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的逻辑生成
2020-07-16武晓光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为问题的逻辑起点,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和基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新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为目标追求,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分配需要为价值诉求。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诠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新时代;收入分配;发展;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7-0067-03
合理的分配能够促进生产的进步,稳定社会的和谐。在当今中国,体现公平正义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能够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浙江、上海工作时就提出“跳出浙江看浙江”“跳出上海看上海”的研究问题大思路。本文试图在习近平总书记“跳出”思路的指导下,“跳出分配去看分配”,把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研究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逻辑背景下,探索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的内在逻辑,跳出就分配而论分配的思维圈子,从整体上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
一、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的时代之问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的逻辑起点。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内涵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化,人们对收入分配的要求从以往单纯的获得向获得感转化,从单纯的收入数量分配向收入质量分配迈进。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增速几乎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位居第一,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比重继续提高。同时,我国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也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笔者查阅了国家统计局从2014年到2018年近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公报中可以看到,近五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虽在逐步缩小,但差距依然很大,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4年的2.749到2018年的2.685,五年来城乡收入差距仅仅缩小了0.064。最高收入的群体和最低收入的群体差距一直在10倍以上,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扩大了0.26倍。2000年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居高不下,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截至2017年,一直在0.46以上,收入差距的拉大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格局没有得到解决,导致在分配时资本与劳动相比较,劳动报酬在分配中处于弱势,比重较低,城乡之间收入、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习近平指出尽管“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1]如何破解这一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难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时代之问。
二、问卷之解答——推进高质量的发展,化解收入分配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2]。习近平认为分配问题归根结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带来的。发展的问题只能用发展来解决。把分配问题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大逻辑下来破解是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配问题上历来就不是单就分配而论分配,而是认为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40年代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就说过,“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在1875年4月底5月初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通过对未来社会分配问题的论述,进一步指出了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对按需分配的必要性,“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
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对发展影响分配也都做过论述。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说“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5]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中指出了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去解决分配问题,他说,“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
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经济发展,分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7]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还需通过发展来解决。习近平指出在分配问题上我们要坚持“两个增长”“两个提高”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但同时我们也要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居民收入增长,这两个增长相辅相成,同步进行;在发展中,我们必须坚持通过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劳动者的诉求,对于劳动者报酬也要相应的提高,这两个也要相辅相成,同步进行。在发展中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在发展中实现人民群众对收入分配合理、有序的需求是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的显著特征,它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分配质量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缓,经济增长下行的原因在于我们原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动力急需调整和转换。如果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动力不能及时调整和转换,那么我国经济就不可能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那么同时就很难把可供分配的产品做好做大,更谈不上进一步改善分配上的不公平问题。高质量的分配方式直接取决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高质量发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但对我国当前高质量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质量的提升。从分配的角度而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现在我国人均GDP达到9 000美元,正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在这个爬坡过坎的非常时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依靠只能是创新。“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1]。协调、绿色、开放负责把增长起来的经济总量做优做好。换句话说,协调、绿色、开放,从不同的角度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要使人们获得更好的收入分配获得感,必须全方位协调城乡、区域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做出最优抉择。高质量的分配不仅仅是物质收入的提高,如果经济发展了,收入也提高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大家整天生活在雾霾中,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居住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小康、那样的现代化不是人民希望的。”[8]只有讓人民群众生活在天蓝气新,水碧食安,环境宜居,鸟语花香的环境下,人们才会感受到发展的环境效益,人民才有可能从分配中进一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分配的质量效应才能体现出来。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如何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发展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维护我国发展利益,更好地造福我国人民是开放发展理念的目的。
共享发展则是解决怎样分配蛋糕的问题。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他就有可能要威胁社会稳定。共享发展就是从发展目的上关注发展起来的成果如何分配,是共享体现公平正义还是少数人独占而贫富不均。“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共享发展实质上解决了分配的价值取向问题,显然是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不断地做大“蛋糕”,同时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也可以把做好的“蛋糕”分好,更加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使人民群众产生更多的获得感。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改善分配的质量提供动力
我国目前分配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造成这些问题有周期性的、总量性的,但结构性矛盾是最突出的问题所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在实体经济方面,主要是供需失衡;还有金融和实体经济在结构上失衡以及房地产和金融经济在结构上失衡。“三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最终影响了人们收入分配的获得感。过高的房价更是对人民群众已有收入的一种变相掠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进而推动经济增长。”[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引导分配结构相应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6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转方式调结构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变了,分配结构就会相应变化。如果转方式调结构进程顺利,中等收入群体必然随之扩大。”[1]
(三)全新定位市场和政府关系,为改善分配提供体制保障
由于要素配置扭曲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中产生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而要素的配置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和市场与政府在配置资源上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有关系,这属于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最大化发挥市场功能就是在资源配置中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为避免市场的极端化,政府也要发挥恰到好处的调控作用,在经济发展中有机结合市场和政府二者的功能。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会带来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有序化,所以在分配问题上政府就要扮演重要的角色,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安排上的作用。政府在分配的制度安排上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做宏观经济稳定的棋盘手、公共服务的促进手、公平竞争的保障手、维护市场的监管手,推动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的促进手,市场失灵的弥补手等,政府在再分配调节上要更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方面做出更多制度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分配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的分配,我们的分配格局调整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基础上的调整。在分配原则上,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在分配体制机制上我们要完善按要素分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民群众的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在具体措施上,我们也要在再分配调节机制上通过政府职能手段比如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来加以完善,在处理分配问题要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上去考虑,要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我们的发展成果在惠及全体人民需要上不但要更多而且要更公平。“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1]
(四)建设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为改善分配确定目标
建设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的目标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使我国稳步迈进高收入国家之列。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对现代化经济体系涵盖的七大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涵盖了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这七大体系建设中就包含了建设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其他六大体系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都从不同层面优化和保障了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建设。
其中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为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建设提供了体制保障和基础;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建设提供了动力保障;协调联动、优势突出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为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是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建设的品质保障;竞争而有序、开放而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平衡而多元、高效而安全的全面开放体系是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建设的实现条件;体现效率、促进公平是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七大体系建设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分配和生产、交换、消费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一样,习近平总书记把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看作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实现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必须与其他六大体系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最终实现人民群众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在收入分配上體现社会公平正义,促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逐步缩小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
三、解答之归宿——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合理收入分配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1948年合著的共产主义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9]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的最终价值诉求就在于破解我国新时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政府与市场功能角色上全新定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和基础,达到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的目标追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蕴含着其分配思想的显著特征,它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尊重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实践者,同时,人民群众又是先进生产关系的构成者,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发展,分配也是人民群众的分配。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从我国新时代人民群眾的现实需求出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需求为归宿,创新性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分配的时代命题,诠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收稿日期:2019-11-14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项目”(18JD710026);2018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40年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TJKS18-019)
作者简介:武晓光(1974-),男,河北邯郸人,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