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外国文学经典阅读研究
2020-07-14刘芝钰
基金项目:本文是“秦惠 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英文为Hui-Chun Chin and Tsung-Dao Lee Chines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ndowment (CURE))”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摘 要:文学经典阅读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完善人性。读者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以及对深层社会内涵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与人文素养。然而基于文本的文学阅读方式导致读者阅读兴趣下降。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视角,以《呼啸山庄》为例,探究在阅读中如何更好地体会作品语言特色、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内涵,进而探讨外国文学经典阅读的新模式。
关键词:接受美学;外国文学;阅读;《呼啸山庄》
作者简介:刘芝钰(1999.3-),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8--03
引言:
文学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多年历史考验而沉淀下来的精华。经典阅读对读者涵养心灵、人格塑造,对社会人文精神的构建、文化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文素养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内涵,其提升离不开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尤其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能够使读者开阔眼界,增强文化包容性,且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然而基于文本的传统文学阅读方式容易使读者感到枯燥乏味,导致阅读兴趣下降。接受美学理论反对“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解读观点,将研究重心转向读者自身。因此,研究外国文学经典阅读方式需要重新考虑文学作品的读者在阅读中的地位,从而实现文学作品多元化的阐释。
一、接受美学理论基础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又称接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是由联邦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的美学理论。在此之前,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著眼于作品本身,如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提供感观的愉悦,而非传递道德或情感信息。因此基于唯美主义的文学评论多注重对作品本身艺术价值的解读。不同于传统美学理论重作品而忽视读者,接受美学将视角转向研究文学作品的受众,即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状态和地位。接受美学反对唯文本趋向解读文学作品,重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读者接受、体验作品等角度解读作者所表达的审美和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1]
姚斯反对将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分开,他认为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只存在于接受主体的审美感受中,受到接受主体即读者的主观思想情感支配。基于此观点,姚斯提出接受美学理论的一大特征“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由读者已有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即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对作品显现出的形式已经有了定向的期待。期待视野因人而异,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意味着通过定向的期待,读者能够自行解构任何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本[2]。作品的期待视野给确定作品的审美价值提供了衡量的标准。期待视野是姚斯文学史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意图在于尽量缩小文学和社会历史之间的鸿沟,充分发挥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
二、基于接受美学视角探究《呼啸山庄》的审美价值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怪异”的小说之一。小说首次出版于1847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作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中的一员,艾米莉·勃朗特在写作上极具天赋,对英国文学做出了不逊色于姐姐夏洛特和妹妹安妮的贡献。评论家指出《呼啸山庄》是一部以约克郡荒原为背景的“充满激情和仇恨的极富想象力”的作品。全书描写了一场荒诞又轰烈的爱情悲剧,围绕两代人的爱与恨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畸形的爱恋与扭曲的人性。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读者在阅读《呼啸山庄》之前可以搜集维多利亚时期社会背景、“金钱至上”婚恋观的相关资料,进而与当今社会拜金思想相结合,为作品的整体感知与视界融合打下基础[3]。通过读者自身的生活阅历更深刻地接受、理解作品,加深情感体验。在阅读中,读者发挥其主体地位,加强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如读者可以从希斯克利夫粗鲁的口头语中感受到他残忍凶狠的性格以及艾米莉·勃朗特独特的写作风格。在阅读中静心体会小说中对每一个场景、情节、环境、角色等的细节描写,从而激发读者对作品多元化的阐释。以下基于接受美学理论,探究在《呼啸山庄》阅读中如何更好地体会其语言特色、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内涵。
(一)语言特色
《呼啸山庄》的语言蕴含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理解作品的语言特色才能更好地体会作品的艺术内涵。《呼啸山庄》的主要语言表达风格之一即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通过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转换来展现不同人物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性格特征。主角希斯克利夫的语言是典型的口头语言,他阴郁、残忍、凶狠的性格在他粗鲁尖酸的语言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在第一章中希斯克利夫与叙述者洛克伍德谈论狗咬人时,他说道:“我要是给咬着了,我可要在这咬人的东西上打上我的印记呢。”[4]从中不难看出他偏执、凶狠的性格以及扭曲的占有欲。希斯克利夫很清楚语言的力量,他用粗鲁的语言直击他人的灵魂深处,不断向老欧肖、林顿等人施加精神上毫不怜悯的折磨和摧残,最终实现他的复仇。
而林顿和欧肖两家作为书中上流社会的代表,在书信以及对话中则使用得体礼貌的书面语。从小说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穿插使用可以看出希斯克利夫与欧肖、林顿之间矛盾的激化,凸显了他们的阶级地位差距,暗示了在维多利亚时期的爱情悲剧。
除此之外,象征手法在全本小说中随处可见。象征是借用具体的意象来反映主观精神世界的手法。《呼啸山庄》中,自然天气、山庄的动物植物等都被勃朗特赋予了深刻的象征寓意。从小说的标题来看,“呼啸”原意为“(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用“呼啸”来给山庄以及小说命名奠定了小说阴郁诡秘的基调,同时暗示了希斯克利夫如狂风骤雨一般凶狠的性格。在人物姓名方面,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的名字由“heath(荒野)”和“cliff(悬崖)”组成,这两个意象给人以原始野蛮的直观感受,同样与他的性格相呼应。小说中还运用大量天气描写来烘托人物情感变化,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5]比如凯瑟琳离开人世的前一晚,初夏的天气骤变,对那晚暴风雪的描写不仅为小说增添了怪异的色彩,还体现了希斯克利夫人性的消失:满腔的仇恨在风雪中滋生至顶端,复仇成为了他所有行动的出发点,寓意深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