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获得感”及其发展向度
2020-07-14陈波
陈波
【关键词】文化空间 文化事业 文化获得感 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繁荣,归根结底是要在被现代化推向高势能的外域文化冲击下,通过感知本土文化的力量与合理性,找到个体与国家在世界中的定位,最终增强中国人民应对未来挑战的信心。其中,提升人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感知水平,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繁荣的逻辑起点。文化获得感,特别是文化空间获得感,成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一大重要表征。
文化空间获得感是人们对空间文化元素的整合与梳理,是历史文化基因与文化现实的对接,是人民群众在现代社会反复的观念扬弃中重新定位自我与安放情感的重要依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鲜活而多元的,是当下社会的现实反映。对美好生活具体图景的描摹与探索是人民群众对自身需求的梳理与总结,也是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后民众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文化生活由个体在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出来,并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运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被再度激活,民族文化价值认同和民族自信心拥有了坚实后盾;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了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当前,人民群众文化需求集中表现在文化的空间沉淀与个体的空间行为层面,这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把握文化服务与管理的底层逻辑,更好地在文化形式和内容上推陈出新。
个体对文化空间需求满足的感知即为文化空间获得感,其中包括个体从单纯认知空间布局到感知公共文化空间价值,最终从空间中获取文化和精神滋养的整个过程。审视文化空间获得感,要结合空间属性,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感知和追求,以文化空间作为人们获得文化感知的重要单元,将以往研究中抽象提取的文化获得行为再度应用到日常文化场景之中,从而发现空间文化感知的形成机理与获得路径。
民众文化空间获得感的不断增强,既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文化元素在空间中经历了下沉、固着、被提取与被激活等阶段,将空间理论与文化获得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很多文化管理层面新的关注点也会随之产生。厘清不同文化元素在空间内下沉与固着的机理,有利于巩固人们的文化认同;明确如何提取与激活空间文化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弘扬意义重大。新时代,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物理空间的快速翻新,同时,一些物理空间内人民群众可辨识的相关文化元素日渐消失,个体在精神上对社区其他成员的接受程度也发生改变,人们对物理文化资源量与质的追求难以弥合物理文化空间记忆的断裂。因此,如若继续在原有理论框架下深挖而不站在时代高度解决根本问题,文化政策推行到一定阶段可能遭遇结构性阻碍。
公共文化空间本身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三维立体结构,探讨文化空间获得感这一问题,首先要从理论上掌握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维度与影響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着力回答空间内部文化功能和民众文化体验如何呼应历史源流、人性需求等本质问题。从空间视角切入文化感知问题,既有利于回应如何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的课题,又为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综合考量了公共文化空间内部公平与效率的双重问题。
文化空间获得感的不断增强,既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个体通过体验空间文化、感知文化精神、获得文化享受的系列行为提取空间中的文化价值,最终通过空间体验(例如旅游行为等)来实现空间的文化价值增量。当前,文化空间亟待摆脱的一大困境就是同质化困境,这需要我们深挖文化空间历史脉络,整合文化空间多维资源,进而增进空间与个体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融合。
为个体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的体验和价值,是文化空间获得感建设的更高阶段。在现代社会,物理空间上的位移之所以不会必然实现文化价值的增量,与现代社会建设更新速度和文化沉淀速度之间的差距有关。现代空间的同质化与文化元素的加速流逝,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空间文化的识别、感知与享受,从而阻碍了文化价值的实现。
若人们不能从文化空间中感知到价值,其文化空间获得感就难以得到提升。诸如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就是因为两者能够稳定地成就彼此的价值,如果缺乏稳定的文化输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难以持续有效地推进。可见,形成相对稳定的、各环节配合顺畅的文化价值传递链条,是实现空间文化价值增量的必要基础。
随着低阶文化产业市场逐渐饱和,消费者开始追求新的市场体验,文化消费由被动接受消费向主动探索消费升级,文化空间感知将成为提升文化消费的新发力点
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是公共文化工作高水平持续发展的结果,保障人民的文化空间获得感是建构我国公共文化主体性的内在要求。当前,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物理空间免费开放实际上已经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质上进入了“后免费开放时代”,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也从单纯设施准入上升到物理和精神空间的配合。
文化空间获得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高阶呈现。文化产业提炼审美的商品属性,生产符合大众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并提供服务,规模化地匹配文化供给与需求,从而产生价值、推动消费。但随着大众审美水平与经济水平的提升,低阶文化产业市场逐渐饱和,消费者开始追求新的市场体验,文化消费由被动接受消费向主动探索消费升级,文化空间感知将成为提升文化消费的新发力点。
文化空间是复杂的有机体,其内部构成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呈现千差万别,因而文化空间获得感形成的主干逻辑应该且只能是主干思路而不是统一标准。文化空间内部获得感的实现是一个多角度丰富现代中国文化内涵和外延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空间获得感,要在精准掌握人民群众消费特征和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由空间服务者、管理者和广大参与者根据文化空间获得感原理进行二次搭建,从而为多层次的文化参与者预留发挥空间,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
文化空间获得感虽然从个体视角出发,但却更多聚焦于空间的整体协调和高质量发展。如何在增强文化空间获得感中调和空间内一般文化需求与个性文化需求间的矛盾,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空间获得感建设实践中必然面临的问题。现代文化需求的方向细分越突出,我们就越要正视有限空间内文化供需间必然存在的龃龉,把握个性文化需求的共性问题,同时抓住主要矛盾,赋能空间文化自我发展与共生的能力。个体的具体需求内容虽不一致,但根据空间群体的基本属性,依然能够提炼出文化空间的特色元素,从而避免同质化倾向,提高物理文化空间的可辨识性,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空间获得感。
(作者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穆晨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