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调查分析

2020-07-14崔丹丹

文教资料 2020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心态新时代大学生

崔丹丹

摘    要: 本研究选取《大学生社会心态量表》,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随机抽样1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心态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①总体来说,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心态呈现出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势;②男生社会认知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得分(P<0.05);③独生子女社会情绪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得分(P<0.05);④大一学生社会价值观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得分,大四学生社会价值观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得分(P<0.05);⑤文科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及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三个因子得分高于理工科学生得分(P<0.05);⑥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及四个因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研究结果,大体上了解和掌握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基本情况,希望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供比较具体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社会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明确指出了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总体要求和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方向,确切地指明了高校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方向。社会心态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2](117)。社会心态作为观察整个社会成员社会心理精神状况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历史变迁的指示器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作为党中央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重要性越来越被国家和党所重视,正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要使其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成长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大学生要深刻把握新时代要求,抓住新时代主题,努力成为有坚定理想信仰、崇高道德品质、积极乐观向上的新时代新青年。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社会转型越来越快,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引发的消极社会心态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社会心态将直接影响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情绪、价值观及行为倾向。大学生社会心态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社会意识形态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不仅反映出目前社会现象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还反映了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心态现状,紧跟社会研究的发展大趋势,顺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潮流。

一、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状调查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对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大一至大四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75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问卷有效率为91.42%。被试大学生基本情况统计如下:男生72人(45%),女生88人(55%);大一52人(32.5%),大二39人(24.37%),大三50人(31.25%),大四19人(11.87%);文科生103人(64.37%),理工科生57人(35.62%);獨生子女41人(25.62%),非独生子女119人(74.37%);汉族115人(71.87%),少数民族45人(28.12%);城镇57人(35.62%),农村103人(64.37%)。

2.研究工具。本研究选取吴梦超[3]编制的大学生社会心态量表,该量表包含四个因子,分别是社会认知(7个项目)、社会情绪(6个项目)、社会价值观(7个项目)、社会行为意向(8个项目),共30个项目。该量表采用1—5五级计分原则,其中采用反向计分法有9个项目,分别是第3、5、10、11、13、15、18、20、22项目。各因子的得分即为该因子所有项目得分相加之总,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学生在该方面的水平较高。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1,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四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83、0.749、0.618、0.800,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调查数据真实可靠。

3.统计方法。本研究使用调查数据录入软件EPIDATA3.0和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9.0两种统计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分析。

(二)结果

1.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总体现状。为了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及构成因子的总体情况,本研究用大学生总体均分代表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总体水平,用各构成因子的均分代表各因子水平。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160名在校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现状,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均分为3.50±0.39;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及社会行为意向四个因子得分分别为3.26±0.56、3.18±0.62、3.81±0.55、3.78±0.52。从以上数据看出,社会价值观因子得分最高,社会情绪因子得分最低。如表1。

2.大学生社会心态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社会心态水平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F检验的方式,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专业、生源地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为分组变量,分别检验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

(1)大学生社会心态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检验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影响。从调查数据结果发现,男生社会认知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得分(P<0.05),但社会心态总体及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社会行为意向三个因子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2。

(2)大学生社会心态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检验以是否独生子女为分组变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影响。从调查数据结果发现,独生子女社会情绪因子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得分(P<0.05),但是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及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社会行为意向三个因子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3。

(3)大学生社会心态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和单因素F检验法,检验以年级为分组变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影响。从调查数据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及社会价值观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大学生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行为意向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4。为了进一步对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及社会情绪因子做LSD多重比较,具体得出以下结果:在社会心态总体中,发现大一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学生得分;在社会价值观因子中,发现大一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得分,大四学生得分高于大三学生得分,如表4。

(4)大学生社会心态在專业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检验以专业为分组变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影响,从调查数据结果发现,文科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及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三个因子得分高于理工科学生得分(P<0.05),大学生社会行为意向因子在专业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如表5。

(5)大学生社会心态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检验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影响,从调查数据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及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社会行为意向四个因子在生源地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6。

二、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总体分析

经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达到3分以上。釆用Likert5点计分法,表明大学生社会心态及构成因子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来说,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水平呈现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势,与徐美玲、孙燕超、门芳格等人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心态开放包容、理性平和、自尊自信。主要源自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参与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对社会信任感和公平感不断加强,对社会安全感和生活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大学生社会心态可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大学生社会认知存在一定偏差,社会情绪波动较大,社会价值观取向多元化。究其原因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关键时期,带来一系列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问题,无疑对大学生社会心态造成重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讨论

1.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差异性讨论。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态构成中的认知因素,指个体通过主观感觉和经验自觉对社会现象所做出认知和判断的过程,是个体对社会整体状况的认知感受和主观体验,主要包括社会安全感、社会公正感、社会信任感、社会支持感、生活满意感五个方面。大学生社会认知是通过现有的知识文化储备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主观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对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和社会行为意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认知在性别上存在差异性,男生社会认知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得分(P<0.05)。表明男生比女生具有更高的社会认知,主要表现在更高的社会安全感、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问题,更倾向于参与社会建设,生活满意度较高。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社会情绪的差异性讨论。

社会情绪是社会心态构成中的情感性因素,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主要包括正向的社会情绪和负向的社会情绪两个方面。正向的社会情绪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呈现出的乐观、快乐、满意、自信、幸福等感受;负向的社会情绪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呈现出的焦虑、迷茫、冷漠、浮躁、愤怒、痛苦等感受。大学生社会情绪是由于某些社会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一旦大学生形成了消极的社会情绪,则容易受到情绪情感因素的干扰,影响对事物的客观正确判断,甚至产生一些偏激行为。调查结果发现,独生子女社会情绪因子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得分(P<0.05),说明独生子女社会情绪高可能源自自身的成长家庭环境,父母对其较为照顾、溺爱,以致个人社会情绪较为波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独生子女的社会情绪出现消极反应,则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感受,甚至会产生一些偏激行为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3.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差异性讨论。

社会价值观是指社会公民对社会某些方面做出社会肯定性的认知、理解、评价,具体体现在社会公民如何理解国家、道德、公民、公私、责任、财富、人际关系、权利和文化等方面内容。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临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意味着他们面临更多的价值观选择和冲突。为了正向地引导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朝正确的方面发展,符合我国的主流发展方向,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一致,需研究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在大一学生社会价值观得分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得分,大四学生社会价值观得分高于大三学生得分,说明大一学生社会价值观要比其他年级要好,主要是由于大一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还没及时转换高中生的身份,适应大学生活需要一段时间,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时间相对较短,受到社会多元文化影响较小。

4.不同专业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讨论。

调查发现,文科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及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三个因子得分高于理工科学生得分(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文科学生相对于理工科学生在社会心态方面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点:其一,文科学生社会认知水平较高,与所学的专业相关,更重视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相反,理工科学生每天忙于实验操作,文化积累较少;其二,文科学生较为感性,情感丰富,情绪复杂,容易受情绪波动,理工科学生较为理性,能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能够用理性思考代替情绪的发泄;其三,文科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更多社会价值观方面的文化熏陶,对“国家观念、文化观念、道德观念、责任观念、公民观念”等方面的认知和意识普遍增强。

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差异性讨论。

调查发现,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社会心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吴梦超研究结果一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说明,新时代城乡教育一体化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我国继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不断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使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大大缩小,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使生源地不再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及各因子的重要因素,进而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18.

[2]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一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4):117.

[3]吴梦朝.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心态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7.6.

[4]杜念峰,张雯.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G].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31.

猜你喜欢

社会心态新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