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16陈莉
陈 莉
(四川省南江县实验小学 四川 南江 636600)
小学数学中创设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往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如何能适当的创设和有效的运用情境教学是值得每位数学老师思考的。
首先,情境的创设要生活化,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民币的教学中设计模拟购物这一环节。师:同学们了解了人民币之间的一些简单的互换。这些知识在你买东西的时候就能用得上了。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小商场。(课件出示商场。)1.小商场里有什么商品?它们分别是多少钱?生:气球1角钱,铅笔2角钱,橡皮5角钱,笔记本1元钱。2.如果你有1元钱,让你买你喜欢的商品,你最多买几个?生:买气球可以买10个,因为1元里有10个1角。生:铅笔可以买5枝,因为1元里有5个2角。生:橡皮可以买2块,因为1元里有2个5角。生:可以买1个笔记本。3.如果你有1元钱,把它都花光,买不同的商品,你怎么买?生:5个气球,1块橡皮。生:3枝铅笔,4个气球。这一活动的设计通过让学生在“小课堂”中体验大生活。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
其次,情境教学的创设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因而数学情境化设计在数学课程构建及教学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堂教学中,对同一问题的情境创设,根据数学问题的来源和应用环境,可以是多样化的、丰富的。然而,有些情境过于追求“游戏化”、“儿童化”、“故事化”,从而显得“花哨”,课堂看似活跃,却没有立足现实,失去数学的本质,偏离教学目标。曾有这样一节关于《倒数的认识》教学案例,老师提出怎样理解“倒”,问题一出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接着老师提出“呆”倒过来是?学生回答是“杏”。“吴”……在大量的倒着说字和词后引出课题“倒数的认识”。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老师在倒字上做足了功夫,但我有一点思考:这位老师是否有点偏离“倒数”的真正意义。
再次,情境教学的创设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若想让学生乐于去尝试,善于去发现,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合适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如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一课时,学生对整理和分类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在班内挑随机选几个有一些相同特征的孩子到台前,让其他孩子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他们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孩子们积极参与,开动大脑,有按性别分,衣服的颜色、是否扎辫子、是否穿裙子……,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
最后,情境的创设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课上创设的情境首先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感到亲切,容易引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比如说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时,一位老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老师买了新房子了要装修,客厅的形状是长方形的,要铺地板砖,请同学们帮忙计算面积。创设这个情境时没有较好的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这样就不太容易引发孩子的求知欲,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创设有效的情境能扩展学生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很好地发挥出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当然,创设情境只是一个教学手段,要绝对服从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做到既要有“数学味”,又要有“生活味”。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想提高各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就必须认真地钻研教材,充分地了解学生,精心地创设情境,合理地运用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在情境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