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技术行业调查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0-07-17周玲艳梁雪莲唐辉武梁红张雅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生物技术人才培养

周玲艳 梁雪莲 唐辉武 梁红 张雅君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引导,知识成果日新月异,产业变革和结构调整加速。生物技术俨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产生了对生物类专业人才新的需求。通过对广东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需求和面临的问题以及毕业生就业前景等相关问题的调查,提出对生物技术人才培养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物技术;行业调查;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走过整整五年的高速发展期,生物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可谓有目共睹。同时,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十分强的学科,伴随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许多与生物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因此,对生物类专业人才产生新的需求。

广东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近两年来,随着广州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壮大,广州国际生物岛岛内已形成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干细胞、基因测序与检测、健康管理等五大产业集聚格局[1]。最近五年,深圳生物产业以年均16%的增速快速发展,涌现出了迈瑞、海王生物、海普瑞、翰宇药业、华大基因、北科生物、微芯生物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良好品牌知名度的创新型企业[2]。我校生物技术教研组组织2015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就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需求和面临的问题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等相关问题,在广东生物技术类公司进行了行业调查,为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探索生物技术专业多方向发展,以满足生物行业的多层次需要提供参考。

一、行业调查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企业基本情况

本次的行业调查主要以面访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所抽调的40家生物相关单位以私营性质企业为主。其中私营企业占84%,中外合资占16%。企业员工100人以下的占37%,100~500人的占53%,1000人以上的占10%。大部分单位属于中小型企业。

从企业研发状况来看,拥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生物企业占37%,且大多数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进入产业化生产的成果数量不多;其中还有部分生物技术公司以销售生物类产品为主。

从员工学历结构来看,拥有高学历(硕士、博士)占行业人才总量不到7%,主体员工群学历集中在大专、中专层次上,本科学历员工数量稍次之。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岗位,学历要求硕士及以上文凭,而销售、行政、生产检验等岗位,大专或本科文凭即可。

(二)人才主要来源及需求

从企业人才来源渠道上看,高校是企业人才的主要来源,约89%的企业选择从高校招聘人才;其次为企业内部培养,约占73%;选择从其他企业引进的占32%;另外选择从海外引进人才和国外专家的则分别占16%和21%(见图1),并且这部分的企业一般都是中外合资企业。

从企业紧缺人才看,80%以上的企业表示研发技术人才最为缺乏,其次是营销人才、生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其他。目前大多数生物企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高层次研发人才紧缺,研发力量相对薄弱,公司规模较小。大部分公司表示缺少具有较强的生物技术基本知识的管理和营销人员;对于成立时间短、需要充足资金发展的公司则更需要销售能力强的人才。

总体来说,生物技术领域人才需求较大,高层次研发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最为缺乏。

(三)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

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最为关注的几个因素依次为:学历、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工作经验、专业背景。调研企业中有47%认为目前高校生物人才专业技术不够强,缺乏创新能力和抗压能力,多数职位要求需具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背景;31%的企业认为其综合能力培养不足。大多数企业认为高校生物人才应该具备科学的思维,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抗压能力,兼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些岗位还需要良好的英语书面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满足国际化要求,对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企业的校企合作情况

本次抽调的企业中,63%的企业表示与高校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21%的企业表示为学校提供了参观学习机会,16%的企业表示没有和高校建立任何人才培养合作关系。高校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必经途径,是高校内部和外部资源有机整合的发展过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同促进。政府和协会应发挥主导作用,采取鼓励性措施,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资源平台,加强引导培养平台建设;学校应制定合理的高校生物技术行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管理改革工作,积极主动地寻求市场需求,搭建多元化参与、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平台;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构建有效的培训体系,积极促进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一)以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

切实瞄准区域行业人才的专业背景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广泛调研和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科学构筑“通识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四大平台课程,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体系。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确定合理的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模块课以及实践教学的比例,适当减少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确保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相关课程建立课程群,统筹规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避免教学相互脱节、教学内容重复的弊端,加强与现代农业、生物产业相关知识的内容,教学中强调生物学科前沿进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基础理论引导,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教师科研引领、创新竞赛激励等方式鼓励学生创新,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坚持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讨论和实验,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二)以能力导向的实验体系改革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将原来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分散性小实验进行整合,开设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增进现代生物探索性实验,扩大创新性实验的覆盖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实验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实验所需药品由自己提交计划、领取,试剂需要量由自己计算,然后自己配制,实验过程自我完成,老师起监督指导性作用,甚至一些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开放实验室独立完成,自主分析实验数据并做出相应结论,实验自主性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改革同时,学校应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师资力量的配置以及实验室管理的完善。

(三)以校企合作的平台建设

深化教育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3],学校依托行业广泛建立基地,大力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实习实训,与企业合作建设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实践教学基地,以保障实践教学效果。整合资源,校企联合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4],企业融入与高校合作的人才建设大系统,储备和选拔人才,同时,企业发挥优势,积极促进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模式的相关制度,重视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信息的相互反馈,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增强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感,健全实习考核机制,扩大和强化企业兼职实习实训指导人员和高校双师型師资队伍。加强科技合作,高校拥有大量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企业与高校的科技项目合作,一方面为企业解决了研发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则促进了高校成果的技术转化,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搭建了有效平台。

(四)以人才需求的分类培养

根据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分类培养体系,为学生学业发展和就业提供更多途径,同时,人才更贴切企业所需。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有就业、考研和自主创业,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可分为“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和“创业型”培养方案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研结合,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加强创业教学,开设生物产业MBA综合类课程等方式,强化综合实践教学能力和跨学科学习。同时,对于“创业型”来说,在实践环节增加创新创业项目的学分要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小班化、个性化教学,导师制思维引导和科研训练,校—所联合培养,推动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对接。

(五)以德育教育的职业道德培养

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高校毕业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抗压能力欠缺。本科生毕业工资大概在3500~4500元,在广东珠三角消费较高,因此出现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从管理和经济上均给企业带来了极大影响。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德育教育,课程思政,专业教育与职业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自觉地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爱岗敬业、立业创业、实现集体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活动中、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学会与人共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宽广的胸怀,做到自信而不自负,谦逊而不自卑,敢于迎难而上,正视挫折和逆境,要顾大局、识大体,全面提升职业道德素养[5]。

参考文献

[1]陈思勤,朱伟良.广州国际生物岛:剑指生物产业创新高地[J].发明与创新,2017(4):20-21.

[2]安建军.深圳生物产业为何走在全国前列[J].中国经贸导刊,2015(10):70-71.

[3]郭剑雄,潘玉华,黄先洲.校企共建科教并举打造茶产业特色专业品牌的职业教育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7(2):248-250.

[4]杨永利,郭守军,杜颖青,邱美兰,蔡舜霞,管乔中.校企合作打造地方院校生物技术特色专业——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8(6):90-93.

[5]武晓华.当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9(9):49-51.

猜你喜欢

生物技术人才培养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浅析林业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