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祁剧与“戏曲”祁剧之异同

2020-07-14陈仲庚

文艺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唱腔戏曲戏剧

陈仲庚

摘 要:在中国,“戏剧”与“戏曲”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戏曲”是“戏剧”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要说中国戏剧的历史可以有几千年,中国戏曲的历史则只有几百年。中国“戏曲”是因为使用了“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之后才发展成熟并走向辉煌的,亦即“唱腔”在“戏曲”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样,祁剧也是在引进弋阳腔之后才发展成熟并创造辉煌的——尤其是高腔、昆腔、弹腔“三腔”并用,为祁剧的辉煌打下了基础。因此,作为“戏剧”祁剧可以有“九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历史,作为“戏曲”祁剧则只有“五百年”历史。

关键词:戏剧;戏曲;唱腔;祁剧历史

祁剧的称谓很多,江西、福建等地称为“楚南戏”,广东潮州、梅州等地称为“汉剧”,民国年间称为“祁阳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祁剧”。用祁阳的县名来命名一个剧种的名称,这在湖南仅此一例,全国也很少见,很值得祁阳人自豪。但要说祁剧发展的历史究竟有多长?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说五百年,也有人说九百年。我以为,无论是“五百年”说还是“九百年”说,都是有道理的,都没有错。这当然不是“乡愿”式的和稀泥,而是将祁剧发展史放在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大背景之下所得出的结论。

一、“戏剧历史”:时间差异几千年

其实,不仅仅是对祁剧历史的认识差距很大,对中国戏剧历史的认识差距更大。中国戏剧究竟产生于何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众说纷纭,时间差距甚至相差几千年。譬如,周贻白认为产生于宋:“中国戏曲的具体形成,据今所知,在北宋时的东京,始有勾栏表演《目连救母》杂剧”(周贻白《中国戏曲论丛》)。任半塘認为形成于唐:“《踏摇娘》为唐代全能之戏剧,在今日所得见之资料中,堪称中国戏剧之已经具体、而时代又最早者”;“《踏摇娘》已为真正戏剧”{1}。董每戡将时间推进到汉,认为汉代角抵戏《黄公厌虎》“够作为戏剧的格”,“因它已经具备戏剧艺术应有的各种要素”{2}。闻一多把时间再往前推到了战国时代,认为屈原的《九歌》是“一种雏形的歌舞剧”,它是由巫来演出的,“神所‘凭依的巫们——按照各自的身份,分班表演着程度不同的哀怨的、或悲壮的小故事,情形就和近世神庙中演戏差不多”{3}。在《<九歌>古歌舞剧悬解》中,闻一多还把《九歌》改编成一种代言体的大型歌舞剧,其中有独唱、对唱、合唱;独舞、双人舞、群舞;有灯光、效果;有详细的舞台提示——这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演出脚本。在闻一多所论的基础上,唐湜更是认为“楚人的宗庙祭歌《九歌》就是个上古歌舞剧,大致可以与古希腊人的戏剧相当”{4};他还由此往前推,上溯到春秋乃至更远,把《诗经》里的《臣工》《静女》《野有死麕》等篇章也说成是“戏剧”。这样一来,从宋代到《诗经》的时代,时间相差两千余年。

当然,仅仅到《诗经》时代还不算太远,有人甚至追溯到《弹歌》,认为它集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已经“凝聚、升华成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形式——戏剧”;它的“再现性相当强,有歌、有舞、有乐等综合表现手段,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有奔向结局意志的冲突,更有动人心魄的戏剧效果和美学效果”{5}。《弹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来源,陈音回答说:“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之谓也。”“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八个字,在《文心雕龙·章句》篇中作“《竹弹》之谣”,在《古诗源》中题名为《弹歌》,相传是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最古老的歌谣,可视为中国诗歌之祖。《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说《弹歌》是孝子为守父母之尸体所作,很是牵强。从语言和内容来看,这应该是一首描写原始人类狩猎过程的诗歌:“断竹”,将竹子砍下;“续竹”,将竹子做成弹弓;“飞土”,追逐野兽,尘土飞扬;“逐宍”,击中野兽,取食其肉。八个字描写一个狩猎的全过程,简明扼要,是一首高度概括的短诗,但要说是一部戏剧,确实太勉强。

人们常说,中国的历史是上下五千年,那么从黄帝的时代到宋代相差了四千年,关于戏剧历史这一时间的上差距也未免太遥远。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其原因有二:一是戏剧本身综合性太强,戏剧因素太过丰富复杂,抓住任何一种因素的起点,都可以认为是戏剧的起源;二是基于对戏剧涵义的认识,是将戏剧的“成熟”视为“诞生”,还是将具备了某些“戏剧因素”就视为戏剧的“诞生”?这其实又涉及到什么是“戏剧”以及“戏剧”与“戏曲”的差别问题。

二、认识差异:“戏剧”与“戏曲”之异同

这里,不妨先来看看“戏剧”的概念。今天我们对艺术进行分类的时候,将“戏剧”归入综合艺术,“中国戏曲高度整合了传统礼乐文化的几个重要艺术形式:诗、乐、歌、舞,将先秦以来就形成的乐舞一体、诗乐一体、诗歌一体等具体实践进一步整合,综合成庞大而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文学体系(诗),器乐体系(乐),声乐体系(歌),表演体系(舞),“四者相得益彰而高度融合”。{6}而人类社会的原始艺术,从它一开始诞生本就是综合的,诗、乐、歌、舞一体,不能拆分。《弹歌》在黄帝时代,无疑也是边唱边舞,要模仿打猎的动作和过程,这就具备了“戏剧”的因素。因此,将戏剧的产生追溯到《弹歌》也不是毫无道理。但是,“戏剧”毕竟是后人归类的一种名称,它是在人类社会有了社会分工之后,才有了艺术的分类,这就需要先确定“戏剧”概念的内涵,再根据内涵的规范来确定“戏剧”产生的时代。

无疑,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但不能说凡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就是戏剧。因此,必须确定一定的标准,才好给戏剧下定义。这个标准是什么?明代权威的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曾经有过比较充分的论述:“古之优人,第以谐谑滑稽供人主嬉笑,未有并曲与白而歌舞登场如今之戏子者;又皆优人自造科套,非如今日现成本子,俟主人拣择,而日日此伎俩也。如优孟、优旃、后唐庄宗、以迨宋之靖康、绍兴,史籍所记,不过《葬马》《漆城》《李天下》《公冶长》《二圣环》等谐语而已。即金章宗时,董解元所为《西厢记》,亦第是一人依弦索以唱,而间以说白。至元而始有戏剧,如今之所搬演者是。”(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综合王骥德的所论,能称之为“戏曲”的标准有五:其一,要有“并曲与白而歌舞登场”——不仅有曲有白,而且以歌舞为主;其二,要有很多“现成本子”即剧目供挑选,不是“优人自造”;其三,“日日此伎俩”亦即表演程式是固定的,不是随意发挥;其四,剧情表演是严肃的,不仅仅是“谐语而已”;其五,是多人表演而非“一人依弦索以唱”。正是从这五条标准出发,所以王骥德认为“至元而始有戏剧”。晚清的王国维,对中国戏剧的产生和成熟做过考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标准。在《戏曲考原》中他认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里,突出了歌舞的重要性。但以歌舞演故事的,并不一定都是戏曲。于是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又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必合言语、动作、歌曲以演一故事,而后戏曲之意义始全”。从这一定义出发,他同样认为直到元杂剧面世,“我中国之真戏曲出焉”;而此前,“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二种,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王国维在这里所分析的其实是“戏剧”与“戏曲”的区别:“我国戏剧”的历史很长,汉魏的百戏、唐宋的歌舞戏和滑稽戏均可称之为“戏剧”,只有元杂剧出现之后才可称之为“真戏曲”,其区分的标准有二: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表现内容以故事为主。

当然,“戏剧”与“戏曲”虽有区别,但又很难截然分开,将它们从整体上进行考察,其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①萌芽期——先秦时代,《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已有戏曲的因素。②形成期——汉唐时期,从汉代的角抵戏到唐代的《踏摇娘》,戏曲演唱的因素越来越浓。③发展期——宋金时期,“藉歌舞以缘饰故事”的歌舞戏为元杂剧的成熟奠定了基础。④成熟期——元代时期,元杂剧为什么是成熟的“戏曲”?这主要体现在形式上,它采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很显然,“套曲”在元杂剧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大致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到元代为什么要更名为“戏曲”的原因。⑤繁荣期——明清时期。王国维说“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这其实就是指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所谓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曲形式。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元末明初,南戏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種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其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经高明改编之后,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尤为重要的是,南方地区的声腔昆曲、高腔随着南戏的发展跑遍全国,与北方的秦腔、梆子腔结合,成为中国戏曲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并催生了地方戏曲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带来了明清两代中国戏曲数百年的繁荣昌盛。

因此,中国“戏曲”是中国“戏剧”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要说中国戏剧的历史可以有几千年,中国戏曲的历史则只有几百年。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戏剧在世界剧坛很难与别人相媲美——因为尚处在不成熟期,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则无人媲美——因为她是独一无二的“戏曲”。

三、“戏剧”祁剧:产生与发展

同中国戏剧一样,祁剧在成熟之前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产生与发展期。认为祁剧有九百年历史的观点,所依据的证据就是找到了推动祁剧“中兴”的祖师——焦德侯爷。祁剧研究专家刘守鹤说祁剧“班里面敬的祖师爷是唐明皇,还有一位略次于祖师爷的师爷,便是焦德侯爷。这又是一个神乎其神的神话:焦德不知是何朝何代的人,也不知是生于何乡何土,子弟们只知道他是蔡邕的焦尾琴转劫,说的是某年某月某时,祖师爷在天宫仙阙,心血来潮,掐指一算,知道是祁阳剧又遭了厄运,于是大发慈悲,特地亲自拜访蔡邕祖师,请他放焦尾琴下凡,使其中兴祁阳剧”;焦尾琴“下凡之后,投生祁阳焦家,取名焦德,生而懂音律……无戏不能,无戏不精”,“后来天子宣召进京演戏,封了侯爵,替祁阳剧添了无穷光彩”。{7}焦德侯爷在刘守鹤笔下还是一个“神话”人物,但经祁阳本地学者欧阳友徽的多方查证,“神话”变成了“历史”:“《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载:‘焦德,北宋宣和时艺人,隶钧天乐部,擅长讽喻。看来唱戏的焦德是实有其人,而且是宋徽宗驾下封了侯爵的弄臣,声名显赫”{8}。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则有更具体的记载:“宣和间,钧天乐部焦德者,以谐谑被遇,时借以讽谏。一日,从幸禁苑,(上)指花竹草木以询其名。德曰:‘皆芭蕉也。上诘之,乃曰:‘禁苑花竹,皆取于四方,在途甚远,巴至上林,则已焦矣。上大笑。”宋徽宗喜欢奇花异石,到各地搜刮“花石纲”,闹得民怨鼎沸,焦德对此予以讽谏,说明他确实“擅长讽喻”。

应该说周辉的记载是可信的,因为宋代的野史笔记有多处提到焦德的“讽喻”,他不仅“讽谏”宋徽宗,还敢讽刺奸佞权臣杨戬、蔡京。宋徽宗的宣和年号是从1119年 到1125年,仅使用了七年。但宣和年间所发生的事,对中国的历史特别是文学艺术却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宣和遗事”被野史笔记、文艺作品一再提起和演绎,这大致是因为宋徽宗的政治才能等于零,艺术才能却是盖世绝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也是功高盖世,确实很值得艺术界反复说道,譬如祁剧,也应该感谢宋徽宗通过封赐焦德而“替祁阳剧添了无穷光彩”。从焦德到现在,祁阳剧足足走过了九百年的历程。

从焦德开始,祁剧找到了一个确定点,有了确定的历史。但祁剧显然不止九百年,因为焦德的功绩只在“中兴”,不是“开创”——祁剧的历史还可以追溯更远。所以,刘守鹤说:“比较接近历史的说法,是说祁阳剧起于唐代,盛于宋代。祁阳班中,分戏文为昆曲和唐戏两种”;“唐戏为何不称汉戏?为何不称宋戏或明戏?顾名思义,祁阳剧的起源不能不说与唐明皇有关”{9}。刘守鹤的《祁阳剧》一文,是通过对祁剧老艺人的采访调查写成的,他是新田人,对祁阳话的语音不一定分辨得很清楚,他所谓的“唐戏”,应该是指“弹腔”;他认为京剧声腔“乱弹”的“弹字或者是唐字之讹”,恰好证明是他自己弄颠倒了,把“弹”听成了“唐”,然后再把“弹腔”附会为“唐戏”。但他说“祁阳剧起于唐代,盛于宋代”,确实是“比较接近历史的”。

“比较接近历史”也就意味着不能“完全接近历史”,如果说中国戏剧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屈原的《九歌》,祁阳剧当然更可以追溯到《九歌》。这首先是因为《九歌》本就是收集楚南民歌改编而成的,其中的《湘君》《湘夫人》《山鬼》等篇什,显然与舜帝南巡“崩葬九嶷”相关,而祁阳地处九嶷山的边缘,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其次是因为祁阳一直流传着一种与《九歌》对唱表演形式相类似的傩戏——“出土地脸子”。欧阳友徽认为:“祁阳的‘出土地脸子是未经屈原改编的、原始的祭祀‘楚辞的孑遗,这种已经具备多种因素的楚地祭祀表演的出现,远在屈原《九歌》之先。因此,祁阳傩面祭祀表演,就是祁剧最初的形态”{10}。这样一来,祁剧产生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祭神歌舞,因而也就有了几千年历史。

四、“戏曲”祁剧:成熟与辉煌

中国戏曲真可谓是“大器晚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元杂剧,因为使用了“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戏剧”发展进入到“戏曲”时代,才算是成熟了。祁剧的发展也是如此,它的成熟也是以“套曲”的使用——弋阳腔的引进为标志的。

弋阳腔是什么时候传入祁阳的?具体的时间已很难考证,但大致是与“江西填湖”事件有关,明代初年,大量江西人移居湖南,为弋阳腔的传入准备了条件。《目连传》为弋阳腔最早的剧目,祁剧艺人称《目连传》为祁剧之祖,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祁剧最早的声腔是弋阳腔;二是祁剧艺人也自认为祁剧诞生于弋阳腔传入之后,这也就是作为“戏曲”的祁剧所诞生的年代。后来,弋阳腔与祁阳本地丰富的民间小调相结合,逐渐地方化,形成了祁阳一带的高腔。明朝万历年间,昆山腔风靡全国,祁剧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清康熙以后,又先后融会徽调、汉调和秦腔而形成弹腔(南北路)。到了清乾隆年间,祁剧发展成为高腔、昆腔、弹腔三腔鼎立而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

为什么要将弋阳腔的传入视为祁剧之祖?这是因为唱腔是戏曲的灵魂,一个剧种的生存与流行,主要取决于其唱腔能否为当地百姓所喜爱。刘守鹤说:“唐戏总是以唱为第一义,做——表情为第二义。”{11}以前老百姓称戏曲艺人为“唱戏的”,而不说是“演戏的”。这也说明了“戏曲与其他舞台艺术乃至影视艺术不同,它不是以情节和形体为主要审美对象,因为它有其他艺术所没有的一种表现手段,那就是程式,尤其是‘唱腔。戏曲的观赏中,情节和形象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但其唱腔却可以盛传不衰。‘文革时的所谓革命样板戏今天已成为一种特定的历史,但那些剧目中的典型唱段仍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戏曲只有在频繁的演出中才能赢得最广泛最忠实的观众,而观众也只能在反复的观赏中才能体味戏曲的真谛”{12}。戏曲的唱腔是如此重要,用好了唱腔也就为戏曲的流行和发展打好了基础。祁剧的高腔、昆腔和弹腔融会了南北多种声腔,可以为全国各地的百姓所接受,这就为祁剧走向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梅兰芳说:“祁阳弟子满天下。”郭沫若说:“祁剧是全国名列第二的优秀剧种。”这不是虚夸,祁剧演遍全国,确实创造了几百年的辉煌。首先是在省内,祁剧占领了大半个湖南,永州、郴州、邵阳、衡阳、长沙,都曾有祁剧团。其次是在省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往东,进入江西、福建;往南,进入广东、广西;往西,进入黔东、滇东;往北,跟随左宗棠部队的脚步,走遍陕西、甘肃、新疆。民国十四年(1925),祁剧艺人李玉亮带着祁剧班与桂剧艺人联袂远征港澳,祁阳乡音一度唱响外埠洋场。新中国成立后,祁剧曾先后4次进京汇演,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永州、邵阳、衡阳、郴州一带,每逢红白喜事和传统佳节,大家都要请来祁剧班子,唱上好几天。过年的时候,有些地方甚至一唱就是一个来月,引来方圆一二十里的人前来观看。当时,活跃在城镇、乡村的大小戏班不计其数,就连县级以上的正规祁剧团全省也有将近30个。一些有名的剧目如《昭君出塞》《孟丽君》《闹严府》《牛皋毁旨》《访贤记》《包公坐监》等,连普通老百姓也能唱上几段,可见祁剧的普及程度之高。能创造如此辉煌的业绩,除京剧外恐怕再难找到第二个剧种。因此,祁剧可以当之无愧地“全国名列第二”。

要而言之,中国戏曲是因为使用了“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之后才发展成熟并走向辉煌的,祁剧则是在引进弋阳腔之后才发展成熟并创造辉煌的——这就是“戏曲”与“戏剧”的差别。只要认识了这种差别,就无需再花时间和精力来讨论祁剧历史是九百年还是五百年的问题;同样,中国戏剧也无需纠缠究竟产生于什么时代的问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共同关注的首要问题是:祁剧乃至中国戏曲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如何才能再创它的辉煌?

注释:

{1}任半塘:《唐戏弄》下册,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420、444页。

{2}董每戡:《说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6-87页。

{3}闻一多:《什么是九歌》,《闻一多全集》第1卷,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版,第268、277页。

{4}唐湜:《民族戏曲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5}转录自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6}王馗:《戏曲之道——谈中国戏曲艺术的体系与理想》,《新华文摘》2018年第5期。

{7}{9}{11}刘守鹤:《祁阳剧》,《剧学》1934年第3期。

{8}{10}欧阳友徽:《永州祁剧》,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第7页。

{12}胡健国:《被历史遗忘的辉煌——论祁剧的艺术特色》,见《祁剧研究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猜你喜欢

唱腔戏曲戏剧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剧——木偶戏
传统戏曲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