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CRBSI的作用
2020-07-17徐琼辉
徐琼辉
(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在临床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广泛应用于ICU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可大大增加医疗成本,延长患者住院时间[1],降低生活质量。为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患者CRBSI中的作用,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护理方式,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4~75岁,平均(67.95±6.22)岁;2例患者为颈内静脉置管,28例患者为锁骨下静脉置管。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5~77岁,平均(68.30±6.12)岁;3例患者为颈内静脉置管,27例患者为锁骨下静脉置管。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格无菌操作置管,置管成功后每日消毒导管周围皮肤,及时更换输液器并妥善固定导管,若发现异常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
(1)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组员均由本科室高年资、高职称护理人员组成,上岗前予以必要培训使其掌握集束化护理的概念、方式及意义等,提高组员工作责任感。
(2)针对CRBSI发生情况展开集中讨论,提出ICU患者发生CRBSI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查阅资料、借鉴兄弟单位相关经验并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具体如下:①根据患者输注液体情况决定输液装置更换频率,如非营养液可3~4d更换1次、肠外营养液6~12h更换1次,若患者机体基础条件较差,则在更换可能滋生致病菌的液体药品时将输液装置一并更换;②每日评估患者导管、机体状态,及时拔除不必要的导管,降低CRBSI发生几率;③指派专人监督集束化护理小组组员工作情况,如手卫生、无菌操作等,发现异常及时纠正,此外可设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提高组员工作积极性;④选用抗菌导管,导管接口需使用乙醇棉片擦拭,固定物采用2%氯己定贴膜;⑤导管穿刺避免选择股静脉,首选锁骨下静脉,其次为颈内静脉,注意尽量避免紧急穿刺,严格执行最大屏障保护;⑥定期组织全体组员集中培训,提高对CRBSI预防意识及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待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住院时间、两组护理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利用由本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比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涉及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效果等评价项目,得分(0~100分)越高则满意度越优,其中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80分以上为十分满意,满意率=一般满意率+十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住院时间
观察组平均住院(12.12±3.11)d,对照组为(18.09±3.99)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为23.33%(7/30),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ICU患者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治疗提供便捷,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病情发展较快,发生CRBSI概率高,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加重医疗负担,降低治疗效果,影响预后[2]。
集束化护理强调全方位护理的概念,是一种规范化的职业行为,广泛应用于ICU患者预防CRBSI中能够规范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流程[3-4]。给予ICU患者集束化护理,每日进行评估,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时拔出不需要的导管,降低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由此可得,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CRBSI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