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复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2020-07-17申艳慧李培润王雯龙孙红涛唐欣荣
申艳慧,李培润,王雯龙,孙红涛,唐欣荣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胃黏膜层变薄、胃腺体萎缩减少,或伴肠上皮化生或伴异型增生为特点[1]。本研究基于该病发病以脾胃虚弱夹痰夹瘀为基本病机,据机立法创制健脾复胃颗粒,该颗粒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8月-2019年3月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肝胆脾胃病科诊治的8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4~75岁,平均(48.24±15.68)岁;CAG病程1~15年,平均(6.74±2.56)年;Hp阳性29例。治疗组男性23例,女性17 例,年龄23~78 岁,平均(49.83 ±13.98)岁;CAG病程1~12年,平均(6.58±2.86)年。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中华医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3],符合脾胃虚弱夹痰夹瘀患者纳入观察。
1.2.2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在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肝胆脾胃病科就诊的患者,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②不同意接受上述治疗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内外科严重疾病者;⑤胃黏膜癌变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健脾复胃颗粒,每袋9克,1次1袋,1日3次,温水冲服,连续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为1个月。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每日3次,每次6片,连续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为1个月。
1.4 观察方法:所有病例在安全指标检查的基础上,治疗前后行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积分变化和临床症状积分。
1.5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3]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5,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镜下表现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镜下表现积分均高于治疗后;治疗后镜下表现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积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病理积分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黏膜变化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萎缩性病变,是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多数认为与HP感染、十二指肠液反流、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以及自身免疫有关[4]。该病起病隐匿,初起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临床表现以胃脘部满闷不适为主且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中医结合辨证施治CAG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和优势,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病证结合的方法,基于该病发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据机辨证应用健脾复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改善了临床症状,延缓了病情的进展,而且较大程度上逆转了癌前病变状态,其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2.5%。
CAG归属于祖国医学“痞满”范畴,其发病机理多为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职,生湿为痰,痰郁日久化为瘀血,瘀毒内蕴,加之外邪入侵,致使本病发生[5]。尽管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可能还兼有肝郁、阳虚、阴虚及湿热等情况,但脾虚痰阻血瘀是该病产生发展的基本病机[6],其中痰瘀阻络为其发生必要条件,而毒邪为其发病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上述病因病机,据机立法自拟健脾复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方中炙黄芪携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共为君药,以健脾益气、升举阳气、助脾健运而升清,清阳升而浊阴自降;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为臣药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助脾健运,防止壅中;黄芩清中焦之热,蛇舌草清热解毒以防突变,二者相伍,能加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以防痰瘀内生,滋生癌毒,阻断痰瘀毒邪酝酿;三七活血化瘀生新,修复胃黏膜;神曲、谷芽健脾助运,消食导滞,腑气畅达;干姜温补以防久服苦寒药物败胃。健脾复胃颗粒以益气健脾为主、活血解毒为辅,补中有消、扶正祛邪[7]为其立法依据。
综上所述,健脾复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改善该病的中医临床症状,增强胃肠动力,促进修复胃黏膜损伤,以防痰瘀内生,滋生癌毒,阻断痰瘀毒邪酝酿,防治胃癌发生,疗效确切。今后应扩大样本量,结合现代理化检测,观察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