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心阳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观察

2020-07-16许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6期
关键词:针灸

许鹏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心阳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心阳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2组病人的情况无统计学差别。治疗组予针灸配合桂枝甘草汤加减,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悸、胸闷、气短、焦虑、寐差、肢冷、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脉象在治疗后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针灸配合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心阳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脏神经官能症;针灸;桂枝甘草汤;心阳虚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6..03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心脏神经症,以心脏不适为主要表现。其临床特征是心血管症状和神经系统疾病相结合。患者的主观感觉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呼吸急促等,但尚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影响心脏的疾病的临床证据,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均未见阳性结果,且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该疾病的临床危害主要表现为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精神负担。在严重的情况下,影响日常生活。长期的心理疾病可能导致器质性心脏病[1]。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惊悸”、“郁病”范畴。本文采用中医疗法,将心阳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针灸配合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心阳虚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80例心阳虚型心脏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28~58岁,平均(38.25±4.15)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3.5±1.5)年;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30~55岁,平均(37.5±5.5)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4.0±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且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心悸、胸闷、气短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且出现和变化与心里因素密切相关;焦虑、寐差、乏力等神经衰弱症状;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主症:心悸,胸闷、气短;兼证:焦虑、寐差、乏力、肢冷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或结、代。

排除标准:有心脏器质性病变者;排除肝、肾、脑等器质性病变者;排除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者;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药予桂枝甘草汤加减,基本方:桂枝18 g,炙甘草9 g。随证加减,水煎取200 ml,顿服。针灸选穴:神庭、百会、膻中、内关、神门、通里、关元、三阴交。神庭、百会采用电针刺,接华佗牌电针仪SDZ-Ⅱ型,疏密波,强度以能耐受为度;关元采用温针灸;其余穴位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次,每日两次,口服、谷维素片20 mg/次,每日3次,口服、艾司唑仑片1 mg,每日一次,每晚睡前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脉象的改善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1)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制定。①显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明显改善,症状评分下降超过70%;②有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有所改善,症状评分下降超过30%:③无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无改善,症状评分下降低于30%。总有效率=(总病例数-无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2)患者脉象改善判定标准:参照《临证脉学十六讲》[5]并自拟评分制定。脉象正常者0分,脉象异常但不典型者2分,脉象异常且典型者4分[6]。

(3)患者不良反应主要类型包括食物下降、恶心呕吐、皮疹瘙痒、腹泻、转氨酶升高。为实验统计分析提供基础[7]。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数据以%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在改善单项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两组患者脉象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脉象在治疗后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兩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躯体障碍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因素与本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其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虽然药物治疗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但都有各自的禁忌症,长期服药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出现症状反复或加重的现象,导致患者难以坚持服药。

中医学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心悸”、“郁证”范畴。张仲景《金匮要略》:“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认为前者因惊而脉动,后者因虚而心悸。临床中以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为主症。常伴有胸闷、焦虑、寐差等症状。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等扰乱心神所致。治疗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行气化痰、养心安神等为治疗大法。

桂枝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篇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太阳篇》[8]:“心为阳脏,而汗为心之液,发汗过多,心阳伤,其人叉手自冒心,里虚欲为外护也。悸,心动也,欲得按者,心动筑筑然不宁,欲得按而止也。是宜补助心阳为主,桂枝、甘草、辛甘相合,乃生阳化气之良剂也。”故可见桂枝甘草汤证心悸的病机为心阳随液外泄,以致心阳虚损。治法为温通心阳。方中桂枝辛甘性温,入心助阳;炙甘草甘温,益气补中。二药相伍,有辛甘合化、温通心阳之功。心阳得复,则心悸可愈。本方为温通心阳的祖方,药味虽然简单,但桂枝用量较大,并且一次性“顿服”,故疗效显著。临床治疗心阳虚损之证,常以此方为基础加减:胸闷、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者加茯苓24 g,大枣20 g;肢冷、气短、面色苍白者加制附子6 g(先煎40分钟),党参12 g,黄芪15 g;焦虑、寐差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先煎30分钟)、远志15 g、甘松12 g。头晕目眩、动则加重、恶心呕吐者加白术15 g,茯苓24 g。

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有较好的效果。神庭属督脉,神即神明,庭即前庭,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9]。针刺神庭具有醒脑开窍、镇静安神之效。百会是督脉穴位,在头顶正中,是各经脉阳气汇聚之处,针刺百会有补脑益髓、升提阳气等功效,对改善中枢神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有直接调节作用。神庭、百会采用电针刺,可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气血循环,叶忠亮等[10]证实电针刺激神庭穴有镇静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关元为任脉经穴,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温针灸此穴具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作用。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理气和中、镇静止痛、养心安神,《备急千金要方》:“凡心实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林华等[11]指出针刺内关可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状循环的血流,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增强心室收缩和舒张力,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膻中为任脉经穴,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有行气解郁、宽胸理气之功效。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通里为手少阴心经之络穴,又别走手太阳小肠经,二穴针刺用补法可补心通阳,镇静安神;配伍三阴交健脾益气,调补肝肾,滋阴养血,宁心安神,为气血双补之用,故三穴共奏温阳通络、培土制水之治。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中药能明显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理想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治疗期间还应避风寒,畅情志,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规律生活,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13-1614.

[2] 王永炎,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2-26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1版,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30-31.

[4]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5] 姚梅龄.临证脉学十六讲[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0-57.

[6] 李晓丽.炙甘草汤治疗心悸(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8.

[7] 张 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80例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醫药,2018,37(6):47-48.

[8]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M].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8.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0.

[10] 叶忠亮,傅志华,蔡 云,等.电针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1026-1027.

[11] 林 华,易受乡,林亚平.针刺改善冠心病心脏功能的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2,15(4):86-88.

猜你喜欢

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因地制宜的中国针灸——“糖针——舒适化针灸”后记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