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20-07-16刘雅敏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分层走班转化策略学困生

刘雅敏

摘  要:数学学科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逻辑推理与抽象理解能力,这导致数学成为最容易出现学生个体差异的学科,以至于数学学困生的现象越来越广泛。分层走班制度下的数学课堂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指导思想,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高效教学,旨在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从针对性教学计划、个性化教学指导、搭建学习自信平台、调整教学材料与课时四部分入手进行教学分析,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部分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走班;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7-0088-02

学困生是指在心智水平正常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受到个人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致使学习效率与质量难以提升,最终演变为学习困难的现象。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除去他们个人主观因素,还因为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是因为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方向。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数学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出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应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根据他们的学习特性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通过个性化指导、实行鼓励政策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脱离学习困境,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习效果

分层走班制度能够促使学生在个人最近发展区中不断突破自我,进而得到个性化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认真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同课异构的形式为学困生选择符合他们学习特点的教学内容。据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即让他们根据个人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层次分明的学习目标,通过阶梯式的学习任务中逐渐填平之前的漏洞,并在完善基础知识体系后继续提升个人能力,争取走出C班。在教学方法上,C班学生仍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知识灌输,这是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不能给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保障,为了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经历多次挫折,教师应从“灌输”入手,让其夯实基础后再培养其“领悟”能力。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在教学本课知识前,先带领学生复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这一步骤旨在于帮助大家巩固旧知,填补之前的学习漏洞,随后,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由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开展后续教学奠定情感基础,接下来,笔者借助Flash动画引导学生认识勾股定理基础概念,让他们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原则。考虑到学生的能力限制,整节课教学内容都为基础知识,以期他们能通过夯实基础,转变为积极的数学学习观念。

2.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实现对学困生的个性化指导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便利,新媒体终端设备以网络资源为载体,以信息平台为传播媒介,其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灵活多样的优势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满足了现代学生对电子设备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汲取信息环境中对教学有益的元素,为学生构建趣味性更高、内容更广泛、互动性更强的信息化教学。由此出发,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构建教学资源库,让学生根据现有学习进度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再通过网络平台向教师请教或与同学探讨,这种打破传统时空限制的教学方式对实现学困生的个性化指导切实存在积极效用。

每个人都存在兴趣与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学习效率也不尽相同,教师便可制作微课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微课通常为一个5-10分钟的教学视频,这种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契合学困生学习效率较低的特点。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这节课时,笔者便将“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关系”这部分重点知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反复观看的形式完整理解知识细节。此外,学生还可在班级群中與大家讨论疑难问题,笔者也会根据他们问题的不同进行个性化指导,如此借助网络平台交流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单独面对教师时产生的紧张情绪。

3.为学困生搭建增强自信的平台,优化学困生的负面心理状态

对于学习效果不佳的学困生而言,他们往往会在次次落败中丧失学习自信,并逐渐形成抵触学习的负面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形成以后,就需要教师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并及时地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他们提出合适的建议帮其解决问题,尤其是对于成绩上升后离开C班,却又发挥不稳定下滑回来的学生,教师应抚平他们因此诞生的敏感情绪,给予他们更多人文关怀,通过为学生搭建增强自信的平台来促使他们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使之逐渐形成全新的学习面貌。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都会逐渐地提高,这对于解决学困生问题是一件非常有用的利器。

学困生往往在课堂中表现地胆怯又敏感,他们在面对教师提问时会产生恐惧感,因此,教师在转化初期应提出一些确保学生能回答出的问题,由此来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如:笔者在教学“概率”这个知识点时提出问题“如何解释‘今天篮球赛我们有七成机会获胜这句话”,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出“表示有70%的概率获胜”,在学生得到肯定与鼓励后,教师便可循序渐进地提升提问难度,促使他们在多次被认可后建立起坚定的学习信心。此外,在综合学习评价中,教师应结合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个别性评价,以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合理评价中建立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

4.重视给学困生教学材料的选择,根据能力合理调整课程时序

在分层走班制度下,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安排更适合B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便需要教师在A班与C班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材料与课程时序,以避免他们出现“教学内容无效”和“教学内容过难”的现象。在学困生居多的C班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由此来为提升其数学学习效率奠定基础。因此,在C班中,教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衔接,构建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过渡蔓延的知识脉络,以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渐满足现阶段教学进度,并在由易到难的课程时序中慢慢理解并内化新知识。

分层走班模式下的学困生教学应格外注重课程教学的循序渐进,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知识时,笔者首先用小学数学中简易方式和七年级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式两部分知识点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花费一部分时间将这部分的重点知识再大致讲解一遍,以帮助大家运用现有数学思维重新理解这些知识点,为本节课知识学习奠定理论基础。由于本节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属于重点内容,笔者便在后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整体认知效率为他们设置了更多课时安排,并将教材中的例题转化为更易理解的题目进行知识点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应试教育机制下,數学课程作为主要考察科目,学生的数学成绩不佳会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他们的整体考试成绩,影响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这切实为当前数学教师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制定长期教育计划,帮助学生逐步填充原有漏洞,在日积月累的有效指导中促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总结学困生在学习中的缺陷与障碍,积极探索矫治学困生的规律,运用鼓励政策引导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而后再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以促使他们逐步走出学习困境,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婷.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1):232-233

[2]陈松.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89

[3]康依依.初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分层走班转化策略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浅谈分层走班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太平路中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