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行麻池

2020-07-16陶安永

民族大家庭 2020年3期

文/陶安永

春日里,山青树绿,光影明媚。我们深入谷底,行走麻池,追寻往日的印记,穿行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隧道。

麻池又叫麻坑,深藏在山谷里,属喀斯特峡谷地貌,是我的家乡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一个独特而神秘的地方。

发源于团结村6 组的朱家河和发源于5 组的腊溪在麻池交汇。遗憾的是朱家河的水流着流着消失在上游旦家坡河谷,腊溪的水流着流着消失在麻池南面的水田湾。在麻池的核心地带看不到清澈的河水流过,空有干涸的河床。夏天涨大水之后,才可以看见河水淙淙流淌的动人景象。我的梦中,常常浮现两条清澈的河水流过麻池的四季。

蜂桶

错落分布于麻池山边的蜂桶成为麻池的一大亮点。一个个蜂桶站在四根木桩搭起的小平台上,盖着玻纤瓦,瓦上压着石头,有的穿着棉衣,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威武的勇士。或成排并立,或自成风景。蜜蜂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勤采春天的花蜜,绝不辜负春光。

野生的油菜在土路边上扬着金黄的花朵,有的甚至生长在干涸的河床,给麻池画上一抹耀眼的色调,成为生动的风景。

马桑树扬着褐色花絮,一树树张扬在毛路旁的坎上,虽不是名花名树,她们的春天一样精彩热烈,享受着深谷里自由自在的春天。

麻池曾有3 户人家,不通公路时搬走1 户,现有两户,常住1 户。

廖家屋场,已成废墟。主人已在城里建起漂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日子。唯有石头垒起的厚实的石墙,讲述着人世的沧桑。一个蜂桶站在屋场地基的石墙上,成为一道让人浮想联翩的风景。这个屋场上产生过铁骨铮铮的军人,产生过追求笔锋和间架结构的书法家。

松哥的新居正在建设之中,尚未完工。他在城里做电器生意。心的一端连着市场,一端连着家园,在商业和农耕之间转换。

表叔两老常年居住麻池。表叔会一手好木工,经过专业培训,专家级别,擅长土家民居建筑。他家房子装得美观舒适实用。住在养人的青瓦木房,适度耕作,喂两头猪,几只鸡,一只犬,一只鹅。“汪汪汪,嘎嘎嘎”,偶尔的犬吠和鹅叫,打破麻池的寂静,荡漾着山谷里的人间烟火。农闲时上山采箬叶,可以得到不错的收入。自由安排春夏秋冬,过着世外桃源一般的田园生活。表叔和松哥系叔侄关系。

远嫁湖南的小草,从小在麻池长大,留下难忘的童年记忆。她在异乡劳作之余,常常写诗写词写散文怀念麻池。家乡人称她为麻池“余秀华”。她给麻池取名童川,她的母亲(我喊姑婆)给麻池的两座山分别取名“莲花山、犁头山”。在文章中,她常常提起这两座山,以此纪念她儿时的美好记忆和对故乡的深情思念。

小草的父亲(我喊姑嗲dia,平声)是一个文化人,也善于经商,堪称儒商。年轻时往返于鹤峰和江汉平原,做漆油生意,若不是抗日战争爆发,他会在鱼米之乡安家落户。有一次他问起我上学读书之事,问我背不背得陈毅元帅的诗歌,我说背得两三首。没想到他脱口而出,“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尤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一口气背完《赣南游击词》,让我大为惊讶,至今难忘。

大集体时代,农村搞“三治”(治山治水治田),大寨就是三治的全国典范,当时有一句口号叫“农业学大寨”。那时,团结村在麻池掀起农田治理高潮,垒起几十亩梯田,成为麻池地理标志。每当禾苗长高,秋天玉米成熟,场面和阵势宏大,成为深谷里耀眼的风景。前几年修公路时梯田受到部分损伤,略有遗憾。

记得一次和表哥在麻池打猪草,肚子饿得咕咕作响,饥肠辘辘。梯田里的苞谷正在鼓米,尚未饱满。兄弟俩就地解决,嫩嫩的玉米粒带着白浆,放在嘴中咬嚼,生吃玉米,津津有味。

11 年前,老家不通公路。为锻炼孩子的意志和毅力,让他流流汗吃吃苦,体味祖辈曾经走过的路,寻觅先祖的足迹,孩子跟我步行十多里山路回老家。从深山老林新路沟进入麻池,正遇5 位乡亲秋收打谷,那场面深深地触动着我,至今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曾经的苞米地在他们的手里变为金灿灿的稻田。他们勤劳,不怕苦累,把日子过得自信而殷实。

家乡人下城,麻池是必经之路。再从麻池进入新路沟——一个荒无人烟的令人心慌的深山峡谷。一个人独行新路沟,对家乡的孩子们是一大挑战和考验,因为那里充满关于老虎和妖魔鬼怪的传说。少年时行走新路沟,心里总不踏实,处于紧张状态,心里老是浮现那些诡异的画面。

麻池

麻池南面的水田湾,在腊溪的下游,也是一个让人恐惧的地方。长我几岁的哥哥姐姐们在那里有过一次惊悚的奇遇。水田湾的瀑布下有一碧潭,故事就发生在瀑布下的水潭里,他们打猪草时跑到水田湾准备捉土鱼,想改善一下清汤寡油的生活。不知是谁往石潭里扔了一颗石子,水面顿时冒出来几十个蛇头,伸着脖子,扬起脑袋,如雨后春笋,那阵势吓得伙伴们魂飞魄散,一个个拔腿就跑。

麻池河谷下游,藏着一个幽深的黑潭。三面峭壁,地势险峻。黝黑的潭水,看起来深不见底,一个人不敢靠近。石潭曾有土鱼悠然自乐,据说现在已无鱼可寻。在那幽寂的山谷,藏着山川的秘密,应为数百万年间地质裂变、河水裹挟石块冲砸而成。

小时候,夏天跟着表哥和大人小心翼翼绕行岸边密林,到过黑潭下方,看他们在黑潭游泳,打凉水。突然,表哥一个深潜,好一会儿不见浮出水面,正在大家担心焦急时,他手里拿着潭底卵石浮出水面。由于光照少,潭水沁人刺骨,不可久游,上岸后冷得打哆嗦。顺黑潭下行600 米处,为一高300 米左右的绝壁。每到涨水季节,河水飞流直下,坠入蛮王洞峡谷,水声惊天动地,气势恢宏。

如今公路似一条巨龙,在深山游走,直探麻池,连通了麻池和外面的世界。麻池大多时间属于表叔表姑的二人世界,牵手岁月,有青山掩映,伴花香鸟语,享受着悠闲自乐的田园生活,这里是他们心中最美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