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粽子
2020-07-14韩骐
深蓝的星空像一面镜子,镜子里的影像一闪一闪的。一片朦胧的月光洒在屋子里,也镀在了我的身上。
虽是午夜,但还没什么睡意,我翻身下床。一阵细微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沙沙,沙沙”。我信步走去,母亲瘦削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么晚了母亲还在干啥?”怀着几分好奇,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厨房门口,抻长脖子,偷偷望去:只见她从橱柜里取出一只红白相间的瓷盆,盛着一盆清水。月光下,清辉浅浅,水波粼粼。她熟练地从米袋子里舀出一碗糯米,米粒饱满,晶莹圆润。“哗啦,哗啦”母亲把肥硕的糯米倒在盆里,双手娴熟地淘洗着。一粒粒糯米就像一颗颗珍珠,反复跳跃,在水面上溅出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月色如水,如梦似幻。
不一会儿,糯米已淘好。母亲拿出一小捆翡翠似的粽叶,放入水中浸泡。反复几下,粽叶的碧绿愈加清亮得楚楚动人了。粽叶的选材很是重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芦苇叶,一种为竹叶。而我更倾向于后者:竹叶包出来的粽子入口唇齿留香,竹叶的清新很快就会溢满心房。
母亲捞起两片粽叶,沥了沥水,先轻轻地吹了吹,然后将它们平放在手掌上,接着双手轻快地翻舞,就像变戏法一般,很快一只“漏斗”就在她手里形成了。粽子的形状是有讲究的。母亲生在皖南泾县,她包的粽子,尾巴小头儿大,俗称“狗头粽”,憨态可掬,我很喜欢。接着,她抓起一把白玉似的糯米塞进“漏斗”里,再巧手一挥,一枚红红的大蜜枣就落在了“漏斗”中。她用木筷戳戳,让“漏斗”结实起来,又旋转“漏斗”,手指翻飞。眼花缭乱间,一只“狗头粽”就系到了绳上,乖乖的,醉人的。
母親包粽子有一绝,在老家是很有名的,那便是“一绳到底”。“一绳到底”其实就是包几十个粽子只用一根绳,就像一串鞭炮。每逢端午,亲朋好友都会来到我家,临走时母亲总会让他们带上一串。那串“鞭炮”提在手里,好不喜庆。母亲的手很麻利,倏忽间,绳子一抖,又一串粽子就提在她的手上啦。
夜渐渐深了,母亲的粽串也愈来愈长了。月光静静地泻下,把粽串装点成一条璀璨的星河。我还在出神,不经意间竟被母亲发现了。她一步跨过来,指着我额头说道:“小鬼,瞧你这馋样儿,真长不大!这么晚了,还不去睡?!”一边说,她一边向我嘴里塞了一枚蜜枣,早已迷迷糊糊的我带着枣的香甜,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翌日清晨,一阵清香把我唤醒。披衣洗漱后,一盘香喷喷、热腾腾的粽子已摆在了餐桌上。我急忙入座,拎起一个,顾不上烫,三下五除二,剥了粽叶,一口咬下———糯米的香醇,粽叶的清新,蜜枣的甜蜜,还有母亲的爱,瞬间就化在了嘴里,也留在了心间……
我看韩骐
韩骐从小喜欢文史,小学始读《东周列国志》和《古文观止译注》等,虽不求甚解,然如香熏衣,耳濡目染,渐成兴趣。偶仿古人填词作文,蹒跚学步,小荷露角,虽很稚嫩,应多勉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文海拾贝,望其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文学之路上前行。
———韩骐家长
初读韩骐的诗文,便觉得他有着“骐骥志千里”的气概。相处后才知道,是数夜的字句推敲,造就了他善于捕获细节的双眼;是千百张纸上的笔墨挥洒,使他提笔即可行云流水。每次读他的文章,都觉得字字珠玑。
清风凉夏生笔意,风流才华皆是他。
———同学王昕
韩骐是一个内心细腻的男生,他的感情很丰富,且常常表现在其诗词文章中。平日里我和他经常坐谈古今,谈论我们喜欢的那些历史、那些英雄,对于历史的荣辱兴衰、英雄的慷慨悲歌,他都能很快地用诗词歌赋表现出来。
在他心里,有着对文学的执着,用苏东坡挥毫写下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韩骐,再贴切不过。
———同学赵子骏
韩骐是我们班独特的存在。他的作品总能让我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会告诉我填词的要点,帮我推敲字眼儿……当你读过他的作品,你会发现其中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却充满魅力。军训时,他说他的“骐”是黑马的意思,可我觉得在文学的道路上他是一匹恣意奔腾的千里马!
———同学谈雄