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内涵与巴渝文化渊源浅探
2020-07-14李剑红
李剑红
摘 要 竹枝词原本是颇具巴渝地区地方特色的古老民歌,经文人介入发展成为一类诗歌的统称,其内涵也随之深化和拓展。竹枝词和巴渝文化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其起源于竹王崇拜,且与巴渝舞有重要联系,后世文人竹枝词内容、吟诵方式等也都有明显的巴渝文化烙印。
关键词 竹枝词 巴渝文化 渊源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
1竹枝词源起与内涵
作为古老诗国, 中国千载古典诗苑题材丰富、种类繁多,竹枝词是其中一枝散发独特芳香的奇葩,长期以来受到文人喜爱,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一般认为,竹枝词起源于一种颇具地方特色、乡土风味浓郁、情韵悠长的古老民歌,称竹枝,又名竹歌、竹枝曲、竹枝歌,后经文人发展而广为流传。
竹枝词的起源时代和地域历来存在一定争议,但是大体上也存在共识。
在起源时代方面,主要有“春秋战国说”、“六朝说”和“唐前说”。一是认为宋玉《对楚王问》中的《巴人》就是民间竹枝歌。《乐府诗集·近代曲辞·竹枝》则认为竹枝词盛行于唐贞元元和年间。“六朝说”始于明人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二十九“中唐”条:“梦得七言绝有竹枝词,其源出于六朝《子夜》等”。明代方以智认为始于晋,但是只有间接证据,即杜佑《通典》对巴渝舞的解释。朱自清在《中国歌谣》中说:“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山歌是竹枝词,发现的时候已是中唐。”以上诸说相较而言,“唐前说”相对较为严谨,也是多数学者的共识。
竹枝词的起源地点,自宋朝相关的研究就多认定竹枝词源于巴渝民歌,如郭茂倩、黄庭坚、朱熹、胡震亨等,今日学界多数亦支持这一观点。郭茂倩《乐府诗集》记载:“竹枝词本出于巴渝。”《词律》称“《竹枝词》,一名《巴渝辞》。”因“《竹枝》本处于巴渝”,故又称之为“巴渝曲”、“巴渝辞”、“巴渝歌”或“巴渝舞”。”《太平寰宇记》载:“巴渠居民“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为乐”。《夔州府志》卷一关于开县民俗记载:“渔樵耕牧,好唱竹枝歌。”因此,《竹枝词》的发源地基本可以确定在古巴人后裔聚居地区,即今三峡、浣水、酉水、清江及乌江流域中下游一带,一般可认为现重庆奉节、万州、忠县以及四川达州等地都是竹枝词的发祥地。
竹枝词经文人发展之后,其内涵发生了变化,在唐代成为一种新的诗体被收入唐教坊曲,单调十四字,有平韵、仄韵二体,且诗乐舞共体,给人多重审美感受;后来继续演变为一种文人诗歌题材,以“竹枝”为关键词,多写风俗民情、山野恋情,表达男女情致,词多俚语,随着时代流转,内容逐步由抒情转向叙事,描写社会世态,涉及祭祀占卜、抒情寄怀、婚丧嫁娶、宴客顺酒、自娱取乐等社会多个方面。所以后世通常所称的“竹枝词”,不单指民歌“竹枝”歌词,也不是唐宋盛行的“长短句”,而是在唐代为可歌的新声之总称,在现代则为一类诗歌的统称,包括配合“竹枝”歌唱的曲辞,以“竹枝”为名的乐府诗,以及后世以“竹枝”为关键词的各类风土诗歌、叙事诗等。近世任半塘先生将竹枝词细分为“野唱”“精唱”,野唱主要盛行于民间,是人们祭祀、庆祝节日、聚会等所唱,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精唱盛行于朝市,由女伎及士大夫歌唱,自唐代刘禹锡之后开始盛行,历代文人广泛参与。
2竹枝词与巴渝竹王崇拜
巴渝地处西南,竹木丛生,衣食住行与竹子联系诸多,竹子被神化、人格化,而成为巴渝图腾之一。当地很早就有竹王崇拜的传说,且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巴渝部分地区依旧遵循着竹王崇拜的习俗。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有竹王者,兴于逐水,先是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养之,长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三郎神是也。”范晔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也有夜郎侯以竹为姓的记载。
竹枝词原初功能就是巴渝土著民作为白帝天王(竹王)的祭祀歌和巫歌。巴渝人唱竹枝,边歌边舞,“吹短笛击鼓以和”,其声高亢激越。吟唱时常用短笛伴奏,且手持竹枝而舞,传说竹王诞生于竹,以竹奏乐,正是对其出生之物的一种崇拜,对神秘力量的一种信仰。持竹枝而舞,也是竹枝词之名来源之一。
巴渝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咏唱的民歌,较“祭祀歌 ”与“巫歌”,范围更为宽泛。毛贵铭《黔苗竹枝词·引》云:“古乐府有竹枝词,其音激讦清越,写风土人情儿女琐事,俚而古,质而艳,婉转而含思”。巴渝地处荒凉僻远的山峡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对歌”和“塞歌”乃自古习俗,当地人民创作出大量竹枝民歌,为后世“精唱”的竹枝词作者留下诸多宝贵的原始素材和创作灵感。
3竹枝词与巴渝舞
竹枝词与巴渝舞有着重要联系,竹枝词一般被学界认为是巴渝舞的和歌。在上古社会,“巴渝舞”以原始巫术形式出现,是一种用来驱魔、祈祷狩猎成功或庆祝战功的仪式。史料中多处记载,巴人的首领廪君是白虎的化身,白虎为西方之神,主杀伐。巴人尚武,在战争中常以歌舞鼓动士气,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尚书·牧誓》中记载周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即有“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的叙述,这里的舞,即戰舞,也就是后来流传的巴渝舞。汉高祖统一天下过程中,蜀军发挥了重大作用,对巴渝舞也相当重视,《晋书·乐志》记载:“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间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巴渝舞。”由于古代官方的推崇,故巴渝舞源远流长地传播下来,使得竹枝词有了成长的土壤。时至今日,这种独特的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竹枝的形式依旧存在,巴人手拉手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竹枝),成为巴渝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颂歌美好生活或者抒发喜怒哀乐的需要。现在聚居在湘鄂渝黔一带能歌善舞的土家族,正是巴人后裔,原始竹枝歌之遗风在土家族民歌中得以存续。
4文人竹枝词的巴渝文化烙印
学界公认文人介入和推广竹枝词兴盛于唐代,最早的文人竹枝词是杜甫的《夔州歌》,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竹枝词创作则标志着文人竹枝词的兴起,尤其是刘禹锡在文人竹枝词创作方面影响最为深远。刘禹锡之后,竹枝词被越来越多的文人接受、喜爱,逐渐从巴渝地区向全国传播,文人竹枝创作越来越繁荣,从宋代有不少大诗人写作竹枝词,到元明清产生各种地方竹枝词,甚至近代出现海外竹枝词创作团体。但无论文人竹枝词创作范围如何扩大,创作方式如何创新,其作品内容、吟诵方式,都多少留下了明显的巴渝文化烙印。
首先,在竹枝词的巴渝地方文化特色方面,早期文人竹枝词很多自带巴渝文化标志。如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万里巴渝曲, 三年实饱闻”;白居易在忠州从政时创作的《竹枝词四首》其二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于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停江时”;陆游《三峡歌》“万州溪西花柳多,四邻相应竹枝歌”等,都明显带有巴渝地方文化特色。
其次,在竹枝词的文化基因方面,以其巴渝民歌之起源,竹枝词描写地方风俗民情、男女爱情自然是其主要内容。因反映地方风情为主,竹枝词保存了大量民俗历史情况,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有艺术价值更有史料价值的“方志诗”。唐代文人仿作竹枝,也注重繼承,现存唐代竹枝词中绝大多数以此为题材。如张籍《送枝江刘明府》“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李益《送人南归》“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白居易《听竹枝赠李侍御》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等,都刻画了竹枝词广泛传唱的状况。刘禹锡《竹枝词九首》更是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诗人所到之处的景色或特有风土人情,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三峡风情图。宋代现存 133首竹枝词中,描写地方风俗民情的约48首,更多诗作并则进一步通过记录民间生活片段,表现民生疾苦,如苏辙在忠州时所作就是这类诗作的代表:“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写当地人的艰难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更深思索,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李复的《竹枝歌十首》写秦陇之地常年边患,又表现出昂扬斗志:“短衫穿袖上马轻,空手常喜烟尘行。论功何须问弓剑,自有主将知姓名。”元明清时代文人竹枝词繁荣,由采风诗向纪风诗,由抒情诗向纪事诗演进,并进一步整合棹歌、杂咏等诗歌体类,逐渐变迁为一种包括万类的风土诗,最终成为诗体形式地方志的类名称。而表现男女爱情在竹枝词是相当重要的部分,宋之前比较多。在歌咏爱情时,刘禹锡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名句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当然,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文人竹枝词也不限于以上内容,例如还有咏史述怀类、纪行写景类,唐宋时的竹枝词作者多为贬谪或游宦巴渝的文人,咏史述怀,成为文人竹枝词中的又一重要内容,其中以苏轼的《竹枝词并序》组诗九章最具代表性,怀二妃 、屈原、怀王、项羽各两首,接近传统怀古诗的特点,将原本民间小调的竹枝词写出了“史诗”般的厚重;受政治打击遭贬谪的黄庭坚笔下的《竹枝词》数次出现“鬼门关”。此外,文人还将竹枝词用于描写日常生活,用于宴饮唱和、日常记事,展现了当时的诗酒生活,产生了宴饮记事类。如周行己的《竹枝歌上姚毅夫》、贺铸的《变竹枝九首》就是竹枝词记事的典型。这些可谓是竹枝词的创新发展。
5结论
总之,竹枝词作为一种诗体,与巴渝地区有着根深蒂固的血缘关系,经后世文人发展而广为流传。对竹枝词源流和内容发展的考辨,对竹枝词内涵实质的深入认知,可以看出竹枝词随着时代不断演化,这对我们研究巴渝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有着重要价值。而且竹枝词延续了儒家诗教、诗乐传统,升华了巴渝原生态文化,对当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杰.竹枝词发展史[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 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75.
[3] 任半塘.唐声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33-336+375-400.
[4] 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M].颜师古注.上海:中华书局,1962:2983.
[5] 黄贤忠.巴渝竹枝词内涵三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6(06):116-117+127.
[6] 叶哗.竹枝词的名、实问题与中国风土诗歌演进[J].中国社会科学,2014(11):144-164.
[7] 管维良.先秦至南北朝重庆历史与巴渝特色文化[J].三峡大学学报,2006(05):7-8.
[8] 周兴茂.巴人、巴国与巴文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7):57-61.
[9] 黄崇浩.“竹王崇拜”与《竹枝词》[J].黄冈师专学报,1999(02):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