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环境素质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0-07-17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素质意识环境

卓 康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 引言

21世纪的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传染疾病在全世界蔓延,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并制约人类的发展,到4月底,新冠疫情在国外仍呈蔓延趋势,全球每日感染肺炎疫情的确诊人数不断攀升,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万人,仍看不到战胜疫情的拐点。这场重大灾难危及生命及健康,也影响到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

虽然对新冠疫情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众多科学家莫衷一是,但引发和影响疫情的环境因素应引起反思,人类了解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动物吗?我们已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护耐以生存的地球了吗?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如此重大,而现状显示人类的环保行为还跟不上世界发展的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国民环境素质已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高校作为重要的科学知识教育和宣传重地,对高职生进行环境知识普及、环保习惯及技能培养具有优势,并负有重要责任。

高职生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创造者,他们是否了解环境知识,是否具备环境素质,能否保护和解决环境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未来。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对她们进行环境教育,不仅关系其自身环境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将对幼儿环境素质的启蒙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因而意义尤为重要。

本文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四川幼专)学生为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目前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环境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环境素质培养策略。

2 调查基本概况

2.1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2.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调查,专业层次上选择了学前教育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两个专业类别,年级层次上选择了毕业年级。

2.3 调查问卷设置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20道题,分别从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三个内容入手,于2019 年12 月分别在两个专业实施,网上发放调查问卷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回收率97.3%。

3 调查分析

3.1 环境知识

针对环境知识的调查设置了七道题,环境知识题包括世界环境日、白色污染、垃圾分类、三废等基础性知识,也有地球熄灯活动等环保知识,其中5个问题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掌握环境基础知识方面两个专业学生的水平相差无几,他们的差异性表现在对垃圾分类和白色污染种类的理解上,体现了文科与工科学生涉及知识面的不同。除了在世界环保日、地球熄灯活动这2个问题的正确率基本接近以外,其余3个问题均为工科生的正确率大于文科生。

总体情况表明,参与调查的学生具有一定环境知识,对一些热点环境问题了解情况较好,这与生活中学生对接触到的热点环境问题较感兴趣,新闻媒体对此宣传较多有关。但环保方面的知识还相对比较欠缺,有些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表1 对环境知识问题的回答正确率(%)

3.2 环境意识

针对环境意识设置了七道题,在“对日常是否注意环保问题”的回答中,80.5%的学生经常关注环保,但也有19.1%的学生偶尔关注;在问到“是否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可降解循环使用的塑料”时,75.4%的学生表示愿意,有6.1%的学生不愿意,还有18.1%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是否愿意,表现出对环保问题意识到其重要性,但不知自己是否能正确环保的矛盾性;这在“你认为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环境吗”的回答中也得以体现,有64.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能改变环境,7.5%的认为不能改变,27.6%的学生不确定;“你懂的环保知识多吗”的回答中,75.7%的学生认为懂的环保知识太少,需要学习。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环境意识,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但不确定自身行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表明还需加强环保知识学习及实践指导。

表2 对环境意识问题的回答赞成率(%)

3.3 环境行为

针对环境行为设置了六道题,调查结果如表3。

表3 日常生活环境行为表现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产生了较大差异,在环境意识调查中平均94%的学生赞成垃圾分类,但37.2%的学生却经常随手丢掉外卖快递包装;当教室和寝室无人时,仍有37.6%的学生从不随手关灯,说明没有养成节约用电习惯的学生比例较高,而在环境知识问答中,无论文科工科专业,平均80%以上的学生都知道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说明学生有一定的环境知识,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但并没有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寝室一水多用问题的回答中,有高达78.3%的学生从不一水多用,回顾我们中小学的自然、生物、地理课程,几乎都会涉及水资源主题,可知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短缺严重这一知识并不缺乏,但却不能身体力行地节约、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说明学生的环境行为能力还落后于环境知识,环保能力有待加强;仅有9.5%的学生会购买环保产品,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价格要高很多,作为还无工作的学生大多会选择同类型价格低的产品。这表明当环境保护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大部分学生不能从长远角度出发,为保护环境而牺牲个人短期利益。

调查参加公益环保活动,做环保志愿者的结果显示,8.9%的学生经常参加,15.4%的学生从没有参加过任何公益环保活动,表明学生公益环境活动参与度远低于他们的环境知识掌握度和环境意识认知度,保护环境仅停留在口头支持,环保行为滞后。

4 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整体具有较好的环境素质,同时也存在较弱的环境行为能力问题。部分学生环境意识不太明确,环境行为有待提高;在不同专业中,除了环境知识掌握程度略有差异,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方面差别不大,均有提升空间。

同时,目前高校环境教育与保护环境所需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和行为指导不够,校园仍存在乱扔垃圾、长流水、长明灯等环境知行脱节现象,还存在受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影响下的铺张浪费,缺乏集体和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淡薄等观念和行为。

根据本次调查,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前教育学生的环境素质,提出三点建议。

4.1 营造校园绿色环保良好氛围,强化全体师生的环境教育意识

学校应制订环保制度,规范管理师生环保行为,建立高素质的环保师资队伍,提高师生的环境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环保参与意识,整合全校力量,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形成环境教育良好氛围。

4.2 加强学科间交流,形成合力,全力培养学生的环境素质

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内容涉及广,如化学、生物、地理、法律等,在没有单独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现状下,可将文科和理工科教学教育有机整合,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避免简单重复,完善环境素质培养的全面性。

专业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教育”的第五点说到:“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形成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和习惯。”结合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肆虐,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环保的基础知识和具体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讲解如何正确防控病毒、科学治疗,日常如何敬畏自然、爱护野生动物。实践引导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环境素质高的人才。

4.3 开展以环境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比赛活动,组织鼓励学生参与环保社团活动

举行系列实践活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纪念日期间学生会组织系列环保活动:展播环保影片和摄像;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书法、海报设计、征文、变废为宝手工技能和知识竞赛;组织开展诸如垃圾分类展、污水处理厂参观、河流污染调查、认养绿色植物、环保专题讲座、环保技能宣传展示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育和宣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加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

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改变我们对环境的认识和态度,要警醒防范类似新冠疫情的重大灾难,高职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能力是可以培养提高的,高职教育中不能让环境教育缺席,让我们行动起来,力所能及地让地球更好,让环境更优,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安全。

猜你喜欢

素质意识环境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环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