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话古代“公共图书馆”

2020-07-14徐爱清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鹤山公私藏书

徐爱清

在中国古代的藏书事业中,除了官府藏书和私人藏书外,书院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书院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还是收藏中国古典文化遗存的“图书馆”。书院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衰亡于清末,历时千载,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

宋代学者王应麟的《玉海》曾对书院做过解释:“院者,垣也。”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随笔》中写道:“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早期的官办书院只是藏书之所,自唐代始,是侍讲学士修书的地方。

后来,私人创建的书院兴起。书院和书院藏书的大发展时期在宋代。宋人吕祖谦在《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者,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那时,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和随之出现的活字印刷术,更为书院藏书创造了便利条件。宋代的很多书院藏书量非常大,如史料记载:“南国书院在浙江东州县,宋蒋友松建,聚书三万余卷,宾硕儒以教其族党子弟。”《鹤山书院始末记》中也记载:“(鹤山书院)堂之后为阁,家故有藏书,又得私阁之副而传录焉,与访寻于公私所板行者,凡得十万卷。”当年,鹤山书院藏书数量之多,即便与公私诸家相较,亦鲜有能与其匹敌者。

总而言之,书院藏书与公私之藏相比,具有显著不同。以皇室殿阁为代表的官藏图书,因地处禁地,重门深锁,别说一般读书人,就连翰林学士也难得一窥;私家藏书又往往将所藏之书锁入深阁,秘不示人。书院藏书则不然,书院本为教学之需,故其藏书又有很强的“公共性”与“开放性”,有人将其喻为古时师生的“公共图书馆”。

由于使用书院藏书者多为学子,因此书院藏书范围较窄,品种略单一。一般来说,私藏藏家喜好搜集珍本以向外人炫耀,而皇室藏书更务求全面,皆非书院所能相比。书院藏书多为四书五经以及正史之类著作。例如,河南大梁书院制定《购书略例》中“凡医卜星相及一切技艺之书,均不购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了配合日常教学,书院藏书十分注重书籍的时代性,且对藏书适时调整。尤其是近代西学东渐时期,很多书院顺应潮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书籍结构,新增了很多西学书籍。如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州广雅书院,在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书院便新添了许多西学专著供学子们学习研究。可见,在中国历史上,书院不仅在保存书籍方面有所貢献,而且在传播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猜你喜欢

鹤山公私藏书
守望新春
非公担当
公私之交 存亡之本
齐心协力 共谋发展
齐心协力 共谋发展
珍惜每一本藏书
规范公私合作很紧迫
用“鹤山魂”点亮心中梦
公私合作 不回避重规范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