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
2020-07-16张礼华
张礼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立足新课改的三维教育目标,紧密结合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3-0198-0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渐受到重视。当前,中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应当立足新课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育目标,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以及信息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而就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应试化的教育思想束缚,导致信息技术课程依然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学生的信息素养低下,综合应用实践能力不高。本文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极其解决对策。
1.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1.1错误的教育理念影响了教学的发展。
当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错误的教育理念,是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种是信息技术“过时论”和“无用论”,這种理念认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而学校的教育以及设备设施等总是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正是因为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使得很多教师认为将落后的知识教给学生是无用的,这就是计算机知识“过时论”、“无用论”产生的根源;二是信息技术“无师自通”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技术时代,从小便接触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以至于在面对电子产品时,孩子往往比大人还“精通”。同时,现在的Windows操作系统,很多软件都有相关的操作说明,学生如果想要学习,完全可以结合自学软件以及相关的操作说明等进行操作,这就使得一些人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无师自通”的,课程的设置缺乏必要性。笔者认为,无论是“无用论”还是“无师自通”论,都是一种片面的教育思想,是对信息技术课程认知不够全面产生的错误教育思想,而这样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健康发展。
1.2重理论而轻实践。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笔者在信息基础课程教学中发现:重理论轻实践的信息技术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论化的层面,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学校的基础设施薄弱,导致计算机配置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计算机配置不足或者是配置水平低下的现状,导致学习难以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而仅仅依靠“听”,没有实际的操作,学生将难以把握知识的真谛,最终不利于其信息综合素养的提升。
2.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而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则将学生适应于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由此可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也应当本着教育改革的思想,不断改革创新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发展学生信息核心素养。
2.1转变教育理念,重视信息技术教学。
针对当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错误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在学生综合素养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改变错误的认知和教育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强化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达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2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知识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一些理论化的知识点:如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介绍,很多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容易因知识的乏味而昏昏欲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效地改变过去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进而达到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目的。
2.3重视实践操作,提高应用实践能力。
知识的学习,以应用和实践为主要目标。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学以致用,方能实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而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操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发展其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课程,给予学生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把握知识的精髓,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应用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信息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当深入分析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革创新,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屹,刘美娟,周平红,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评估———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