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企法律风险管理发挥企业法律顾问作用

2020-07-16孙春生

法制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法律顾问依法风险管理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行依法治国、加大司法改革力度的前提下,提出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如何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本文结合企业特点和工作实践做了初步探讨。指出了当前部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公司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了建议。作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把十九大关于依法治国要求落到实处;二是正确认识法律风险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的关系;三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处置机制;四是加强法律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依法治企;国企法律风险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企业法律顾问作用;企业法律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2.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17-0206-02

作者简介:孙春生(1970-),男,汉族,山西静乐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法律。

十八大、十九大对依法治国和加大司法改革力度提出要求,2016年3月22日通过的《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强调,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在企业设立法律顾问,是落实全面依法治企的举措,也是维护企业利益的需要。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处置机制,推进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法律风险防控,不断提升公司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提高公司依法治企水平,是法律顾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更好地落实十九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三重一大”决策中的作用,对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进行梳理,针对发现的管理漏洞,进一步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企业风险防控,提出改进意见,是落实依法治企,发挥企业法顾问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一、当前部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结合实际,分析企业特点,在落实依法治企过程中,主要的法律风险问题存在于法律风险管控、重大项目决策,法人授权管理、合同管理、诉讼和非诉讼等方面,通过对比整理,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部分企业法律风险管控范围不明确,法律事务范围不清晰,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有待改进。在法律事务管理风险上,重大项目落实中各部门间的配合责任有待明确;在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制度管理上,管控范围、管理方式、基层单位法律事务范围有等改进,专业审核范围、专业审核依据有待明确;董事会、经理层、法律事务部门、业务部门、全体员工各自的职责、分工需进一步明确。

(二)法人授权审批流程、复核事项需优化和改进。

(三)合同管理中仍存在的风险。如:合同管理制度中对各层级、各部门职责仍需进一步明确;合同管理流程需进一步优化;合同范本的分类、分级有待完善;合同文本需建立标准化体系;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涉及对风险节点的管控,合同履行状态因网络化管理无法切实了解等。另外,在以上问题中,合同文本审查质量主要取决于法律顾问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四)诉讼和非诉讼风险,在提前防范、积极应对的同时,主要是诉后循环改进的加强,及时进行案件分析、案情总结,提交董事会,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是避免法律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企业法律事务人员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将法律顾问人员配强、配齐、配优,是进行法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有力前提。

二、对加强公司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的建议

(一)把十九大关于依法治国要求落到实处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优势。201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其中第十五条规定:国有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委(党组)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者经理层作出决定。研究讨论的事项主要包括:企业资产重组、产权转让、资本运作和大额投资中的原则性方向性问题。作为国有企业,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开展,这一点是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根本。法律顾问要围绕企業安全生产经营等重点工作,参照法律顾问职责,做好本职,按要求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决策、企业章程、董事会运行规则制定及其它事项的处理中,提前防控法律风险,有效维护企业合法利益。

(二)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法律风险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的关系

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公司法律工作必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从被动防控、疲于应诉、疲于应付的状态脱离出来,变被动为主动,变应对为管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不限于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现实或潜在的法律纠纷问题,还包括运用一般企业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方法和法律方法来解决企业经营发展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应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法律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不限于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现实或潜在的法律纠纷问题,还包括运用一般企业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方法和法律方法来解决企业经营发展问题。二是增强法律意识,从部门管理入手,做好法律风险防范。从整章建制,建立管理标准人手,加强制度考核,要求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办事;从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入手,增强干部职工法律意识,使依法办事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

(三)进一步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处置机制,推进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法律风险防控处置机制。通过法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形成法律风险清单,为下一步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二是实现制度管理化。对照法律风险清单,完善公司制度和流程,做好政策落地、制度落实工作。

三是逐步实现管理制度化。严格执行风险预警、风险报告、风险追责,实现全员参与的全过程法律风险管理,初步建立法律风险管理体系。

四是建立健全法务管理精细化制度体系。增加实际操作流程的细化准则,并延伸到基层单位。特别指出的是:结合当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完善补充知识产权制度方面做好調研,制定相关规定。

五是从服务中改进管理。改进法律事务管理的标准化流程,主要措施:一是改进对法律意见书、法律审查、法律调研、中介机构合作的标准流程;二是改进优化合同管理流程;三是对合同履行过程设计风险节点管控。

(四)落实普法依法治企制度,加强法律宣传,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法律工作人员素质

加大宣传,结合普法要求、单位实际,做好规划和落实。有效利用各种平台和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开展全面深入的法制宣传,提高干部职工依法治企、依规办事的意识和自觉性,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树立法律风险意识,树立依法合规做事的意识;加强培训,以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为基础,以法律工作人员培训为重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切实提高法律顾问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体素质提升上下功夫;严格考核,通过制度落地,实现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原则,以企业发展需求、企业问题、企业目标效果为导向,建立法律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持续开展法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形成法律风险清单,并以此为依据,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和流程;加强风险管理,通过风险预警、报告、追责机制,实现全员参与的全过程法律风险管理,有效防控法律风险。

构筑防范风险的屏障,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结合企业实际,有计划、分步骤实施风险防控,减少或避免经营环节中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在具体落实中,坚持事前预防法律风险、事中控制法律风险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的原则,以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为基础,以完善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为根本,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以合同管理为抓手,以处理纠纷、诉讼为补充。通过推行信息化、完善绩效考核及加强与其它管理部门协作的方法,全力筑牢法律风险防控的篱笆,为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加强风险管理,在具体实践中要明确一个原则:防控重在辨识和化解。作为法律顾问工作者,除在重大决策、重要经营行为、业务管理中提供法律意见,对法律授权书、合同范本、合同签订履行等进行必要的审查、管理,做好法律风险防控外;更应注重日常管理,通过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源进行识别、判断、开展风险评估,并对发现的每个法律风险源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应对办法,以化解企业可能或已存在的法律风险。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变被动为主动,为切实维护企业利益,提升公司自身征信及信誉,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法律顾问依法风险管理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关于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几点思考
实行法律顾问制度 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
正视企业法律顾问的应有价值
中建项目法律顾问制度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