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规格功夫 新百年世界一流
2020-07-14周玉
周玉
【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 百年强校 世界一流 理工强校 航天名校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利于提升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并把建设教育强国定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历史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始终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先发展起来,带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向前,对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推动国家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以哈工大为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哈工大受命仿效苏联工业大学办学,为新中国培养理工科师资,为推动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多年来,哈工大始终不忘初心,自觉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勇担使命,在大学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与行业发展深度互动、与区域振兴同频共振的办学规律探索中,做出了重要业绩,形成了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哈工大方案。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利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科技与人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世界各个国家都将建设一流大学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高等教育应当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走过百年的哈工大,始终在与国家同行中担使命、作贡献,培养出了孙家栋、宋健、刘竹生、胡世祥、栾恩杰等一大批航天英才,解决了载人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新体制雷达、卫星激光通信、高端精密仪器、空间机械臂、小卫星、月球车等诸多“卡脖子”难题,形成了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生动局面,为助力实现航天强国梦、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利于奠定国家长远发展基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只有青年一代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可堪大任、能堪重任、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时代全球治理人才、科学领军人才和行业领袖人才,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源源不断的青年生力军。哈工大注重航天强国梦引领,发挥实践育人、科研育人优势,弘扬“大师+团队”科研攻关传统,构建起“项目学习、课程先导、课题融入、竞赛支撑、基金支持、表彰激励”的拔尖人才全链条培养机制,打造了一批工程科技创新学生团队。哈工大学生紫丁香微纳卫星团队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生动案例。学校依托哈工大小卫星所培育的学生紫丁香微纳卫星团队吸纳来自全校9个不同学科的100多名本硕博学生,自主设计研发管控的“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卫星和参研的“龙江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拍摄的“最美地月合影”登上《科学》杂志并引起全球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国航天最年轻的队伍,荣获2020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重新认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优势
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事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重大战略性成果,再一次让全世界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然将承担起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光荣使命。
胸怀家国、兼济天下,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脉底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表明,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事实证明,只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互利共赢,全球才能战胜疫情、共创未来。大学应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主动作为。哈工大将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坚持与全球大学和而不同、互学互鉴的理念,结成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开展更加务实的科教合作,共享理想和真理、自由与安宁,共同担负起大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引领创新、推动进步,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使命。全球正在加紧组织新冠肺炎科研攻关表明,战胜病毒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离不开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大学应当自觉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哈工大将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发扬组建大兵团、开展大协作、敢啃硬骨头的硬朗作风,瞄准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开展集中攻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听党指挥跟党走,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优势。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哈工大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坚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四个服务”使命任务,在一流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进一步彰显“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政治优势,携手全球高校、各行各业,以更加开放自信包容的姿态,实现更广更深的合作共赢,在奋力迈向中国特色全球顶尖大学的新征程中,成为所在区域的高等教育王牌、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先锋品牌、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国名牌。
在“两个大局”中谋划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长征路
当前,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新百年,哈工大要自觉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的变化,深刻认识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的前沿阵地和全球创新的策源地之一,培育更多胸怀家国天下、开创时代之先的大国脊梁,引領党和国家未来乃至世界发展的全球领军人才。具体而言,我们应当抓住三个重大契机。
抓住国家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带来的黄金发展期。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高等教育和一流大学的中心始终伴随世界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变迁而迁移。国强提供了校强的基础与后盾。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出新的蓝图。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和平和文明崛起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哈工大将紧紧把握这一机遇,坚持与国同兴、与国同强,抓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机会,提升学校的战略适应力,在参与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引领创新。
抓住学校优势特色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的绝佳契机。哈工大在历史上几次成功转型,都源自能够主动与国家发展需要相适应,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当前,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美丽中国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总体规划和要求,都与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高度契合,为哈工大持续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绝佳契机。哈工大将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在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作贡献中求发展、提水平、创一流。
抓住国家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部署的宝贵机遇。2015年8月,中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进入世界一流前列”的明确要求,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三步走”路线图,明确了建设和改革任务。2016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高等教育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使命责任,为“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基石。未来几年将是全國高等教育分层次分类别发展、学科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哈工大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学术地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期。哈工大将紧抓机遇,迎难而上,加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靠特色优势迈向世界一流
变局带来挑战,变局推动变革。应对激烈的全球高等教育竞争,哈工大将始终坚持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行业协同优势、精神文化优势、一校三区优势和国际伙伴优势,意气风发走向新百年。
坚持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优势。哈工大始终坚持学贯中西、融贯古今,充分吸收借鉴了苏联工程教育模式中基础理论扎实、工程训练强、过程管理严格等特点,也吸收了欧美等国家的个性化培养、柔性化管理和创新教育等特色,将这两条“支流”深度汇入我国知识分子所固有的浓厚家国情怀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血脉中,形成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融合发展态势,打下了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底蕴。
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行业协同优势。哈工大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准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行业产业振兴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注重在服务强国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中定位自身坐标、发挥优势特色、主动积极作为,走出了与国家重点行业同频共振、共创辉煌的办学之路,逐步打造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大航天”“大工程”格局。
坚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精神文化优势。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800多位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年轻教师齐聚哈工大,承担起了主要教学、科研任务,他们铭记国家重托,肩负艰巨使命,扎根东北,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把毕生都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和科教事业,被誉为哈工大“八百壮士”,孕育出的哈工大精神历久弥新,“学在工大”的优良学风衣钵相传,“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成为哈工大人的共同标准、人生准则、金字招牌。
坚持“扎根龙江、辐射全国、放眼世界”的一校三区办学优势。哈工大紧紧抓住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立足自身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大学与城市良性互动关系,建设并形成了哈尔滨、威海、深圳“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在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中走出了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路子,为哈工大面向新百年,在全国乃至全球格局中赓续优良传统、整合优势资源、吸引一流生源、集聚一流人才、拓展国际合作打开了局面、赢得了先机。
坚持对俄引领、覆盖全球的国际伙伴优势。20世纪50年代,70余位苏联专家援建哈工大,全国青年才俊齐聚哈工大,我们的办学水平迅速跃居于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两所样板院校之一,以“工程师摇篮”饮誉全国。继往开来,今天的哈工大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发起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加快推进“哈工大圣彼得堡中俄联合校园”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等方面示范性、先导性作用,持续巩固中国高校对俄合作“领头羊”地位,深耕东北亚、牵手全世界。
面向新百年,哈工大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赓续传统、奋发有为,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成为更远大、更世界、更硬核、更现代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周小梨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