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这一篇”

2020-07-14陶彩红

考试周刊 2020年59期
关键词:聚焦散文教学教学内容

摘要:散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种文体,分为叙事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针对散文教学,可以运用聚焦策略,从散文的语言、情感、方法等方面,开发和确定“这一篇”的教学内容,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散文教学效益。

关键词:散文教学;聚焦;教学内容

散文是意蕴丰厚、益智陶情而又具有弹性力度的一种文体。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是占有一定比例的主導文类。因为自身创作的特点,可以说,每一篇散文都体现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是作者情感与内心的真实体现。针对散文教学,王荣生教授曾指出:“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所以,加强对散文文体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如何立足于“这一篇”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是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以为,运用聚焦策略,可以从语言、情感、方法等方面,开发和确定散文“这一篇”的教学内容,这值得我们进行探讨与研究。下面,笔者就此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商榷。

一、 聚焦语言,确定“这一篇”教学内容的基础

散文是作者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与才思,顺应内心情感流动的真实写作。一方面,散文的语言凝练优美,清新明丽,同时又简洁质朴,自然流畅。这是散文语言的共性特点;而另一方面,散文语言表达带着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强烈表现着作者“眼中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这是散文语言的个性特点。教学中,我们要关注于散文的共性语言,但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作者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一)关注特别强调处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杨谦的《赶海》一文,写的是我在暑假里随着舅舅一起去赶海的趣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写自己“抓海星”“捉螃蟹”“摸大虾”时,分别用上“嘿”“哎”“哎哟”“咦”“哦”等语气词,作者正是通过对不同语气的强调,表现出赶海的“趣”,这是这一篇散文在语言上最显著的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语气词重点品读,体会人物的心情,配合相关动作的演示,理解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围绕“趣”字紧扣语气词展开教学,从而聚焦“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二)关注文本留白处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比如画画,画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抄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文学中的留白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散文的语言讲求疏密有致,意蕴丰厚。往往在字里行间带给读者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正是散文留白给人“言有尽,意无穷”的深刻回味。具体到一篇散文上,要注意作者在文本留白上的别具匠心,这可以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之处。六年级《爷爷的芦笛》一课,三次写到了爷爷的芦笛声。第一次是强强的想象里听到了芦笛声,第二次是强强与爷爷一起做芦笛,爷爷吹起了做的芦笛,第三次是在强强的恐惧中,爷爷的芦笛帮他驱赶了恐惧。每次芦笛声让强强想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又给强强留下些什么,课文没有写出来,可以将每次笛声背后空白作为教学聚焦内容,让学生学习探寻,深入思考,体现“这一篇”的教学价值。

(三)关注描写细微处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按照由远及近的游览顺序,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课文第三自然段写“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用白练来比喻瀑布是恰当的。但这里作者为什么一定要两次强调出“织布机”呢?仅仅是为了表达的连贯吗?其实,黄果树瀑布有着一则布依族织布姑娘追寻美好生活的民间故事。抓住作者表达上的细微处作为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聚焦情感,确定“这一篇”教学内容的核心

散文重在抒写作者感受和情思,散文中的人事景物,都是带着作者鲜明个性的情感烙印。散文比其他文体更容易显示作者的性格和人格,爱与憎,忧与喜。因此,散文教学的核心是对散文情感的关照。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我们阅读散文就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感所思,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感”。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对文本情感体悟的过程,也应是学生情感与文本融入融合的过程。

(一)紧扣画面激情

散文是一曲“心灵的歌”。作者通过对景、事、物细节的描摹,形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蕴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作者笑源所写《姥姥的剪纸》一文,最后写自己离开姥姥:“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这是一幅简单可感的画面。但画面中有着姥姥对我的期待;有着我对童年的眷恋;有着我对故乡的向往。正如作者所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一画面学习,激发学生情感不断深入,从而实现与作者内心的和谐共振。

(二)紧扣“文眼”悟情

“文眼”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的作用。文眼在散文中是文章主旨的凝聚点,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的闪光点,具有画龙点睛或起提携的作用。《安塞腰鼓》是我国著名作家刘成章的一篇抒情散文。它为我们展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再现了“安塞腰鼓”的冲天激情和生命力的张扬。在这篇课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在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四次,分别是课文对安塞腰鼓不同角度描写的自然间隔,同时让文章表达上一咏三叹,又加强了感情的宣泄。这正是这一课“文眼”所在。教学中,抓住文眼,掌控着课堂教学的节奏,让情感似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骤的鼓点,又似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的潮水,强烈地叩击读者的心弦,从而体悟安塞腰鼓中饱含着的黄土高原蓬勃生机和无限力量。而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结尾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这是人与鸟和谐共处的感受,而和谐的真谛在于信赖。从写作来说,这句就是全文的“文眼”,这是神来之笔,不但揭示题旨,而且这样的结尾收得有“味”,更饱含了深深的哲理。

(三)紧扣对比融情

比较是语文教学中较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比较,学生会从中找出差异,产生疑问,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而在散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对比,来激发学生情感,在语文学习之中融合学生的情感。《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陈忠实以优美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活下去,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但在课文中,有大量笔墨写的是家乡霸河边生长的柳树,这是在与青海高原这一株柳树的对比中,突出体现高原柳顽强、不屈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体会作者以物喻人,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而应该像高原这一株柳一样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教学时,聚焦课文大段的对比描写,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情感的生发和融入,这是散文教学的一个着力点。

三、 聚焦方法,确定“这一篇”教学内容的关键

确定“这一篇”的教学内容,除了语言及情感聚焦之外,还应聚焦作者在“这一篇”中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言语形式。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关注“这一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更不能忽略的是,作者是如何写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这需要教者对于文本写法加以关注,带着学生进行方法学习,让学生更深层地感受散文语言丰富的表现力,以达言意法共生的效果。

(一)指向写作能力发展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读一篇散文,可以模仿散文的結构,修辞的方法,语言的表达,也可以模仿句子、段落的表现形式。如《庐山的云雾》一课,第三段中“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这是运用比喻的表达方法,写出了云雾的变化,针对这一写法,让学生以“晚霞真是变化多”进行仿写练笔,迁移课文写作方法。将写法作为学习内容,为学生学习表达,发展表达能力提供可能。同样,仔细研究每一篇散文写作上的特色,抓住一两个写法的点进行课内迁移,这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实现读写能力共生

相较于单纯地指向学生写的能力发展,我们还可以将散文文本阅读与学生写作能力有机整合在一起。在读的过程中,发展写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同时又促进学生对于散文文本的理解深化。同样在《姥姥的剪纸》一文中,作者表现姥姥剪纸技艺的“神”,有乡亲们这样一句话:“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显然,这一句话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同时,“猫与虎”“公鸡与母鸡”是非常形似的动物,放在句子中更能表达出姥姥技艺的高超。教学时,让学生也能学着乡亲们夸一夸姥姥,学生试着用上夸张的表现手法,还要注意表达事物上的细微之处,这锤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在练习表达的过程,又深化了学生对于姥姥剪纸技艺的进一步赞叹,加深对于文本人物的认识,实现了读与写的同构共生。

四、 结语

聚焦“这一篇”,实质是深刻发掘每一篇散文在语言、情感、方法等方面所具有的教学独特性,关注散文教学的文体特点,从而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实实在在的语文素养提升过程。这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

作者简介:

陶彩红,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第六完小(支教)。

猜你喜欢

聚焦散文教学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