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旅游”催化文旅转型
2020-07-14胡印斌
胡印斌
事件回放<<<<
2020年3月1日,布达拉宫首次开启“云春游”,网友们通过网络直播足不出户就可“游览”布达拉宫。数据显示,在一个小时的在线直播中,总计观看人数达92万人次,占布达拉宫全年线下参观人数的一半以上。此外,上海钟书阁书店、中信书店等200多家知名书店也开启了在线直播,举办“线上读书会”。
时事鲜评
疫情之下,“宅”成为多数人的日常。需求在哪里,供给就朝向哪里。海量的人群“足不出门户,行不逾小区”,也让当下很多需要身体力行的行业发生激变。“云旅游”“线上读书会”等文化旅游新品应运而生,快速生长。
“云”来“云”去,前所未有的热闹。这中间,固然有应对外部不可抗力的被动因素。非常时期,人群不能聚集,大家接受“云服务”,多少有些迫不得已的成分。然而,纵观此次文化旅游行业从线下转到线上的积极变化,可以发现,除了顺应、应急与自救之外,科技创新与数字技术对于经济社会的引领甚至重塑,值得格外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线不比在场,“云旅游”当然比不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地走访。“满天风雨下西楼”“大江茫茫去不还”“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发,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歌之咏之、表达并传递个人体验的主要途径。不过,尽管如此,“云旅游”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以看馆而言,不管是布达拉宫、莫高窟,还是故宫、避暑山庄,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从各个方位、整体和细节,仔细端详,与其说是一种应急式的聊胜于无的游览体验,不如说是一项必备的功课。
何况,这样的线上游也不会影响之后择机而动的实地游走。相反,线上看仔细了,线下才会看得有滋有味。这就好比之前的行者出游前做案头工作一样。只不過,因为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下的我们更有条件获知更充分、更直观、更具象的信息罢了。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数字技术。我们不仅在场,而且早已在线。一场疫情,不过是把这一趋势更加突显而已。之前,你的吃、喝、游、娱、购、住、行,多数都是通过网络完成,此后将更加依赖网络。而数字技术,也因为此次疫情,会在发现问题和短板的同时更加完善相关的“一揽子”云服务。
这或许是这次疫情留给我们的财富之一。或如专家所言,疫情中教育、娱乐、影视、在线办公、线上餐饮购物等行业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做出的努力,是自救,也意味着新的发展。而数字化技术和科技创新,或将成为经济反弹的重要增长点。这也是危中有机的本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