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7-16徐梦婧黄婵罗娟陈琪杨德华
徐梦婧, 黄婵, 罗娟, 陈琪, 杨德华
有研究报道,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8年,由于医疗服务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群期望寿命增高,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在未来的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可能将突破4.8亿,超高龄人口(80岁以上老年人)预计将突破1亿[1],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亟需养老服务的有效支持。在我国老年健康需求与医疗支持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在对国内外尤其是成都市养老服务产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课题组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拟筛选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估工具对老年人健康进行信息采集及分级,最终考虑将社会养老模式类别与各层次医疗支持资源进行结合。为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不同养老模式下不同能力的老年人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了解不同养老模式不同能力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提供医疗资源及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四川省崇州市三种不同养老模式下的115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男性年龄≥60岁,女性年龄≥55岁,排除完全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并获得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问卷法进行横断面调查。老年人综合能力的评估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量表[2],该量表包含一级指标共4个,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等4个方面,共22个条目。根据能力的大小进行分级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得分越高则能力越高,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得分越高则能力越低:后3个指标进行反向赋分后,将22个条目相加得到老年人能力总分,得分越高则能力越高。以部分中位数为界,将老年人分为能力低与能力高两组。老年人生命质量调查采用SF-36量表中文版[3],包含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共计36个条目,同样将反向条目反向赋分后,分别计算总分,得分越高则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越高。该量表全面概括了生理、心理、功能以及主观感受等方面的健康概念,易于操作,被广泛应用于生命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疾病负担评估、卫生政策评估等。
1.3 质量控制
本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完成,在调查员的指导下,协助被测人员自行填写,由质控员复核、检查、及时补漏,确保问卷合格。
1.4 统计方法
将老年人生活质量(躯体与精神质量)及综合能力评估得分离散为二分类变量(高低两组)进行分析,使用频数、构成比对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养老模式、不同综合能力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描述,使用卡方检验对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养老模式、不同综合能力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推断。使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的核查双录入,使用SPSS 23.0完成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本研究调查的三种不同养老模式中,医疗机构老年人40人(34.8%)、养老中心35人(30.4%)、社区养老老年人40人(34.8%)。调查人口年龄最小的55岁,最大的95岁,70岁以下49人(42.6%)、70~80岁老年人37人(32.2%)、80岁以上29人(25.2%),平均年龄73.7±9.4岁。男性58人(50.4%)、女性57人(49.6%)。
2.2 老年人躯体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2.1 一般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影响本调查显示,居家非独居的老年人躯体健康明显高于居家独居和机构居住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对躯体健康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一般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影响 n(%)
2.2.2 不同养老方式和综合能力对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影响分析显示,来自社区养老的老年人躯体健康高的比例明显高于来自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能力较高的老年人躯体健康高的比例明显高于综合能力较低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养老方式对老年人躯体生活质量的影响 %
2.3 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3.1 一般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对一般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精神健康影响的分析可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居住情况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2 不同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综合能力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通过不同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综合能力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分析显示,不同养老方式对精神健康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综合能力对精神健康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一般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 n(%)
表4 不同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 n(%)
3 讨论
生命质量包含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方面。由本次调查可知,对于躯体健康方面,老年人居住状态、养老方式、老年人综合能力对其影响均有意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无论独居还是非独居,躯体健康均高于养老院居住的老年人;而选择医院养老或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躯体健康明显低于社区(包含居家养老)养老的老年人,这与蔡吉梅等[4]在三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命质量生理评分中社区养老得分最高的研究结果一致。国内也有研究指出,机构养老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脆弱性显著高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其整体健康更差[5]。社区养老较其他养老模式躯体健康更高,这与他们在熟悉的环境得到家人照顾和朋友陪伴的同时,还可享受社区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有关。社区养老因为兼有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又避免了两者的短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养老模式[6],在对老年人的躯体健康方面发挥巨大优势。单纯的机构养老不能很好地解决社区养老居民面临的困难,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机构养老本身发展不够成熟,尤其是部分地区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机构建设尚未完善;另一方面,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还存在很多弊端,如资金无保障、床位缺乏、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分布不均等[7]。因此,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丰富,应该成为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策略。在随后课题的研究中,应将重点放在研究社区养老的需求上,分层级提供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医疗资源,以及其对老年人躯体健康、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方面。
与躯体健康方面研究结果不同,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对于精神健康方面,一般人口学特征、养老方式、老年人综合能力上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这与其他研究得出的居家养老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集中养老者不同[8]。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居住安排与老年人精神健康后果也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9-10]。也表明可能在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相似,有其共性。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理、精神特点各不相同,而综合能力程度不同的老年人则又表现出不同的躯体、精神状态程度。“居家、社区、机构”是根据老年人接受服务的地方来划分的,是三种基本的服务供给方式[11],仅仅按照服务场地来提供分类服务是不够的。任何一种供给方式中,都还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分级来满足养老需求协作服务,才能满足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因此,在后期的正式研究中,需要对老年人进行分层、分级地干预与评估。以养老方式进行分层,并分别在综合能力评估后,按照不同需求给予医疗干预措施,以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