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绿色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研究
2020-07-16常嘉乐
文∕常嘉乐
1 前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在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的同时,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提升城市交通的发展水平。为了有效控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要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平衡施工和环境保护,降低工程施工的能耗,减少对周围城市环境的破坏,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果。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中的环境破坏问题
2.1 废气与粉尘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其规模的庞大将会消耗施工过程中的大量水泥、白灰以及其他的粉状物。而这些建筑材料会随着施工生产漂浮到周围的环境当中,造成周围环境的粉尘污染严重,使得周围空气质量变差,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工地处于城市的核心区域,其人口基数较大,粉尘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四处飘散,使得粉尘污染范围更广,更多人受到影响。与粉尘污染传播方式相同的是废气的污染,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污染气体,比如各种施工设备车辆的污染气体排放、建筑材料的热熔、建筑人员的炊事活动的废气排放等,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废气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另外,施工运输车辆也会激起灰尘、排放油烟气,造成周围环境的废气及粉尘污染。
2.2 固体废弃物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需要很多建筑材料,这也会造成大量的固态废弃物,使得城市环境被固态废弃物所污染,比如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钢筋、水泥、塑料、板材等固态垃圾。施工工地所处的城市环境有限,加上固体废弃物又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从而使得固体废弃物的堆放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二次污染,比如有的固体废弃物容易受气候的影响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再比如塑料等固体废弃物容易引发火灾,造成大气污染;而有的固体废弃物会对土壤和水源进行污染,使得周围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2.3 废水与废液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尤其是我国北方城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进行沙石水泥的搅拌,用于混凝土的养护、物体的冲刷、特殊建材的浸泡、工地人员的生活等,这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以及各种废液;而施工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又会对城市土壤以及水资源造成污染,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在城市轨道交通建筑施工过程中,怎样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怎样充分发挥和有效实践节约用水的观念,使得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有效减少废水和废液的排放和污染,已经是当前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共同的严峻问题。怎样帮助企业有效控制水资源的利用、减少废水和废液、降低水资源的使用成本的问题,值得进行专业的分析和研究。
2.4 噪声及光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各种噪声污染和光污染,这种污染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再加上城市轨道交通建筑施工工期较长,每天的施工时间也较长,周围的人们得不到安静的环境,使得人们的生活长期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造成人们对建筑项目的投诉增加,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源种类众多,比如各种大型机械设备、钻孔机、电锯、水泥震动棒、电夯等,工作时产生刺耳声音,会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影响。部分建筑为了追赶工程工期,会选择在夜间继续施工,悬挂高亮度照明灯,导致施工现成周边范围内形成光污染区,给周边居民带来影响。因此,解决建筑工程光污染、噪声污染是绿色施工的重点内容,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建筑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冲突。
2.5 毒害化学品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使用涂料、汽油、涂膜等具有化学毒害性质的材料,如果不妥善进行处理,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破坏,甚至出现人员中毒事件。毒害化学品没有被妥善保管、处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导致工程停产、停工。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绿色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存在有害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首要措施是合理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或控制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空气污染指数,以贯彻落实绿色施工为建筑理念。首先,相关从业人员应合理控制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材料和工业垃圾,避免对其进行随意的堆积、抛洒或摆放等。此类污染垃圾长期堆积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者会引起火灾等安全问题。针对垃圾的运输问题,不应随意为之,而应选择专业的盛放容器和专用通道,全面控制此类污染源排放污染气体的范围和力度;其次,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定期洒水,定期洒水可以有效防止粉尘挥洒,极大程度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这也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降污方式,一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单位会选择专人负责对项目露面进行定期洒水工作;再次,污染气体可能与建筑设备和材料有极大的关系,实际上相关部门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性都有一定要求,其必须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才能被投入使用,因此建筑材料应选择在国家规定安全范围内的材料;最后,水泥和可能排放污染气体的材料应指定专门的通道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防尘材料进行遮挡,避免其挥发。另外,对此类材料的存放地点也应选择合理干燥的库房进行妥善保管,以降低安全隐患[2]。
3.2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措施
不同于气体污染物,固体废弃物之所以会造成污染或影响施工过程,主要是因为固体污染物的管理和存储问题。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垃圾存放地,将固体污染物存放在专门的垃圾处理地方,一般存放地应尽量选择人烟稀少且湿度合适的环境,湿度合适的环境会降低消防安全隐患,因为人烟稀少的场地存放固体污染物不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工期;其次,固体的摆放并非随意为之,而应对固体进行合理分类,相同性质的固体存放在一起,政府部门对不同固体废弃物有专门的处理通道,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应按照政府要求送至专门机构进行处理;最后,为了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从业人员应识别部分固体的使用价值,所有固体污染物中可能有部分固体垃圾物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视情况回收使用。
3.3 废水废液污染控制措施
废水废液污染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污染形式,我国本就缺乏水资源,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污水和废液的排放,防止其污染食用水源;此外,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液分类使用、处理,强化其再利用性,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废水的利用性。首先,从业人员必须科学分类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不同种类的水应选择不同的排放方式,并单独设置水源供应管道与废水废液处理管道,控制好水源流入与污染物的流出;其次,施工场地应设置简易分离措施,将初始的污染液体进行隔油处理,使其在源头控制污染程度;最后,并非所有的污染液体都可被合理排放,部分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污水可以用于降尘使用等,另外降尘液体首先还需要对废液进行沉淀等操作。
3.4 噪声与光污染控制措施
噪声污染与光污染主要与违背城市施工管理条例有关,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噪音污染和光污染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控制噪音和光污染,以防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夜间停止大型设备作业。夜间人们已经正常作息,且光线暗的情况下施工可能引发新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城市管理条例控制噪声大小,同时白天施工时也要按照城市噪声管理上限施工,尽量在工厂完成材料加工与制作,减少现场作业行为;此外,还要将施工环境围起,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并控制光照源高度,采用部分施工地区照明方法,减少施工现场光源对于周边环境污染。
4 结语
为了贯彻落实各项绿色施工措施,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企业施工人员应与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强化污染物质管理工作。面对施工现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能源耗损等问题,建筑企业需要正视其对环境的影响,积极落实各项绿色施工措施,控制污染源的产生,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并回收、反复应用部分材料,降低能源耗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发挥绿色施工的环境保护作用,为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