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剧《锦绣十八洞》:“非遗”扶贫的精准讲述

2020-07-14伍益中

文艺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苗绣广播剧精准扶贫

伍益中

摘 要:湖南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广播剧《锦绣十八洞》独辟蹊径,为脱贫攻坚鼓与呼,用声音传播了一个“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中国好故事。该剧紧扣时代脉搏,以新的视角和情思反映真善美,开掘出一片独具特色的审美和价值空间,成为当前广播剧创作中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有力篇章。

关键词:广播剧;苗绣;精准扶贫;精准讲述

新時代有新要求,产生行动力需要新态度和新高度。李大剑、王密根和李立平共同撰写的广播剧《锦绣十八洞》运用艺术手段聚焦精准扶贫的重大主题,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表现了在深圳打工的十八洞村民龙山青和女朋友柳水秀回家乡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反映和讴歌我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斗争和在奋斗中创造的新的生活。该剧紧扣时代脉搏,扎根中国大地,以新的视角和情思反映真善美,弘扬主旋律,是近期广播剧创作中的优秀作品。

一、鲜明的时代主题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广播剧作为文艺形式的一种,和其他的文学创作一样,理应饱含自己所处社会的时代气息,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攻坚脱贫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导的非遗文化产业,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抓手。《锦绣十八洞》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故事背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为助力精准扶贫的着力点,通过展现十八洞村民龙山青在开发和发展苗绣产业过程中, 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了人们对怎样才是真正脱贫的深度思考。如“对,我们不能等着别人来扶贫,要自己脱贫!”“是的,领救济总觉得不光彩”“越穷越光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等。

乡村开展脱贫工作,要利用好内外部的资源,不仅仅注重驻村干部的人才资源,还要注重乡村内涵式发展,启发内生动力,让村民积极的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龙山青和柳水秀在发展苗绣产业过程中,欲在传统苗绣绣法中融入九里坡村特有的银绣和银饰,力求实现新的艺术突破;同时,并与九里坡村联合成立《金凤》苗绣产业公司,带动九里坡村村民脱贫致富;这样不仅吹响了十八洞村“扶贫攻坚”的冲锋号;而且契合了农民脱贫致富的百年梦想,激发了千千万万贫困农民的斗志。精准扶贫是一项举国家之力的重大战役;由于地域环境、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开放程度和思想观念的不同,现在的脱贫攻坚很难做到“一把钥匙开一千把锁”。剧中十八洞村的脱贫实践告诉我们,扶贫的关键就在于“精准”,在于把握住了联系千家万户和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工艺类非遗——苗绣;因此要将精准扶贫进行到底,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全面挖掘资源,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积极依靠自身的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各项工作,形成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十八洞村虽然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是我国众多山村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的代表。但是,它表现了一种更高的示范性的现实,是全中国所有通过精准扶贫政策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的新农村农民生活的写照和象征。

二、生动的人物形象

广播剧是广播媒体独有的艺术形式,是唯一的声音艺术;它只有有了新的故事,故事里有了新的人物,我们才能聆听到人物所展现的新思想和精神风貌。《锦绣十八洞》摒弃了创作的惯用模式,避开了扶贫工作概念化、公式化的表达,而是用精巧的叙事结构、真实的矛盾冲突,通过难忘的精彩细节和细致入微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他们的性格和内心冲突,真实地表现现当代农民丰富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使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丰满、生动,质朴凝练。有人说:“人物是剧作家与观众之间的通道,在人物里抽象的思想成为具体的形象——并且具有说服力。”剧作家必须具备处理各种复杂现象的能力,通过剖析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来揭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使人物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完整性。龙山青、柳水秀和麻四等人围绕“在大城市打工还是回乡创业、苗绣如何传承发展以及苗绣技术要不要传授给九里坡村”等问题展开故事,并构成了该剧的主要矛盾冲突,一步一步将剧情推向高潮,使整部广播剧的骨架硬朗,血肉真切;同时,让观众看到的是鲜活的人物在社会矛盾和性格矛盾中的生发,交织,认知,化解。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扶贫绝对不只是物质层面的扶贫,还要有精神层面的扶贫,不仅要传递具体的扶贫经验,更重要的是传递公益精神,传递自强自立的精神。”剧作家在塑造龙山青这个人物形象时,淡墨画出了其灵魂,细致而不落痕迹,浑成而不嫌模糊。勤劳、朴实的他在工厂卖力地干活反而被裁员,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其家乡十八洞村并首次提出 “精准扶贫”战略的良好形势下,在女友的鼓动下,他决定回家乡创业。他凭着苗家汉子的倔强劲、实干劲,不仅从开家庭餐馆的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尝到赚钱的甜头,而且在阿婆的苗绣里又看到了更大的机遇,开发了苗绣产业,给十八洞人吹来了脱贫的暖风,带来了致富的路径;并且诚邀九里坡村的银绣能手幺姑,与九里坡村联合成立《金凤》苗绣产业公司,带动他们脱贫致富。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同时,剧本的环境描写、情境动作设计、情绪的处理都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同时又仿佛有很多当时场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让人不由自主地在声音的引领下跟着龙山青的脚步回到了那个景色秀美、苗家风情浓郁的十八洞村,跟着那里的人们一起快乐,一起唱着古老的歌谣。

三、精巧的艺术构思

广播剧不是直观的造型艺术,而是一种过程性的表情艺术。思想性与艺术性,是一对共同飞翔的翅膀,只有当它们在剧中真正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广播剧才会飞得更高更远。《锦绣十八洞》中人物形象生动丰满,故事情节悬念迭起。龙山青的女朋友柳水秀是一个四川姑娘,而他自己的家乡在湖南的偏远山区十八洞村,他们之间故事一直充满了悬念,引人入胜。当柳水秀在工厂被裁员这个消息被散播开来时,网恋认识的女友柳水秀是否与他挂筒?是否愿意跟他去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这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地方去创业?阿婆是否会把神秘的苗绣技艺传授给柳水秀这个异地姑娘?柳水秀能否接受龙山青与其前女友幺姑进行苗绣绣技的合作开发?扣人心弦的故事充分运用广播剧语言、音乐、音响的表现手段,情节被演绎得有声有色,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样将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听者为之感叹,为之动容。正如曹禺先生所说:“广播剧的艺术家们,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闭目静听,一切人物、生活的无穷变幻,凭借神奇的语言和音乐,你不觉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奥妙的世界中。”“播出来,我们听得出人物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思想、感情。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融为一体,使人神往,让人回味。”

广播剧的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更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土壤,这是广播剧生命力的源泉。《锦绣十八洞》不仅演绎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事迹,立足于讲好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湖南故事;而且在艺术上突出了湖南湘西民族地域特色。“呜呃、呜呃……洞有十八洞,路有十八弯,上山躬起腰,下山挺脚杆,苗家汉子喘口气,咬牙又过一道坎,把妹赶,把妹赶,呜呃、呜呃、呜呃”,作为主题歌的《把妹赶》在剧中多次响起,并与苗歌声与苗鼓声、织布声,还有独特的苗家风格的吊脚楼,汇成了一幅独特的美丽画面。剧中运用了具有湘西特色的语言、音乐、风土人情,运用了当代观众喜爱的多种湖南本土艺术元素,力求做到艺术形式的创新,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广播剧不具备客观描述和直观影像的优长,因此往往会采用辅助手段强化叙事。《锦绣十八洞》以贫困村农民的视角来表现“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提出,农民怎么看?怎么做?怎么想?十八洞村的村民,由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给他们的思想和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部广播剧把视角转到了农民身上,以农民为本,从“要你脱贫”变成“我要脱贫”,体现了农民的自省意识,塑造了有尊严、有人格精神的农民形象。

新时代需要更多优秀广播剧作品去发挥更大的作用,广播剧创作必须积极响应新时代的要求,自觉地回应党和人民的期待。广播剧《锦绣十八洞》敢于深入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同时,在内容和形式的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猜你喜欢

苗绣广播剧精准扶贫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入寨出山 留住苗绣
苗绣
苗绣产业化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耳朵里的声音大戏:新中国广播剧风雨历程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广播剧音乐研究成果简介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旧时王谢堂前燕,于今将往何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