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大学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0-07-15周文博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内容艺术

周文博

(广东科技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艺术概论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开门课”,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门类、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艺术的接受等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并掌握艺术创作和鉴赏作品的方法;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培养相关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本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艺术的本质,了解艺术的门类区划,熟练掌握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设计美学的总体构思,大大丰富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不言而喻,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这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那么,老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呢?

一、深化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达到教材 —教学—思想的塑造

艺术不但有理性的认识,感性的魅力,而且还具有全面具体地反映和描写人类、自然、人生等方面的内容。艺术作品是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关联的写照。同时,艺术作品的感性特征能呈现出外在世界与我们内在世界的具体性,它能使我们细致入微地体验自然的内在生命,人生的悲哀苦乐,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艺术家们的创造精神等[1]。这种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现实生活的意义。尤其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有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形成美的观念,对美的艺术品产生美的感受,形成审美观念,发展审美能力。

(一)以主题教学法整合教材,强调教学的思想性

主题教学是用动态的生成观念,重新认识和整合全书内容。它是由几个教学单元内容组合在一起,穿成串形成核心知识和思想。它起着牵一发,动教材知识能力体系的作用。它是思想的切合点、触发点、共振点[2]。把教学思想由表及里地反应出来,个性与共性融汇起来,形成立体的教学平台。

首先把教材按照内容分成几个模块,依据每个模块内容再设计不同的主题指导学生学习。每个主题都体现着思想性。譬如从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角度探讨艺术本质、各门艺术的特点和它们共同的审美特征,以及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等等。

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主题教学法。通过对教材内容深度研究和再组织,以“教材主题”提炼教材内容体系中蕴含的主要理论问题;整合“教材主题”以构建“教学主题”,围绕“教学主题”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维互动的立体教学平台。学生在主题教学中系统学习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都互相补充、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师生合力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换。

其次,主题教学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搭建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以问题链深化课堂讲授,以专题形式组织教学,用主题讨论和个人或小组发言来实现。要求学生设计问题要多维化,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设计问题,使其具有启发性。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塑造正确的艺术信仰。能起到在传统教学中依靠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所达不到的效果。

(二)以体验式教学法贯穿始终,强调教学的实践性

体验式教学属于互动式教学模式范畴,是一种仿真式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精选案例,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创设艺术史情景、感悟历史。其二,创设艺术作品情景、感悟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角色体验及参与具体的情景[3],从而让学生获得无法从常规教学中获得的认知能力及自主学习积极性。

该教学方法坚持以互动式教学方法为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同时,让学生以原有的理论知识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营造艺术情境,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把枯燥的理论主动应用到一个逼真的具体场境中,促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激起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项艺术能力。譬如:展示2016 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蓝色多瑙河》现场演奏表演,让学生们理解艺术的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同时,在教学中经常把主题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结合起来会更加便于教学。这两种教学法的结合会使课堂类型变化多样,改变传统教学中课堂类型的单一性。使整个课堂设计呈现动态的合理性。而且,每个主题的学习和讨论,每一个案例的体验和分析都会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作为教学效果来评价。以下表格就是对这一教学设计的概括。

表1 主题教学法与体验式教学法结合设计

综上所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使之课堂类型灵活,激发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热情,激发自主学习动机,提高艺术创造力。

(三)以艺术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强调教学的开放性

在这门课程中,作者用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认识艺术及艺术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涉及从古至今的中西方艺术发展进程。艺术理论是人类广泛的艺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实践产生理论,反过来,对艺术创作实践起指导作用。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既让学生畅游在中外艺术发展中,还能认识到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实践的指导作用。

1.按照艺术发展进程分为几个不同的教学模块学习。采取案例分析法、指导读书法、讨论法完成。课堂形式可以用对分课堂,小组讨论,翻转课堂。其中,案例分析法有其自身优势。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赖特的代表作《流水别墅》,作品展示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反映人类对社会生活和世界认识的物化形态。

2.课前精心准备,周密设计,把千百年前的中外艺术史打破时空界限拉近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艺术史,体验艺术史,感悟人生。从而牢固掌握艺术理论及艺术创造规律,促使学生的艺术思想和鉴赏力不断得到升华。

按照历史的发展整合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艺术史,艺术创作史清晰地综合起来,完整掌握,融会贯通。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学策略,提升学习效率

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打造“金课”,是教育部办好高等教育一直强调的。对应用型大学来说迫在眉睫,任重道远。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是教学质量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理论课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理论,而且还要使被传授的理论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接受。实践证明,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课堂教学环境得到优化,整个教学过程得以优化。目前常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有很多,如课堂派、问卷星、雨课堂、云空间等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综合使用这些网络平台完成课堂管理、讨论、预习、复习、留作业以及最终的评价。

(一)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艺术概论课程是一门理论课,教学内容里有一些抽象化概念学起来生硬、枯燥。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组合在一起并合理使用,使内容图文并茂,视听并举,具有感染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缓解了被动的学习压力。同时,整个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如,如何认识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与风格。可用电影作品中分镜头、蒙太奇;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式构成的方式;美术作品中点、线、面组合关系等来展示,然后分析、归纳出来。把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概论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学内容,便于讨论与训练

引导学生用网络平台拓展学习内容[4]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用网络平台查找相关内容。如:查找二泉映月的作者生平等相关材料,结合作品讨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认真地欣赏作品,然后认真查找信息用来参与讨论,积极主动举手发言。意想不到的结果是他们归纳总结得特别精彩,甚至要比老师在那干讲效果好上几倍。除了讨论活动,还可用课堂派、问卷星进行答题训练。在做练习时,老师能够马上掌握相关数据,是否全班都做了练习,作对、错的比例,从而体现知识掌握的程度,老师能够拿到第一手数据。

(三)用课堂派进行学生考勤,提高课堂 时间效率

针对大学生上课用手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一棘手问题,学校和老师似乎束手无策。强行杜绝学生把手机带进教室吗?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效果不佳。作为老师要疏导学生如何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用手机完成课上课下教学任务。要做到这一点要求老师课前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并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功能进行学习。首先改变传统的老师上课用纸质花名册点名,要求学生用手机登录课堂派签到,四十多人的班级在一分钟内全部签到完毕,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也便于课堂管理。

(四)激励评价使学生自我提高动机转化,自主学习

用雨课堂对单个学生和小组发言以及完成作业情况进行评价。用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小组对小组的形式进行。评价公开透明,开诚布公。优点大家分享,不足改进或修正。改变了传统的偏理论考试、书本化的单一评价方式[5];体现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个人表达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同时便于教学管理,如学生出勤、讨论发言等记录准确,数据一目了然,切实可操作。学生可自查信息,不断自我提高。

三、结 语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经历了3-4 年的教学实践,得以不断完善。实施新的教学策略,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角色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侧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塑造正确的美学思维及世界观。为应用型大学理论课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内容艺术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纸的艺术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