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象学背景下重庆老旧街巷界面更新探析

2020-07-17林永杰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7期
关键词:金碧正街街巷

林永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1 引言

街巷空间是城市生活的载体,是城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不仅调节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从功能上也赋予了社区更多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此展开。无论是居民的自发性改造或是专业人士的介入,都在开展着大量的实践。本文从现象学角度入手,具体研究城市中街巷空间的界面的演变,探究其发展的脉络和改变,从现象出发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期从中得到可参考的、有前瞻性的街巷空间界面形式。

2 对街巷空间界面和现象学的认知

2.1 街巷空间的空间形式

重庆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发展充分尊重地形,依山势而开。盘旋而上的道路,分台而设的用地,层层叠叠建立在山体之中的建筑,都是山地城市空间和风貌的体现。沙坪坝老旧社区建设年代较早,充分尊重地形地貌,形成了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城社区街巷多维空间。街巷在垂直的维度上延展,同时不同的台阶形成了不同高度的空间节点;街巷在水平方向上延展,则会沿山势跨越不同的等高线。街巷空间在横向和纵向不同维度相互交错,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网络,沿着山势顺应地势。街巷的空间在纵向以步行的功能为主,同时有不同的节点把控着空间的节奏。在横向上则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以间为单位的空间,经过自发的和渐进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山地街巷空间。

2.2 街巷空间的构成要素

街巷空间的构成主要以点、线、面构成。面,是街巷空间的界面,具有很强的限定功能;线,是街巷空间的节奏,同一空间类型或是母题构成了街巷空间的节奏;点,是街巷空间中某些具体的设施,强化了街巷空间的生活感,象征着街巷的标识,是最明显的特色。街巷空间的界面担负着老旧居住社区的认知功能,形成街巷的特色,构成人们对街巷的印象。街巷空间可以归纳为底界面(道路界面)、侧界面(建筑界面)和顶界面。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节点是在城市中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人们往来形成的集中焦点”(图1)。

图1 街巷界面类型

2.3 以现象学为背景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是研究体验(experience)和知觉(consciousness)的结构(structure)的哲学,现象学一词是由希腊语phainomeno(现象)和logos(逻各斯,理法,理性)所构成,意指对各种现象及其显示方式予以说明和分析。与现象学最为密切的词是“意向性”

(intentionality),即表达人们所拥有的关于某个对象的意识(图2)。

图2 现象学研究方法

由此,基于现象学的视角,有学者提出一种创新性导向的城市设计概念生成框架,主要步骤为:缺席意向→充实意向→意向中止→范畴意向→意向解析。①缺席意向指的是在头脑中构架一个对场地的设想,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新的场地的判断;②充实意向指的是在进入到场地后根据现状对自己之前判断的修正;③意向中止是从感性的角度剥离,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根据对象的特征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获取场地的本质问题;④范畴意向指的是从对象的特质出发提高到理念;⑤意向解析指的是对设计理念再次剥离抽象,为具体实施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在几个步骤中,一步一步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且不可分割,是一种很有效的现象学分析方法。

3 实地调研与现状分析——以金碧正街为例

3.1 基本概况

金碧正街源名为“小街”,在民国时代改称为金碧正街,与喧闹的磁器口毗邻。该段街道两侧的房屋沿街南侧主要以一至两层为主,北侧以二至三层为主。中间为宽5m 的步行街,街道D/H(街道宽度与临街建筑高度)基本在1 至0.5 之间,满足步行街的尺度,空间较为狭窄,但是不会压抑,反而有古街古巷的宁静感。金碧正街主街长240m,顺应地势布局,西端的入口需要从平安大道旁一条小路进入,东端入口通过一条小桥与磁器口正街连接(图3)。

图3 家庭日常沿街化,步行空间,商业空间,休闲空间

3.2 街巷更新的发展

从最开始的街道形成,居民大多以一层的平房为主,材料上选用了砖瓦木的组合,展现了巴渝民居的风采。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居民需求的不同,金碧正街的“颜值”也历经了几个时代,从居民自发性从需求与功能入手,到后来外界介入式更新,都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特点(图4)。

图4 街道纵向人的行为示意图

3.2.1 功能优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巴渝民居已经不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和生产需求,所以一部分有条件的居民将自家房屋推倒重建,以砖砌为主,辅以部分木结构,以二层和三层为主,形式上完全脱离了传统民居,但是还是延续着街巷的肌理。这个阶段的房屋更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条件,房间的层数和面积都有所增加,房间的采光性也很大程度提高。但是存在一个问题是房屋的立面基本没有考虑,基本只是一层抹灰,无其他装饰。所以从街道的界面上来说,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肌理。

3.2.2 兼顾美学

该阶段的街道更新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原有的房屋上增加了瓷砖贴面或是其他颜色的粉刷,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做到自己认为的美感。还有一部分推倒重建的房屋虽然和上一阶段的房屋形制一样,但是砖的砌法有所考究,在形式上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传统的地域性。总的来说,该阶段的街巷自发更新有美学方面的思考,但是限于自身的文化和经济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3.2.3 仿巴渝民居

该阶段的街巷更新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再大的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想要恢复原有的街巷文脉肌理,单一地从别处生搬硬套,笼统的将巴渝民居的柱式与墙体特点粉刷到原有建筑上,虽较上一阶段居民自发的更新来讲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从街巷的独特性来说,该方法会使金碧正街与别的老街趋同,不能体现其独特性。

3.2.4 外来业态主导

随着重庆的旅游业不断发展,磁器口的热度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金碧正街的发展,现有5家民宿和青旅在街道中营业,根据调查了解到,都是非本地居民,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流,因为经营用地都为原有房屋的改建,为金碧正街带来了活力和新的美学特征,为街巷的更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图5)。

图5 街巷空间更新发展

4 街巷界面更新策略

4.1 不同活动类型的兼顾

如扬·盖尔所述,必要性活动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自发式改造的街巷空间,一定是已存在必要的活动为前提。来看金碧正街不同时期的不同活动,在街巷以步行为基础的条件下,为人群的活动提供了空间,从单一的居住和交通功能的单一模式,逐渐发展为居住、交通、商业的复合模式。功能的置换和改变同时也造成了空间的改变,街巷空间由于是内向的,而对界面的要求也是满足街巷内的美观法则。但是当商业空间逐渐摄入之后,街巷内部和外界的交流更多,界面所需满足的人员更加多元化。

4.2 多元统一的立面改造

从金碧正街来看,街巷的立面整体比较单体,正立面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特点,侧立面较为单一,基本没有装饰,仅有最低需求的窗。建筑立面的材质虽然有不同时期的特点,但是整体比较老旧。可以有针对性的系统性改造,商用的建筑鼓励多元化,给出建材使用导则的背景下发挥多样性,充分展示吸引力。而居住建筑的改造尺度相对应该更加统一,具体在即通过采用适当的建筑材料于建筑立面外围构筑亲和性较强的附加物,丰富侧界面的层次。或是通过正立面的门前绿化打造来丰富建筑立面,但不对建筑的本体下手。街巷空间的底界面,即铺地,具有导向性的功能,组织和引导居民和游人转换方向。

4.3 外来业态和老街的多元化界面

老旧街巷的本体还是以居民为主的生活化空间。首先,需要尊重居民日常生活习惯,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使空间使用、空间特征、空间构成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需求保持一致。同时,传统的街巷还需要进入新的业态,以外来者的身份对街巷中的一些建筑进行改造,丰富了街巷的业态,带动老街的居民提升生活水平。

5 结束语

从现象学角度出发,对街巷空间文脉的感知更为深切,具有“人情化”。随着城市建设中的改造更新逐步深入,更多老旧街巷空间会进入我们视野。

猜你喜欢

金碧正街街巷
校园穿新衣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将英烈记心间
边走边唱
专属影音室,独享沉浸式观影环境 重庆金碧天下私人影院
如梦似幻金碧赋彩——贾楠工笔重彩绘画赏析
雨中的街巷
锁虚空
老城区街巷整治后评价工作体会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