动了冲锋舟等工具,把这些居民也安全救出。

洪灾过后,社区工作人员在道路清淤。图片提供/遇仙桥社区

在6月22日的洪水中,遇仙桥社区共安全转移300多户居民和商户、人数超过2000,无任何人员伤亡。随后7月1日洪水再度侵袭,社區同样做到了人员的安全转移。

为避免“大灾之后出大疫”,洪水过后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彻底的消杀。“洪水刚退之后是第一轮,清淤之后是第二轮,居民自行清理之后是第三轮。在允许商户或者居民回到曾被洪水淹没的房屋恢复经营或者生活之前,我们的工作人员至少要上门开展三次消杀。”7月3日凌晨3点左右,一名商户走进他在下北街菜市场里的肉类店铺准备营业。在这里值守的王泽宇上前确认,发现这家店铺在清理完成后还没有进行最后的一道消杀。他当即劝阻了这名商户,让后者一定要等待消杀人员赶来完成消毒。他说:如果居民在社区提供的消杀后还有自行清洗消毒的需求,社区也为他们准备了消毒药剂,居民们可以免费领取。

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淤泥和杂物,不仅填满了许多房屋也堵塞了道路,有些地段的淤泥厚度达到数米。社区出动了挖掘机先行,人力跟上,24小时不间断地清淤。王泽宇也在清淤的现场连守了两个通宵。主要的淤泥杂物清除后,社区又为商户和居民室内的细致清洗提供了消防水带和水枪,方便他们接上消防栓使用。

“这些工作都要做得非常细致,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社区的专职工作人员只有18人,但参加遇仙桥社区抗洪工作的人员最多时超过了700人。来自綦江区级政府单位、古南街道、武警部队、企业部门等地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团队,全力援助了抗洪工作。

“这两次大洪水过后,我们心里对什么是‘超1998年规模的洪水有底了。”王泽宇说。社区对之前的预案又做了完善,确保辖区内的每一个居民都有社区指定的工作人员来保证洪水来临时的转移工作,每个工作人员对自己负责的区域了解清楚。

在经历过的转移群众工作中,王泽宇和同事发现对群众告知“达到224米水位”“超过1998年水位”,有时并不能让他们对洪水的规模和严重性产生直观的印象;有些人不愿转移还需要工作人员反复劝说,延误了转移时机。因此,他们对水文部门提出了建议,希望能把原先只设置在靠近江岸区域的水位标线也在地势较高处设置一些。这样,以后通知群众转移时,他们只需要看看预报的水位在什么位置,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受到的威胁有多大。

两次洪水虽然已过,但汛期没有结束,暴雨还在持续;社区对应急方案的完善、对物资的检查,这些工作一直在反复进行。现在,社区所有工作人员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就算再有更大的洪水来,我们也有信心把它防住。”

猜你喜欢

綦江汛情水文站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汛情形势严峻,各地受灾严重
前进中的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
郭家屯水文站单断沙关系分析
草坝水文站两种蒸发器对比分析
汛情严峻,环保部门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国家防总: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超常汛情
韩府湾水文站报汛方案
市针灸学会组织“綦江行大型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