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变塑造内生动力
2020-07-17王永先
王永先
从2018年6月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到2019年4月的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次来到青岛,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形成我国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
这意味着,今天的青岛,已经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它將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国家战略叠加赋能下,青岛迎来了发展的机遇。而在风云际会、无限生机的当下,作为开放创新的绝对“主角”,作为创造经济繁荣的力量源泉,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的企业和企业家们也同样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有太多的事需要自己办好,其中,把企业的事办好,把创新的事办好就很重要。青岛在新平台、新机遇面前,一方面努力为企业和企业家们营造适宜发展的“热带雨林”,一方面又让企业家们走出企业看企业,走出青岛看青岛,提升企业融入高平台的能力,增强企业创新求变的内生动力。
寻找不足,努力求变
比对兄弟城市,政府看到的是自己对于产业的谋划,展望新产业、展望全球发展趋势的不足,规划新产业的引领投入政策不及时、不鲜明,在规划的层面上多,落地的层面上太少。
学习全国优秀企业,青岛企业家们发现自己的全球化视野还有差距,对世界潮流、产业发展潮流关注不够,把握不到位。企业家资本的意识不强,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深,运用资本的力量整合市场资源、优化配置要素的能力还不够高。
“我们的步伐慢了,我们的锐气减了,我们的牌子也不那么亮了!几乎一年被一个城市反超,那些过去在我们后面的都从我们身后跑到了我们前面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话一针见血。
徘徊和焦虑的现状虽存,创新和求变的勇气更强。
在一系列国家战略力量的“加持”下,围绕着城市的跨越、企业的发展,青岛用新思路、新打法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发起15个攻势,提出“学深圳、赶深圳”,重点领域的改革攻坚释放了体制机制活力。围绕着企业恣意生长的“热带雨林”环境大刀阔斧,锐意进取。
建平台,青岛吸纳具有平台性质的行业头部企业和企业平台,与国内培育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创业服务机构创业黑马集团合作,打造独角兽全生态加速示范基地。
促产业,青岛组织召开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大会,华为、科大讯飞、腾讯、商汤科技等15家头部企业共同发表共同体宣言,联合在青岛开展人工智能科技应用创业培训,把人工智能的上下游打通整合起来。
迎资本,青岛打造全球(青岛)创投风投中心城市,出台“青岛创投风投十条”,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首期120亿元已开始运营。
求创新,青岛鼓励企业提出创意,政府研究论证完善后,就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发展项目推进。青岛本地的独角兽企业伟东集团策划的“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已经被采纳并开始推进实施。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岛重新焕发了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生命力。青岛已经不再满足海尔、海信、青啤等“五朵金花”,而是培育成长出成批的、成片的新的金花。鼓励有创新力、有实力的企业创意策划发展成为100亿、500亿、1000亿销售规模的新金花。这是青岛的使命,是身处其中千千万万青岛企业和企业家们的使命。
打造“舒服”的营商环境什么是营商环境的“舒服”?
王清宪这样解读:让企业家感到舒服,是政务服务生态的至高境界。舒服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如鱼在水,就是如沐阳光,就是既“亲”又“清”。建设一个尊重市场、敬重法律的政府。
青岛把每年11月1日设立为“青岛企业家日”,出台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35条措施,让企业家感受到政府的诚意和决心,增强干事创业、突破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目前,青岛在16个经济管理部门都设立了市场配置促进处,专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政府效率,凡是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政府就要去培育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
青岛着力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为企业家“站台”是干部的责任和义务。推行顶格协调服务企业制度,政企联手整合资源,成全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创业。
同时,政府还坚决纠正“新官不理旧账”行为,集中开展党政群机关履约专项清理,聘请优质律师事务所帮企业兑现优惠政策,旗帜鲜明鼓励“民告官”,从法律层面确保政府制定的政策、做出的承诺得到兑现。
青岛还在完善一种机制,就是对重点发展的行业,鼓励引导成立行业协会、商会,邀请他们的主要负责人列席党委政府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给予等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发言权,给他们专门设置发文“户头”,让他们及时看到有关政策文件,构建政企之间真正开阔畅通的“绿色通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真正读懂企业,读懂企业家,青岛全方位、大批量、持续地选派干部到深圳的大型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体悟实训,挂起职务、当起职员,向企业和企业家学习,使服务企业成为青岛干部的条件反射、行动自觉。
企业家过得越“舒服”,政府推进市场化的步伐就会越快,全社会市场化的理念就会提升,全社会尊重企业家、尊重财富创造者的氛围就会更加浓厚。
显现创新力量
在资金、人才、技术、平台等各类“阳光雨露”下,青岛的创新创业效应开始显现。
我们看到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如海尔、海信、青啤、中车四方创新继续领跑全国。海尔COSMOPlat领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抓住了互联网后半场的机遇,围绕多个行业、企业打造全新的集群生态,为众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高成长性企业的创新品牌逐渐叫响,以杰华生物技术、青岛日日顺、 伟东云、聚好看、少海汇、中加特等为代表的独角兽企业在生物医药、智慧物流、教育科技等产业领域均显现了强劲的创新能力。
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青岛港、蔚蓝生物、中创物流、惠城环保、国林环保、高测股份等公司成功IPO,掀起了一股资本的洪流。
战疫期间,青岛的悟牛机器人、青医远程医疗、声智AI电梯语音控制系统等若干科技产品快速投放到抗疫一线,展现出青岛近年来支持“硬核”创新创业的实力担当。
6月11日,有青岛经济界奥斯卡之称的“青岛年度经济成就奖”如期绽放。虽遭遇疫情的洗礼,但表现优异的企业依然韧劲十足,充分显现了高起点、高平台的机遇前的青岛企业和企业家们创新求变的力量。
猜你喜欢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