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性文化”值得复制吗

2020-07-14吴建国

人力资源 2020年4期
关键词:奋斗者任正非华为

吴建国

去年年底,BBC发布了《华为是谁》的纪录短片,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再现了华为的成长历程,首次呈现出华为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华为的发展经历了30年,华为的文化、战略以及经营管理的重大方向与原则,都与任正非的个人思想密切相关。华为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在任正非的领导下组织能力的不断进化,得益于企业文化的经营锻造。任正非说过“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杰克·韦尔奇也曾说过“百年企业靠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处于灵魂和决定性地位的。

失败根源:文化与制度两张皮

时下最流行的两股学习热浪中,学阿米巴的企业犹如过江之鲫,但明白稻盛和夫“敬天爱人”内涵的却为数不多;学习华为业务流程、激励制度的企业多如牛毛,但真正领悟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精髓的也寥寥可数。一位苦学华为十几年而不得要领的企业家就曾无奈地说:“华为经验好是好,就是我们学不了!”

无论是华为、阿里巴巴,还是亚马逊、谷歌等优秀企业,以客户为中心或者客户第一,都是企业发展的不二法则。华为做事的出发点都是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展开的。因此,任何损害客户价值的行为,任何不利于客户长期利益的行为,都会被华为坚决地否定。

然而,很多号称学习华为的企业虽然口口声声喊着“以客户为中心”,但却仅仅体现在口号上,而没有在制度上信守宣言,最后反而演变成了“以领导为中心”——唯上是从与官僚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单打独斗与山头主义、“以技术为中心”——偏离客户价值的专业主义。

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在表面上看好像是以客户为中心,但实际的做法却走向了反面。比如,信奉所谓“客户就是上帝”“客户说的永远都是对的”。这样就想当然地把客户的要求作为客户的价值主张,同样也是在损害客户的利益。再比如,仅仅盯着客户当前的需求,忽略了潜在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让企业无法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中长期地实现客户的梦想。

难道真的学不了华为吗?其实不是的。学习华为,不是学习其当下各种辉煌的成果,而是学习过程和成长路径,学习其背后看不见的东西。

第一板斧:知行合一,明确企业文化纲要

华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板斧:明确公司的企业文化纲要——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使命就是企业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愿景就是企业10年以上的远景目标,而核心价值观就是3-5条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首先来看华为的四大核心价值观:

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是To B起家的,所以它讲的还是“客户”,但实际上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客户的客户的客户,也就是终端用户。

二是以奋斗者为本。要想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对员工的要求就是以奋斗者为本。华为从来不谈“以人为本”,因为人本来就是最重要的,不能以机器为本、以资本为本,必须以人为本。但必须对人进行区分,为此华为特别提出“以奋斗者为本”,因为只有奋斗者才能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化。

三是长期艰苦奋斗。惰怠必然会发生,降低惰怠发生概率的方案就是驱动更多人去不断奋斗。这里的奋斗不是指物质上的艰苦奋斗,而是指思想上的艰苦奋斗,也就是追求卓越。

四是坚持自我批判。这是连接以上三者的一个轴心,因为上面三点都很难做到,惰怠是人的本性之一,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本性之一,喜欢多拿钱、少干活也是人的本性之一,改变自己是人类最大的课题,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矫正器,不断进行自我批判,唯有此,认知才能不断地升华,正如任正非说的,“必须要向我开炮,与我们的灵魂搏斗”。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仅仅依靠创始人的身体力行显然不够,必须要把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落实到企业管理层身上。只有团队的领导者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文化才能传递到整个组织。

从2007年开始,华为就制定并不断优化“改进作风的八条要求”(简称华为“干部八条”)。以下是2017年最新版的内容:

第一,我绝不搞迎来送往,不给上级送礼,不当面赞扬上级,把精力放在为客户服务上。

第二,我绝不动用公司资源,也不能占用工作时间,为上级或其家属办私事。遇非办不可的特殊情况,应申报并由受益人支付相关费用。

第三,我绝不说假话,不捂盖子,不评价不了解的情况,不传播不实之词,有意见直接与当事人沟通或报告上级,更不能侵犯他人隐私。

第四,我们认真阅读文件,理解指令。主管的责任是胜利,不是简单地服从。主管尽职尽责的标准是通过激发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去获取胜利。

第五,我们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不作为,反对发牢骚、讲怪话。对矛盾不回避,对困难不躲闪,积极探索,努力作为,勇于担当。

第六,我们反对文山会海,反对繁文缛节。学会复杂问题简单化,六百字以内说清一个重大问题。

第七,我绝不偷窃,绝不私费公报,绝不贪污受贿,绝不造假,我们也绝不允许我们当中任何人这样做,要爱护自身人格。

第八,我们绝不允许跟人、站队的不良行为在华为形成风气。个人应通过努力工作、创造价值去争取机会。

每年,华为都会检查“干部八条”的履行情况,并将之作为底线和原则,用于干部的考核任免。在各级干部的言传身教下,华为的绝大多数员工都用实际行動来践行企业文化,从而让华为赢得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赖。

第二板斧:道术合一,文化与制度的一致性

在创业时“知行合一”是最重要的,但是当企业超过300人或者度过创业期后,“道术合一”也开始重要起来。所谓“道术合一”,即企业希望员工怎么做,或者提倡怎么做,就要把评价激励制度与之连接到一起,否则就无法落地。华为很厉害的一点是,它要求不间断地进行文化和制度的一致性审核。

在所有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文化为纲,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制度与文化的一致性审核,发现不一致的地方就要及时进行调整。所有的规则制度既包括业务管理制度(例如战略管理、市场与营销管理、产品与研发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也包括人事管理制度(例如人才选用、培养与激励等)。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考核激励制度与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中国很多企业的文化都在特别强调用户至上,但实际考核评价绩效的时候,依然是以短期利润或收入为主导,将客户体验乃至客户安全底线置之不顾。还有,某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团队协作,但公司制度中全部都是基于个人的绩效考核,既没有把“公司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三者联动起来,更没有设计部门、团队横向之间的协同指标。这就导致了口号提倡的是协作精神,评价机制引导的却是个人主义的结果。

华为2014 年开始增加的TUP(Time Unit Plan,直译为时间单位计划,即奖励递延计划)长期激励制度,就是践行“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范例。因为原来的虚拟股权制度,在实施十几年之后,已经暴露出非常严重的问题,华为出现了一大批“食利者”阶层。这些人不需要奋斗就可以拿钱。而任正非一旦发现制度与文化不一致,就会立即做出调整。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到一家公司不用看公司文化,只要看公司的考核激励制度,就知道公司是什么文化了。任正非也说过一句话,前半句是“不让雷锋吃亏”,其实后半句更为关键,“只有当雷锋发现自己不会吃虧的时候,他才会去当雷锋”,没错,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活雷锋。

第三板斧:虚实合一, 企业文化落地为行动准则

所谓“虚实合一”,就是要将企业文化真正落地成为所有员工的行动准则,就要把企业文化纲要用符合企业实际的通俗语言描述出来,让大家更容易看得懂、理解得到位。因此,企业就要从文化纲要的梳理阶段开始,通过集体研讨和行动学习,让大家真正理解文化的内涵,并成为管理者和员工日常行为的准则。

任正非在与产品研发体系一起讨论以“客户为中心”的时候就阐明了自己的理解:“以客户为中心,首先是推行基于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做好解决方案,才能拿得到合同。华为的产品投资决策是建立在对客户需求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理解基础上的。已立项产品的开发过程,也要基于客户需求来决定是否继续或终止。”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华为将“以客户为中心”践行得非常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华为部门内部有很多会议,开会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三段论”,即围绕今天讨论的主题展开:第一,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包括内部和外部的需求;第二,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第三,解决方案落地的两到三个关键举措是什么。如果开会时经常讨论这些,讨论5次、10次、20次之后,员工就能更清楚地知道了,“以客户为中心”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工作的全部。

总结下来,企业文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企业的“道”,道不同则不相为谋,道不正则行不远。然而,若想让道成为“真经”而不是“假唱”,就必须解决操作层面上“术”的问题。唯有道术合一,才能知行合一,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笑到最后。

作者 华为前人力资源副总裁

猜你喜欢

奋斗者任正非华为
“奋斗者”
奋斗者
中小学生写信致敬“最美奋斗者”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Ren Zhengfei in My Memory
苦难英雄任正非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焦点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