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2020-07-15贾峰

世界环境 2020年3期
关键词:罗马博士太空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东方1号宇宙飞船挣脱地心引力冲向太空,尤里·加加林眼中的森林、江河、高山、大地和海洋渐行渐远,直至成为茫茫宇宙中的一颗蓝色的星球。受制于有限的燃料和生命维持系统,加加林在环绕地球一周后,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结束了108分钟的创举。

人类的首次太空秀是短暂的,但是,引发的思考甚至震撼却极为久远,并且远远超出了航天领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4年后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E. Boulding)博士的文章——《地球就是一艘宇宙飞船》。

鲍尔丁博士认为,在“旧时代”人们的观念里,地球的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仅能提供无限的原材料,而且还能无条件接受和消化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和废弃物。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规模的增加、人口的爆炸、人均资源消费的增长以及污染物的不断排放和越来越多废弃物的产生,“地球已成为一个狭窄的球体,封闭,有限,拥挤,正穿越太空奔向未知的目的地”,“牧童经济”的时代一去不返。次年,鲍尔丁博士在《即将到来的地球号宇宙飞船经济学》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地球资源与地球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必须要在容量有限和相对封闭的地球上,建立循环生产系统。以储备型经济替代传统的增长型经济,以休养生息经济替代传统的消耗型经济,以福利为导向的经济替代传统的以生产为导向的经济,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设想。

两年之后的1968年4月,在意大利著名实业家、学者奥雷里欧·佩切伊(Aurelio Peccei)和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金(Alexander King)的倡议下,一个以研究科技革命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而帮助人类摆脱困境为使命的全球智囊组织——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在意大利罗马宣告成立。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如果说鲍尔丁博士是从认识论和哲学层面提出地球资源供应和承载容量有限的话,那罗马俱乐部的学者利用麻省理工的计算机,通过系统仿真模型模拟的世界未来发展的几种情景(scenarios)看上去更具说服力。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5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21世纪中期达到极限。而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导致世界崩溃,最好的方法是限制增长,这是第一次给资本主义的无限制扩张和利用美式过度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敲响了警钟。今天看来,其结论和观点尚有缺陷,但绝非杞人忧天,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以及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论述,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

《增长的极限》和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参考资料——《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拉开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序幕。在其影响下,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全球人口翻了一番,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如同一群“灰犀牛”正一步步迫近,或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就要到达临界点。

身为“地球号”宇宙飞船上的一员,飞船动力系统的稳定和生命维持系统(生态系统)的安全不仅与我们当代人息息相关,还关乎后代的生死存亡。勤俭节约,取之有度;保护优先,道法自然;物尽其用,循环无废。这不仅是飞船手册的生存指南,更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准则。

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罗马博士太空
上太空,安个“家”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制冷博士来帮忙
小罗马
神奇博士感冒了
博士蚊
阳光房
太空遇险
润博士问答
畅游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